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58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PCB的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是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量移动终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 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由于移动终端的集成度和成本要求,移动终端需 要通过USB外设进行充电,或者,通过USB接口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因此移动终端需要快速、准确地通过USB接口识别外接设备,以确定USB外 接设备是对移动终端充电还是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现有4支术中,移动终端的USB外设可分为三类标准充电器、非标准充 电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类设备。移动终端在实 现USB外设识别时,通过在驱动集成电路(Driver IC )的外部设置外接切换 开关对USB外设进行识别,USB接口的第一电平电压(USB D+)和第二电 平电压(USBD-)不同的电平变化表示移动终端接入了不同的USB外设。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由于 在驱动集成电路外部设置了专用于识别不同USB外设的外接切换开关,因此 增大了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 )面积,使得PCB的 加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通过简化设备 识别电路实现USB外设识别,降低PCB成本。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包括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 二电压值;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识别装置,包括调整模块,用于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 的第二电阻;获取4莫块,用于获取所述第 一 电平电压对应的第 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 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及装置,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 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 法能够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 PCB的硬件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f吏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识别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识别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识别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识别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适用的硬件电路结构示意5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标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7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为PC的电路结构示意图8为图5所示实施例USB外设为非标准充电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识别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 二电阻;步骤102、获取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 第二电压值;步骤103、根据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方法,仅根据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 一电 压值与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由于该方法能够 在驱动集成电路内部实现而不需专门设置外接切换开关,因此降低了 PCB的 硬件成本。图2为本专利技术设备识别方法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201、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通过 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步骤202、获取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 第二电压值;步骤203、若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外接i殳 备为标准充电器,若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 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或者非标准充电器。上述步骤201中,当USB外设通过USB接口插入到移动终端上后,移 动终端进行响应并进行后续的判断所插入的USB外设类型通过第一控制开 关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下拉第二电平电压 对应的第二电阻,具体地,可以是移动终端侧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相应开关的 闭合上拉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控制电路控制相应开关的闭合下拉 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通过控制电路上拉电阻或者下拉电阻仅为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是能够实现本专利技术实施 例中的通过开关对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进行上拉,对第二电平电压 对应的第二电阻进行下拉的技术方案均为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上述步骤202中,移动终端获取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第二 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上述步骤203中,对于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侧后,第一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与第二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短接,因此,第一电平电 压(USB D+)由于上拉电阻分压而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 D-) 由于下拉电阻分压而形成高电平;对于PC类外设插入移动终端侧后,由于 第一电平电压(USB D+)、第二电平电压(USB D-)在移动终端侧通过内 部电阻下拉,〗吏得第一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上和移动终端侧均通过 上拉电阻分压形成高电平,第二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上由于无电压 而形成低电平;非标准充电器插入移动终端侧后,由于第一电平电压(USB D+)的信号线、第二电平电压(USBD-)的信号线均悬空,使得第一电平电 压(USBD+)信号线通过电阻上拉形成高电平,而第二电平电压(USBD-) 信号线由于无外加电压而形成低电平,此时,电平状态和PC类外设插入的 电平状态一致;因此若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均为高电平,则确定外接设备为标准充电器,若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并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则确定所述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具体地,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 均为高电平时将USB外^:确定为标准充电器,第一电压值为高电平且第二电 压值为低电平确定外接设备为主机或者非标准充电器,当第一电压值为高电 平且第二电压值为低电平的情况下,确定外接设备为主机(PC类外设)或者 非标准充电器的具体操作可以包括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测到第 一 电压值由 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则外接设备为主机(PC类外设);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检 测到所述第一电压值保持高电平,则外接设备为非标准充电器;所述设定时 间间隔可以依实际情况设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阻;  获取所述第一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平电压对应的第二电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与所述第二电压值确定外接设备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