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600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在敞开输送路径的情况下,由于在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存在下降部以及上升部,而构件发生干涉,恐怕无法敞开输送路径。输送部具备装置主体、罩部、第1路径形成部、第2路径形成部、移动部。装置主体形成有下降路径和上升路径在Z方向上交叠的输送路径。罩部开闭输送路径。第1路径形成部能够移动至第1位置以及第2位置。第2路径形成部形成上升路径并且与第1路径形成部一起形成下降路径。移动部伴随着罩部的开闭而使第1路径形成部移动。第1路径形成部在关闭状态下位于移动区域。移动部通过罩部的敞开动作使第1路径形成部向第2位置移动,通过罩部的关闭动作使第1路径形成部向第1位置移动。第1路径形成部向第1位置移动。第1路径形成部向第1位置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0001]本申请是优先权日为2020年12月23日、申请日为2021年12月22日、申请号为202111583822.3、专利技术名称为“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3]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示出记录介质从输送方向的上游的输送辊朝向下游的输送辊而上升的输送路径。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14253号公报
[0005]在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作为不使装置大型化且使输送路径的长度增加的结构,考虑以使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交叠的方式在输送路径的一部分设置下降部以及上升部的结构。输送路径由残留于装置主体的构件和相对于装置主体而能够开闭的构件构成。
[0006]但是,在该结构中,在敞开输送路径的情况下,由于在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存在下降部以及上升部而构件发生干涉,恐怕无法敞开输送路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形成有输送路径,在所述输送路径中,将介质向装置高度方向的下方输送的下降路径和将所述介质向所述装置高度方向的上方输送的上升路径在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交叠;罩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并能够开闭所述输送路径;第1路径形成部,在所述装置主体中以能够移动至第1位置以及第2位置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1位置处形成所述下降路径的一部分,在所述第2位置处从所述下降路径退避;第2路径形成部,设置于所述罩部,在所述罩部关闭所述输送路径的关闭状态下,形成所述上升路径并且与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一起形成所述下降路径;以及移动部,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伴随着所述罩部的开闭动作而向所述第1位置以及所述第2位置的一方移动,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关闭状态下位于所述第2路径形成部的移动区域,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罩部进行敞开动作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在所述罩部进行关闭动作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纸张的输送路径的图。
[0009]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纸张的输送路径的概略图。
[0010]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输送路径敞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1]图4是表示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下引导构件以及移动部的立体图。
[0012]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下引导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3]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下引导构件由主体框架支承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14]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下引导构件被支承部支承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0015]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杆构件与罩部的被接触面接触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6]图9是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输送路径的一部分放大的概略图。
[0017]图10是表示下引导构件伴随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部的杆构件的旋转而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图。
[0018]图11是表示通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罩部敞开动作而使输送路径敞开的状态的概略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0

打印机;12

装置主体;12A

开口部;13

排出部;14

纸张盒;15

主体框架;15A

底壁;15B

支承壁;15C

纵壁;15D

贯通孔;16

拾取辊;17

输送辊对;18

输送辊对;19

手动托盘;21

带轮;22

传送带;23

套准调节辊对;24

输送辊对;25

挡板;26

介质宽度传感器;27

墨罐;28

行式打印头;29

控制部;30

输送部;31

送入辊对;32

罩部;34

翻转路径形成构件;36

上部;38

下部;42

第1路径形成部;43

第1旋转轴;44

轴承;45

第1输送辊;46

下引导构件;47

上壁;47A

上表面;47B

肋;48

前壁;49

收纳部;49A

槽部;51

后壁;52

侧壁;53

支承辊;53A

轴部;53B

外周面;54

臂部;55

缺口部;56

加强部;57

纵壁;58

被支承部;58A

端面;59

收纳部;60

移动部;62

第2旋转轴;64

杆部;65

安装部;66

延伸部;67

接触部;67A

接触面;68

支承部;69

第1板部;69A

上表面;71

第2板部;71A

上表面;74

第2路径形成部;76

上引导构件;77

底壁;78

凹部;78A

斜面;78B

斜面;79

凸部;81

第2输送辊;81A

轴部;82

对置辊;82A

轴部;84

被接触部;85

纵壁;86

被接触面;87

肋;K1

假想线;K2

假想线;N1

夹持部;N2

夹持部;P

纸张;Q

墨水;R1

导入路径;R2

下降路径;R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装置主体,形成有输送介质的输送路径;罩部,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并能够开闭所述输送路径;第1路径形成部,在所述装置主体中以能够移动至第1位置以及第2位置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1位置处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在所述第2位置处从所述输送路径退避;第2路径形成部,设置于所述罩部,在所述罩部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关闭的关闭状态下,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以及移动部,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伴随着所述罩部的开闭动作而向所述第1位置以及所述第2位置的一方移动,从正面观察所述关闭状态的所述罩部时,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2路径形成部交叠,所述移动部在所述罩部进行敞开动作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在所述罩部进行关闭动作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向所述第1位置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正面观察所述关闭状态的所述罩部的方向是沿着水平面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位置的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2路径形成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关闭状态下对置地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路径是在通过上升路径从装置高度方向的下方向上方输送介质之后通过下降路径从上方向下方输送的弯曲路径,所述上升路径和所述下降路径在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上交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与所述第2路径形成部通过隔开规定间隔对置配置而形成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所述移动部在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向所述第2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使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与所述第2路径形成部的间隔成为所述规定间隔以上的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路径形成部具备:介质支承构件,能够支承所述介质;和第1旋转轴,将所述介质支承构件支承为能够向所述第1位置以及所述第2位置的一方旋转,从正面观察所述关闭状态的所述罩部时,所述第1旋转轴与所述第2路径形成部不交叠。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幡彰伸城井壮一郎向田笃史田村与作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