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61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温度传感器,壳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进水管,壳体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出水管,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进水管,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出水管,壳体的内部且位于热流进水管与热流出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管,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解决,由于进入进入热流管道的水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在经过热流管时,容易在热流管内壁上堆积,从而形成结垢,进而影响与冷水的热交换,由于缺少对换热效率的检测,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判断热流管内部情况,从而在热流管内部堆积大量杂质,影响换热效率时,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不利于实际的应用。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能量传递给冷流体,来达到一定工艺要求的设备装置,通常也称为热交换器。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研制出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而后接连又研制出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标志着我国完全可自主研制符合世界制造标准的换热器。目前,我国换热器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其节能环保的优势,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中。换热器根据介质、压力等不同,具有很多种分类方法,但最常用的分类主要包括间壁式换热器、混合式换热器和蓄能式换热器。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换热效率管道式换热器,其授权公告号为(CN214308278U),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上下两侧固定安装有热流管,所述热流管的中端上方固定联通有热流进口管道,所述热流进口管道贯穿穿过所述壳体,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04]该专利技术通过将热流通过热流进口管道进行通入,可先将热流通过热流管进行分流,热流管设置为螺旋形状,且其外部包裹有冷流液体,从而可将增大热流与冷流的接触时间从而高效率的进行热量传递,并且冷流液体具有流动性,可立即将换热后的冷流排放出去,从而实现高效率的实现换热,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进入进入热流管道的水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在经过热流管时,容易在热流管内壁上堆积,从而形成结垢,进而影响与冷水的热交换,由于缺少对换热效率的检测,使得工作人员无法判断热流管内部情况,从而在热流管内部堆积大量杂质,影响换热效率时,不利于实际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进水管,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出水管,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进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出水管,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热流进水管与热流出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管,所述壳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冷流进水管、冷流出水管、热流进水管和热流出水管内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流进水管、冷流出水管、热流进水管和热流出水管内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冷流进水管、冷流出水管、热流进水管和热流出水管内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轮。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换热管为螺旋结构。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固定筒,两个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位于固定筒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延伸至相对应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固定筒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阻尼柱,所述阻尼柱的外侧且位于固定柱的顶部与固定筒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筒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换热管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呈交错排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对冷流进水管、冷流出水管、热流进水管和热流出水管流经的液体温度进行监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传至控制器,控制器内部的PLC经过处理分析,将换热效率展示在控制器显示屏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判断换热管工作时的换热效率,进而可以判断换热管内部杂质堆积情况,并对内部进行清理,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使其更加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的图2中B处的放大图。
[0017]图例说明:1、壳体;2、换热管;3、热流进水管;4、热流出水管;5、冷流进水管;6、冷流出水管;7、缓冲板;8、固定筒;9、底板;10、固定柱;11、阻尼柱;12、弹簧;13、温度传感器;14、过滤网;15、转轮;16、滑槽;17、滑块;18、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壳体1和温度传感器13,壳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进水管5,壳体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出水管6,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进水管3,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出水管4,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热流进水管3与热流出水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管2,壳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内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18电性连接,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控制器18内部设置有PLC且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其PLC内部设置有换热效率计算公式Q=KF

tm。
[0021]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管2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
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流经的液体温度进行监测,然后将检测的数据传至控制器18,控制器18内部的PLC经过处理分析,将换热效率展示在控制器18显示屏上,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判断换热管2工作时的换热效率,进而可以判断换热管2内部杂质堆积情况,并对内部进行清理,进一步增强装置的实用性,使其更加有利于实际的应用。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

图4所示,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内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4,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内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13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轮15,通过设置过滤网14,从而对流经的液体进行过滤,同时可以减缓液体流速,增强温度传感器13检测的准确度,并利用转轮15对流经的液体进行阻挡,防止流体过大对温度传感器13内部造成损坏。
[0024]其中,换热管2为螺旋结构,通过设置螺旋结构,从而增加换热管2与壳体1内部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其更多的热量与壳体1内部的液体进行交换。
[0025]其中,缓冲组件包括两个固定筒8,两个固定筒8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包括壳体(1)和温度传感器(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进水管(5),所述壳体(1)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冷流出水管(6),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进水管(3),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热流出水管(4),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热流进水管(3)与热流出水管(4)之间固定连接有换热管(2),所述壳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8),所述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内部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18)电性连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热效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内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4),所述冷流进水管(5)、冷流出水管(6)、热流进水管(3)和热流出水管(4)内部且位于温度传感器(13)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轮(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生产用的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德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奕翔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