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55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其包括底部设置的抽滤瓶,抽滤瓶顶端旋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一侧设置的抽气口以及连接部顶端设置的流动相瓶,还包括瓶座、瓶盖组件、砂芯、微孔滤膜和第一通孔,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瓶座,流动相瓶的瓶口设置有瓶盖组件,瓶座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砂芯,砂芯的顶端设置有微孔滤膜,砂芯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瓶盖组件包括瓶盖、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瓶盖设置在流动相瓶的瓶口处,瓶盖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橡胶,填充橡胶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在瓶盖内部的空心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用于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在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抽滤装置,具体为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抽滤是一个物理术语,读音为ch
ō
u l
ǜ
,又称减压过滤,真空过滤,有双重含义,物理术语中抽滤(Leaching)指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的方法。
[0003]在用于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一般的抽滤装置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操作繁琐,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反复的操作,劳动强度大,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一般的抽滤装置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操作繁琐,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反复的操作,劳动强度大,不利于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部设置的抽滤瓶,抽滤瓶顶端旋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一侧设置的抽气口以及连接部顶端设置的流动相瓶,还包括瓶座、瓶盖组件、砂芯和微孔滤膜,所述连接部的顶端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瓶座,流动相瓶的瓶口设置有瓶盖组件,瓶座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砂芯,砂芯的顶端设置有微孔滤膜;
[0006]所述瓶盖组件包括瓶盖、填充橡胶、空心圆柱、移动柱、限位盘、弹簧、封堵塞、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瓶盖设置在流动相瓶的瓶口处,瓶盖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橡胶,填充橡胶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在瓶盖内部的空心圆柱,空心圆柱和瓶盖的中部插接有移动柱,移动柱位于空心圆柱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盘,限位盘一侧的移动柱上套接有弹簧,移动柱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塞,空心圆柱、限位盘和瓶盖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顶柱固定在瓶座的中部。
[0007]优选的,所述瓶座对应流动相瓶的瓶口处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瓶座的底端设置有与抽滤瓶连通的引导管。
[0009]优选的,所述封堵塞为一种高强度橡胶材质的构件。
[0010]优选的,所述瓶盖和空心圆柱对应移动柱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
[0011]优选的,所述填充橡胶的顶部设置有锥面,且封堵塞的底部设置有与填充橡胶倾斜角度相同的锥面。
[0012]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瓶座底端的连接部旋接在抽滤瓶上,将需要进行抽滤的液体加入到流动相瓶的内部,再将瓶盖旋接在流动相瓶的瓶口内,在进行抽滤时,将流动相瓶的瓶口旋接在瓶座的中部,在瓶座旋接的过程中,由于瓶座的自重及液力的重量,瓶座的瓶盖抵在砂芯的顶柱上,顶柱将移动柱顶起,移动柱克服弹簧弹力向上移动,移动柱移动推动封堵塞向上移动,此时,流动相瓶内的液体便会经第二通孔流向瓶座,再经微孔滤膜过滤后再经过砂芯即可进入到连接部内,再抽气口抽气的过程中即可进行持续的抽滤,
本申请用于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在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
[0013]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用于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在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剖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瓶盖组件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瓶盖俯视图;
[0019]图中标号:1、抽滤瓶;2、连接部;3、抽气口;4、流动相瓶;5、瓶座;6、瓶盖组件;601、瓶盖;602、填充橡胶;603、空心圆柱;604、移动柱;605、限位盘;606、弹簧;607、封堵塞;608、第二通孔;609、第三通孔;610、顶柱;7、砂芯;8、微孔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一,由图1

4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包括底部设置的抽滤瓶1,抽滤瓶1顶端旋接的连接部2,连接部2一侧设置的抽气口3以及连接部2顶端设置的流动相瓶4,还包括瓶座5、瓶盖组件6、砂芯7和微孔滤膜8,连接部2的顶端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瓶座5,流动相瓶4的瓶口设置有瓶盖组件6,瓶座5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砂芯7,砂芯7的顶端设置有微孔滤膜8;
[0022]瓶盖组件6包括瓶盖601、填充橡胶602、空心圆柱603、移动柱604、限位盘605、弹簧606、封堵塞607、第二通孔608、第三通孔609和顶柱610,瓶盖601设置在流动相瓶4的瓶口处,瓶盖601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橡胶602,填充橡胶60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在瓶盖601内部的空心圆柱603,空心圆柱603和瓶盖601的中部插接有移动柱604,移动柱604位于空心圆柱603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盘605,限位盘605一侧的移动柱604上套接有弹簧606,移动柱604的一端设置有封堵塞607,空心圆柱603、限位盘605和瓶盖601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608,顶柱610固定在瓶座5的内部,瓶座5与流动相瓶4通过螺纹连接。
[0023]瓶座5对应流动相瓶4的瓶口处设置有与之匹配的凹槽,便于流动相瓶4插接在瓶座5上。
[0024]瓶座5的底端设置有与抽滤瓶1连通的引导管,避免在抽气口3抽气时抽到液体。
[0025]封堵塞607为一种高强度橡胶材质的构件,保证封堵塞607的使用性能。
[0026]瓶盖601和空心圆柱603对应移动柱604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609,便于移动柱604的安装使用。
[0027]填充橡胶602的顶部设置有锥面,且封堵塞607的底部设置有与填充橡胶602倾斜角度相同的锥面,便于封堵塞607与填充橡胶602的配合使用。
[0028]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瓶座5底端的连接部2旋接在抽滤瓶1上,将需要
进行抽滤的液体加入到流动相瓶4的内部,再将瓶盖601旋接在流动相瓶4的瓶口内,在进行抽滤时,将流动相瓶4的瓶口旋接在瓶座5的中部,在瓶座5旋接的过程中,由于瓶座5的自重及液力的重量,瓶座5的瓶盖601抵在砂芯7的顶柱610上,顶柱610将移动柱604顶起,移动柱604克服弹簧606弹力向上移动,移动柱604移动推动封堵塞607向上移动,此时,流动相瓶4内的液体便会经第二通孔608流向瓶座5,再经微孔滤膜8过滤后再经过砂芯7即可进入到连接部2内,再抽气口3抽气的过程中即可进行持续的抽滤,本申请用于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在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
[0029]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用于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抽滤,需要反复往里倒液体,在用泵抽滤的时候会自己流下来进行抽滤。
[00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动相抽滤装置,包括底部设置的抽滤瓶(1),抽滤瓶(1)顶端旋接的连接部(2),连接部(2)一侧设置的抽气口(3)以及连接部(2)顶端设置的流动相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座(5)、瓶盖组件(6)、砂芯(7)和微孔滤膜(8),所述连接部(2)的顶端设置有与之一体成型的瓶座(5),流动相瓶(4)的瓶口设置有瓶盖组件(6),瓶座(5)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砂芯(7),砂芯(7)的顶端设置有微孔滤膜(8);所述瓶盖组件(6)包括瓶盖(601)、填充橡胶(602)、空心圆柱(603)、移动柱(604)、限位盘(605)、弹簧(606)、封堵塞(607)、第二通孔(608)、第三通孔(609)和顶柱(610),瓶盖(601)设置在流动相瓶(4)的瓶口处,瓶盖(601)的内部设置有填充橡胶(602),填充橡胶(602)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在瓶盖(601)内部的空心圆柱(603),空心圆柱(603)和瓶盖(601)的中部插接有移动柱(604),移动柱(604)位于空心圆柱(603)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寅戴琨公丕学刘艳明王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