【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移动机器人市场成熟度日益加剧,消费者对移动机器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房间中移动机器人的覆盖率、直线除尘率、边角除尘率等各项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以上指标是在实验室中用特定的仪器采集的,仪器占用地较大,不方便调试、移动性差等各种原因给开发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0003]因而,目前开发人员基本是靠经验来判断沿边距离的好坏,无法准确科学的来评估移动机器人在沿边运动过程中准确性、稳定性和相应速度的快速性等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开发人员无法准确调整机器人沿边运动状态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设于待测房间内,用于检测机器人沿待测房间的边缘活动时的运动状态参数,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包括:r/>[0006]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设于待测房间内,用于检测机器人沿待测房间的边缘活动时的运动状态参数,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包括:支撑架,用于固定安装在待测房间的上端;摄像装置,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获取机器人在待测房间内的实时运动状态参数;活动支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所述活动支架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另一端沿待测房间的边缘可活动设置;以及,码台,设置在所述活动支架的另一端,所述码台的上端面设有第一标定码,所述第一标定码用以供所述摄像装置确定标准运动状态参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的一端绕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另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移动支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部和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直部,所述水平部套设于所述旋转支架外,并沿所述旋转支架延伸方向可滑动设置,所述竖直部的上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以及,转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转杆沿上下方向的轴线转动安装在所述竖直部的下端,所述码台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上;万向轮,设于转杆的下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的上端通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接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所述旋转支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杆外,并以所述连接杆为轴可转动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用于沿水平方向横贯待测房间;多个固定器,多个所述固定器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各所述固定器上分别设有配合部;多个抵顶台,多个所述抵顶台分别通过连接件可活动安装于所述配合部,多个所述抵顶台分别用以抵顶在待测房间的两个相对的内壁。5.一种机器人运动矫正方法,应用于机器人运动矫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系统包括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装置设置在待测房间内,以获取机器人在待测房间内的标准运动状态参数和实时运动状态参数;所述机器人运动矫正方法包括:控制所述机器人按预设运动参数沿所述待测房间的边缘运动,以获得所述机器人的实时运动状态参数;根据所述实时运动状态参数和标准运动状态参数,对所述预设运动参数进行调整得到矫正预设运动参数;根据所述矫正预设运动参数控制所述机器人运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运动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器人按预设运动参数沿所述待测房间的边缘运动,以获得所述机器人的实时运动状态参数包括:控制机器人按与第n圈对应的所述预设运动参数沿待测房间的边缘环绕一圈,其中,n
为正整数;获取机器人与第n圈对应的所述实时运动状态参数。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运动矫正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刚,郑志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