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6786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4
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包括MCU、运用控制芯片以及网络访问设备,运用控制芯片及网络访问设备分别与MCU电气连接,MCU及运用控制芯片分别配置有CAN串口,MCU上连接有RTC模块;运用控制芯片配置有UART接口及RGMII接口,RGMII接口连接有第一车载以太网;网络访问设备配置有4G/5G天线、V2X天线以及GNSS天线,网络访问设备上连接有第一惯导IMU及第二车载以太网。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设运用控制芯片,运用控制芯片与MCU上均配置有CAN串口进行扩展,兼顾成本和实用性,满足整车所有车载单元的数据链路及升级需求,而且运用控制芯片可接收云端、路侧端及周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控制
,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领域,车联网通信技术(V2X,Vehicle to Everything)作为车路协同的一种实现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交通运行效率,目前广泛应用于车辆通信和无人/自动驾驶等领域。而车载网联通信终端作为车联网通信技术建立的核心之一,可为整车提供远程通讯接口、车辆数据采集、车辆状态信息、定位信息等。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 21485183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包括5G

V2X集成模块,WiFi模块以及MCU;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通过所述MCU与车载单元交互通信,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还配置有CAN通信模块,CAN通信模块与MCU相连,CAN通信模块用于MCU与车载单元进行CAN通信。该结构的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仅包括一个核心处理单元

MCU,所能处理的功能有限、效率不高,且单一MCU所能接入的CAN通信数据链路有限,难以满足整车所有车载单元的数据通信需求,导致有部分车载单元无法通过该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直接升级。另外,该专利的惯导模块直接连接在MCU上,在周围数据的获取以及计算上存在延迟。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车载网络通信终端平台仅有一个MCU处理单元,功能有限、效率不高,CAN通信数据链路有限,难以满足整车所有车载单元的通信及升级需求等缺点。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包括MCU、运用控制芯片以及网络访问设备,所述运用控制芯片及所述网络访问设备分别与所述MCU电气连接,所述MCU及所述运用控制芯片分别配置有若干个CAN串口,所述MCU上连接有RTC模块,该MCU上还配置有输入输出接口并连接IO电平转换器;所述运用控制芯片还配置有UART接口及RGMII接口,所述RGMII接口连接有第一车载以太网;所述网络访问设备配置有4G/5G天线、V2X天线以及GNSS天线,该网络访问设备上连接有第一惯导IMU以及第二车载以太网。
[0007]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网络访问设备上还连接一个WiFi模块,所述WiFi模块上配置有WiFi天线。
[0008]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网络访问设备上还连接第二惯导IMU,该第二惯导IMU还分别与所述运用控制芯片及所述RTC模块连接。
[0009]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运用控制芯片上还连接有一个硬件安全模块。
[0010]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MCU上还配置有UART接口并连接一个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上配置有蓝牙天线。
[0011]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2]该技术的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增设运用控制芯片,运用控制芯片与MCU上均配置有CAN串口进行扩展,兼顾成本和实用性,降低彼此间的性能要求,满足整车所有车载单元的数据链路及升级需求,而且运用控制芯片可接收云端、路侧端及周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端



云架构,打通数据、通路、应用等。另外,由于网络访问设备上配置有4G/5G天线、V2X天线以及GNSS天线等,将第一惯导IMU直接连接在网络访问设备用于获取部分自身的状态如加速度等,可在获取周围数据的同时即开始计算数据比如碰撞预警等,延迟更低,提高设备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技术,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技术。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
[0015]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参照图1,包括MCU1、运用控制芯片2以及网络访问设备3。其中,运用控制芯片2通过UART接口以及SPI接口与MCU1连接,而网络访问设备3则通过SPI接口与MCU1连接。
[0016]参照图1,上述MCU1上配置有多个CAN串口和一个输入输出接口(GPIO),CAN串口通过CAN收发器连接CAN,而输入输出接口则连接有IO电平转换器,ACC信号、充电信号等通过IO电平转换器与MCU连接。MCU1通过I2C接口连接RTC模块4,实现高精度定位;该MCU1还配置有UART接口并连接一个蓝牙模块5,蓝牙模块5上配置有蓝牙天线,通过蓝牙模块可实现与用户端如手机进行连接,方便用户操控。
[0017]参照图1,上述运用控制芯片2上也配置有若干个CAN串口,CAN串口通过CAN收发器连接CAN。该运用控制芯片2通过UART连接不同的串口收发器,以提供不同串口协议。运用控制芯片2上配置有RGMII接口, RGMII接口连接有第一车载以太网。运用控制芯片2上还通过SPI接口连接一个硬件安全模块6(HSM),保证芯片的安全通信。该运用控制芯片2还通过SAI接口及I2C接口连接一个编译码器(Codec),麦克风输入的音频通过编译码器编译后传输至运用控制芯片2内,由运用控制芯片2处理后再通过编译码器编译后传输至相应的音频播放器。
[0018]以上运用控制芯片2与MCU1上均配置有CAN串口进行扩展,兼顾成本和实用性,降低彼此间的性能要求,满足整车所有车载单元的数据链路及升级需求,而且运用控制芯片可接收云端、路侧端及周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端



云架构,打通数据、通路、应用等。
[0019]参照图1,上述网络访问设备3配置有4G/5G天线、V2X天线以及GNSS天线,该网络访问设备上分别通过RGMII接口及I2C接口分别连接有第一惯导IMU7和车载以太网。将第一惯导IMU7直接连接在网络访问设备3用于获取部分自身的状态如加速度等,可在获取周围数据的同时即开始计算数据比如碰撞预警等,延迟更低,提高设备精度。
[0020]参照图1,上述网络访问设备3上还连接第二惯导IMU8,该第二惯导IMU8为普通惯
导,分别与运用控制芯片2及所述RTC模块4连接。网络访问设备3上还可安装Micro

SIM卡,为整车提供移动数据通信。网络访问设备3上还连接一个WiFi模块9,所述WiFi模块9上配置有WiFi天线。
[0021]本技术所提及的车载以太网,与普通以太网不同,可实现设备之间实时、确定和可靠的数据传输,能满足车载实用环境许多强实时性要求,如底盘系统延迟不超过5毫秒,最好是2.5毫秒或1毫秒。
[0022]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件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MCU、运用控制芯片以及网络访问设备,所述运用控制芯片及所述网络访问设备分别与所述MCU电气连接,所述MCU及所述运用控制芯片分别配置有若干个CAN串口,所述MCU上连接有RTC模块,该MCU上还配置有输入输出接口并连接IO电平转换器;所述运用控制芯片还配置有UART接口及RGMII接口,所述RGMII接口连接有第一车载以太网;所述网络访问设备配置有4G/5G天线、V2X天线以及GNSS天线,该网络访问设备上连接有第一惯导IMU以及第二车载以太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车辆一体化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鉴蒋金彭振文李辉叶益军黄志伟柯惠滨蓝怀盛孙晗宇刘稚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