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456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实心胎脱模局限性的缺陷,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包括上模体、下模体、中模体和内模体,还包括:中模体为若干等分带花纹的扇形块,扇形块呈圆周阵列设置且扇形块间抵紧设置,扇形块与脱模装置连接;脱模装置包括顶出装置、转动装置和推动装置,顶出装置与上模体连接,转动装置固定在下模体侧壁且与中模体侧壁连接,转动装置带动中模体整体运动,推动装置带动扇形块相互靠近,连接结构实现扇形块与转动装置连接,本申请适用于深花纹实心胎,能够提升深花纹实心胎出模流畅度,同时也减低对已成型花纹的磨损磕碰。型花纹的磨损磕碰。型花纹的磨损磕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轮胎模具,是一种用于硫化成型各类轮胎的模具。其主要分两种形式:两半模具和活络模具。两半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片组成,其开模方式为模具分成两部分,沿平板硫化机热板移动方向进行轴向开模。活络模具,由花纹圈、模套和上下侧板组成,其开模方式为在定型硫化机的带动下,实现模具的径向开模。
[0003]现有技术中活络模具合膜时,模套与上模向上运动,由于弓形座与花纹块在中套及导向条的导向下开始下滑发生径向运动直至最终脱胎;合模时,在硫化机的动力作用下,合模力带动装在T型块上的弓形座和花纹块进行径向运动,最终完全收缩。活络模具结构较为复杂、重量大,且在合膜和开模过程中模具各部分均要运动,损耗较大。同时该方式的合膜与脱模适用范围局限性大,带有深花纹的实心胎硫化成型后,需要完全展开并移开中模才能实现脱模,使用现有的活络模具不能很好的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实心胎脱模局限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包括上模体、下模体、中模体和内模体,所述上模体、下模体、中模体及内模体之间构成型腔,上模体位于中模体上方且与中模体定位连接,所述下模体水平设置且用于承载上模体和中模体且下模体与中模体定位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中模体,所述中模体设置在下模体上方,所述中模体包括若干等分的扇形块,所述扇形块沿内模体圆周阵列设置且扇形块合拢时构成环体,所述扇形块远离脱模装置的一侧设有花纹结构,所述扇形块靠近脱模装置的一侧设有连接结构,所述扇形块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上模体对应定位凹槽处设置有梯形定位台阶;
[0008]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顶出装置、转动装置和推动装置,所述顶出装置与上模体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固定在下模体侧壁,所述转动装置带动中模体整体运动,所述推动装置带动扇形块相互靠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体、下模体、中模体及内模体之间构成的型腔为轮胎最终成型的位置,且通过定位凹槽与定位台阶的定位固定,实现上模体与中模体之间的位置准确;多个活动式的扇形块拼接形成中模体且便于轮胎形成花纹;在脱模及合膜时,脱模装置分别作用于不同模体,顶出装置将上模体顶出与中模体分离,也带动中模体分离,从而使扇形块轴向离开轮胎且减少对轮胎花纹的碰撞磨损,中模体分离完全后,转动装置带动整个中模体运动,将整个中模体转动至竖直状态,使实心胎与中模体完全脱离,此时便于拿取实心胎部件;合膜时,转动装置将中模体转至下模体上后,推动装置运动将扇形块合拢,
之后顶出装置将上模体与中模体固定,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轮胎硫化。本轮胎模具适用于深花纹的实心胎,能够提升深花纹实心胎出模的流畅度,同时也减低对花纹的磨损磕碰,定位装置的存在也避免花纹错位等问题;本申请的扇形块能够减少长期使用的变形松动问题,避免出现厚边等情况。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模体上固定设有带斜面的顶出块,所述顶出块斜面竖直开设有顶出孔,所述顶出孔内设有顶出件,所述顶出件顶端斜面与顶出块斜面一致,所述扇形块下方设有与顶出块配合的凹槽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出件与凹槽面配合将扇形块分离,顶出块斜面的存在将顶出件向上运动的顶出力转变成推动扇形块向远离其圆心方向运动,从而控制扇形块间逐步分离,结构简单且分离方便;同时下模体与扇形块间没有增加其他结构,保证下模体与中模体间足够贴合,从而减少硫化完成的轮胎上胶毛的产生,避免影响轮胎的外观质量,同时减少胶料的浪费。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折板、固定螺钉和活动环,所述折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扇形块上,所述折板靠近扇形块的一侧为贴合扇形块弧面的弧状板,所述固定螺钉阵列设置在弧状板靠近四角处,所述活动环呈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的空心圆台状且套设在中模体外。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板通过弧状板与固定螺钉与扇形块固定,提升扇形块侧面的结构强度,同时折板也便于延伸结构与转动装置连接;通过设置的活动环与分散开的扇形块配合,从而便于转动装置对中模体整体的转动,也减少扇形块在转动过程中的晃动错位,提升下一次硫化轮胎时,中模体与下模体的定位准确性。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折板还垂直延伸有钩板,所述钩板与弧状板平行,所述钩板相对的两侧设有卡位板,两个所述卡位板上还穿设有螺栓,所述折板竖直高度大于活动环高度,所述活动环上对应卡位板处还开设有卡位凹槽,所述卡位凹槽内设有缓冲垫。