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动机支撑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90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包括:底座、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以及第三支撑结构;所述油动机包括驱动连杆箱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两端的弹簧缸和活塞缸;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以及限制所述驱动连杆箱体水平方向的移动,其界定出一个供所述驱动连杆箱体嵌置的收容空间;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弹簧缸;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活塞缸。该油动机支撑设备既能有效地避免油动机在性能实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晃动、溜滑所产生的安全风险,又能用于油动机日常的运输、储存。储存。储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动机支撑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核电厂油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压油动机,作为控制核电厂汽轮机入口蒸汽流量的重要设备,单台重量约4吨左右。在设备维修后,需进行快关、耐压等相关性能实验。传统试验过程中,一般在中压油动机底部用枕木架起,再利用行车(特种设备)拉住油动机吊耳,存在试验场地受限和作业风险高的缺点。油动机的快关动作中,主要依靠弹簧力进行关闭,弹簧力多达280KN,一旦设备溜滑,严重危及人身安全风险。
[0003]中压油动机单台重量约4吨左右,在日常吊装、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安全风险,危害人身及设备的工业安全;且其外轮廓不规则,不易直接放置,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构造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所述油动机包括驱动连杆箱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两端的弹簧缸和活塞缸,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包括:
[0007]底座;
[0008]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连杆箱体以及限制所述驱动连杆箱体水平方向的移动,其界定出一个供所述驱动连杆箱体嵌置的收容空间;
[0009]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弹簧缸;以及
[0010]第三支撑结构,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支撑所述活塞缸。
[0011]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间隔设置,并界定出所述收容空间。
[0012]优选地,每一第一支撑结构包括第一纵向支撑件、第二纵向支撑件以及第一横向支撑件;
[0013]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底座上;
[0014]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的中部,用于承托于所述驱动连杆箱体的底部,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之上的部位分别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的两相对侧。
[0015]优选地,每一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上,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的对应端部。优选地,每一第一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件以及第二加强件;
[0016]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的外侧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0017]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的外侧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
[0018]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三纵向支撑件、第四纵向支撑件以及第二横向支撑件;
[0019]所述第一基座(131)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0020]所述第三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四纵向支撑件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上;
[0021]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三纵向支撑件和所述第四纵向支撑件上,用于承托于所述弹簧缸的底部。
[0022]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可拆卸地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油动机朝两侧移动。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结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五纵向支撑件、第六纵向支撑件以及第三横向支撑件;
[0024]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0025]所述第五纵向支撑件与所述第六纵向支撑件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上;
[0026]所述第三横向支撑件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五纵向支撑件和所述第六纵向支撑件上,用于承托所述活塞缸的底部;
[0027]所述第三支撑结构的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上表面。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三横向支撑件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三支撑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可拆卸地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油动机朝两侧移动。
[0029]优选地,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叉齿通道;
[0030]所述油动机支撑设备中的至少部分结构包括工字钢。
[0031]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通过设置第一支撑结构、第二支撑结构以及第三支撑结构,支撑油动机的同时限制了油动机水平方向的移动,既能有效地避免油动机在性能实验的过程中晃动、溜滑所产生的安全风险,又能用于油动机日常的运输、储存。
附图说明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4]图1是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油动机支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是图1所示的油动机支撑设备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
[0036]图3是图1所示的油动机支撑设备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是图1所示的油动机支撑设备中第一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图1所示的油动机支撑设备中第二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图1所示的油动机支撑设备中第三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
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底”、“内”、“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部分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1]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2]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动机支撑设备,所述油动机(200)包括驱动连杆箱体(210)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两端的弹簧缸(220)和活塞缸(23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0);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120),用于支撑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以及限制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水平方向的移动,其界定出一个供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嵌置的收容空间;第二支撑结构(130),所述第二支撑结构(13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上,用于支撑所述弹簧缸(220);以及第三支撑结构(140),所述第三支撑结构(140)设置于所述底座(110)上,用于支撑所述活塞缸(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撑结构(12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结构(120),所述两个第一支撑结构(120)间隔设置,并界定出所述收容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结构(120)包括第一纵向支撑件(121)、第二纵向支撑件(122)以及第一横向支撑件(123);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121)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122)平行间隔地立设于所述底座(110)上;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123)横向架设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121)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122)的中部,用于承托于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的底部,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121)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122)位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123)之上的部位分别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的两相对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结构(120)还包括限位件(124),所述限位件(12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121)与所述第二纵向支撑件(122)上,用于限定所述驱动连杆箱体(210)的对应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动机支撑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支撑结构(120)还包括第一加强件(125)以及第二加强件(126);所述第一加强件(125)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支撑件(121)的外侧面上,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110)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加强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礼游顾先勇邓信浩李向成崔志康张志勇兰苏凡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