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559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腕臂,腕臂的另一端通过斜拉杆与立柱连接,腕臂下方设置有定位架,腕臂与所述立柱的连接近端设置有力学传感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进行外观监测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设置于腕臂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地铁和有轨电车的接触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覆冰及覆霜监测手段和融冰,融霜措施;及时进行融冰、融霜,实现了覆冰及覆霜监测与融冰、融霜措施之间的联动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地铁和有轨电车的接触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覆冰及覆霜监测手段和融冰,融霜措施;及时进行融冰、融霜,实现了覆冰及覆霜监测与融冰,融霜措施之间的联动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接触网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接触网是在电气化铁道中,沿钢轨上空“之”字形架设的,供受电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通常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腕臂则是用于支持接触悬挂,并起到传递负荷的作用的机构。地铁,有轨电车接触网一般由直流供电,在冬季寒冷天气时,不同地区的接触网会出现不同情况的覆冰及覆霜的情况,受电弓从接触网取流时,可能会出现拉弧、擦伤,严重时可能引发弓网故障。目前,对于地铁、有轨电车接触网覆冰方面监测手段较少,基本以当地气象数据为主,辅以人工肉眼观测,无法及时有效地感知到接触网线路覆冰情况。除冰作业也主要依靠人力通过打冰杆等器具进行除冰,或者提前开行列车,司机驾驶列车进行弓网取流,依靠弓网接触和线路上的电流,避免结冰和结霜。而电网行业的输电线路融冰作业主要依靠所内的交流电源,外接直流融冰装置,将交流整流为直流,将待融线路作为负载,进行融冰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对接触网覆冰覆霜等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进行融冰、除霜。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设置有腕臂,所述腕臂的另一端通过斜拉杆与立柱连接,所述腕臂下方设置有定位架,所述腕臂与所述立柱的连接近端设置有力学传感器,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进行外观监测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设置于腕臂上方。
[0006]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通过支架与立柱连接,包括微气象检测单元、电容式霜露传感器及图像监测模块,所述图像监测模块的监测端面向接触网方向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接触网内敷设有融冰电缆,所述融冰电缆敷设于接触网的供电区间。
[0008]优选地,所述监测组件与后台的控制主机电性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监测组件及力学传感器与设置于接触网供电所内的融冰专用开关柜及大功率负载电阻柜电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地铁和有轨电车的接触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覆冰及覆霜监测手段和融冰,融霜措施;及时进行融冰、融霜,实现了覆冰及覆霜监测与融冰,融霜措施之间的联动性,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监测组件与融冰专用开关柜之间的二次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融冰控制终端控制融冰应用的一次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4]其中,1立柱,2腕臂,3斜拉杆,4定位架,5支架,6力学传感器,7接触网,52微气象检测单元、53电容式霜露传感器,51图像监测模块,9融冰控制终端,11可调电阻、12融冰专用隔离开关、13融冰专用断路器、16上网隔离开关,17上网断路器,18 750V直流母排。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6]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结合图1

图3所示,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腕臂2,所述腕臂2的另一端通过斜拉杆3与立柱1连接,所述腕臂2下方设置有定位架4。所述接触网7通过定位架4进行定位。
[0017]所述腕臂2与所述立柱1的连接近端设置有力学传感器6,由于结冰或霜后重量会增加,所述力学传感器6可以快速的感应到接触线上重量的变化,感知结冰或霜的状态,以将变化反馈至后台。所述立柱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7进行外观监测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设置于腕臂2上方,所述监测组件与后台的控制主机电性连接。为进一步配合融冰,所述接触网7内敷设有融冰电缆,所述融冰电缆敷设于接触网的供电区间。
[0018]具体的,所述检测组件通过支架5与立柱3连接,包括微气象检测单元52、电容式霜露传感器53及图像监测模块51,所述图像监测模块51的监测端面向接触网7方向设置。所述图像监测模块51用于观测供电区间接触网的实时图像,便于运维人员对现场情况有直观图像感知;所述微气象检测单元52为微气象仪,用于监测包括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等要素,并反馈至控制终端。所述电容式霜露传感器53在一般自然环境中对霜露天气现象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可以更准确的识别天气,以更好的配合融冰除霜。通过三者结合,可以对现场接触网情况进行及时的识别后传输到后台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
[0019]所述监测组件及力学传感器6与设置于接触网供电所内的融冰控制终端9连接,具体的与所述融冰控制终端9上的融冰专用开关柜8及大功率负载电阻柜电连接。电源取自所内牵引直流母排,无需外加整流模块。融冰作业时,通过融冰专用开关柜8、接触网、大功率负载电阻柜及融冰电缆形成回路,接触网发热进行融冰。
[0020]本技术中融冰控制终端控制融冰应用的一次电路连接如图3所示,可调电阻11、融冰专用隔离开关12、融冰专用断路器13、上网隔离开关16及上网断路器17分别串联并与750V直流母排18的正极连接,所述可调电阻11的另一端通过融冰电缆14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接触网的接触线15设置于融冰专用断路器13与上网隔离开关16之间形成节点。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
ꢀ“
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本技术具体应用实例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上设置有腕臂(2),所述腕臂(2)的另一端通过斜拉杆(3)与立柱(1)连接,所述腕臂(2)下方设置有定位架(4),所述腕臂(2)与所述立柱(1)的连接近端设置有力学传感器(6),所述立柱(1)上还设置有用于对接触网(7)进行外观监测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设置于腕臂(2)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网覆冰监测融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通过支架(5)与立柱(1)连接,包括微气象检测单元(52)、电容式霜露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苏兴国张竹林缪苏湘戴阑云陈建才李春杰孙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新有轨电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