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形块在顶出件作用下做径向运动,且活动环高度低于折板高度,从而可以使钩板挂在活动环上,并且随着活动环一起转动,卡位凹槽限定卡位板位置,从而限定扇形块位置,避免扇形块在转动过程滑移偏离,保证其重心稳定;缓冲垫减缓卡位板与卡位凹槽间碰撞的同时也增大卡位板与缓冲垫的摩擦力,减少转动过程中扇形块受自身重力影响而偏移,保证转动过程中扇形块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座、转动件、转动杆和连接头,所述固定座安装固定在下模体侧面,所述转动件安装并竖直滑移设在固定座内,所述转动件为液压泵,所述转动杆连接转动件与连接头,所述转动件与转动杆连接处为定位转动点,所述连接头与转动杆连接处为活动端,所述连接头与活动环侧壁连接,所述转动杆呈弯曲状,所述转动杆内固定设置有加强筋,当中模体与下模体完全贴合时,所述加强筋与水平面垂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装置实现中模体的整体转出,便于后续实心胎取件,转动件先上移使得活动环与钩板卡接,之后转动件带动转动杆转动,将中模体转出,加强筋提升转动杆强度,同时在合膜后即中模体与下模体水平时,加强筋与水平面垂直,能够直观显示合膜完全状态,便于工作人员判断。
[0018]进一步的,所述推动装置设置有多个,所述推动装置数量与扇形块数量对应,所述推动装置设置在扇形块中心线处,所述推动装置为液压棒且推力方向与扇形块中心线方向
重合。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膜时,中模体转回下模体上方并保持水平,之后活动环在转动件带着转动杆下移的过程中下移,推动装置直接沿扇形块中心线推动扇形块,使多个等分的扇形块合拢,采用液压棒进行扇形块的缓慢合拢,使构成中模体的方式稳定且降低对扇形块的损伤,提升中模体的使用寿命。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中模体与上模体间还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上模体相对的两侧,所述定位销包括销柱和销环,所述销柱固定在上模体上,所述销柱包括固定柱和由固定柱延伸向下的插柱,所述插柱呈直径依次减小的圆台状,所述销环固定在中模体侧壁,所述销环内开设有与销柱相对应的销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设置的定位销保证中模体与上模体间相对位置的稳定,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包括上模体(1)、下模体(2)、中模体(3)和内模体(4),所述上模体(1)、下模体(2)、中模体(3)及内模体(4)之间构成型腔,上模体(1)位于中模体(3)上方且与中模体(3)定位连接,所述下模体(2)水平设置且用于承载上模体(1)和中模体(3)且下模体(2)与中模体(3)定位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模体(3),所述中模体(3)设置在下模体(2)上方,所述中模体(3)包括若干等分的扇形块(31),所述扇形块(31)沿内模体(4)圆周阵列设置且扇形块(31)合拢时构成环体,所述扇形块(31)远离脱模装置(6)的一侧设有花纹结构(311),所述扇形块(31)靠近脱模装置(6)的一侧设有连接结构(5),所述扇形块(31)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凹槽(312),所述上模体(1)对应定位凹槽(312)处设置有梯形定位台阶(11);脱模装置(6),所述脱模装置(6)包括顶出装置(61)、转动装置(62)和推动装置(63),所述顶出装置(61)与上模体(1)连接,所述转动装置(62)固定在下模体(2)侧壁,所述转动装置(62)带动中模体(3)整体运动,所述推动装置(63)带动扇形块(31)相互靠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2)上固定设有带斜面的顶出块(22),所述顶出块(22)斜面竖直开设有顶出孔(221),所述顶出孔(221)内设有顶出件(222),所述顶出件(222)顶端斜面与顶出块(22)斜面一致,所述扇形块(31)下方设有与顶出块(22)配合的凹槽面(3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5)包括折板(51)、固定螺钉(52)和活动环(53),所述折板(51)通过固定螺钉(52)固定在扇形块(31)上,所述折板(51)靠近扇形块(31)的一侧为贴合扇形块(31)弧面的弧状板(511),所述固定螺钉(52)阵列设置在弧状板(511)靠近四角处,所述活动环(53)呈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的空心圆台状且套设在中模体(3)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51)还垂直延伸有钩板(512),所述钩板(512)与弧状板(511)平行,所述钩板(512)相对的两侧设有卡位板(513),两个所述卡位板(513)上还穿设有螺栓(514),所述折板(51)竖直高度大于活动环(53)高度,所述活动环(53)上对应卡位板(513)处还开设有卡位凹槽(531),所述卡位凹槽(531)内设有缓冲垫(53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活络式轮胎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62)包括固定座(6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有良季斌斌钱雨轩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众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