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552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包括内含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的电压环路、内含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电流环路,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压Vout,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流IS_out,电流环路的输出端通过信号CONLOOF连接至电压环路;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双环竞争,达到恒压条件,达不到恒流条件时,电压环路起作用,实现恒压控制,达到恒流条件,电流环接管电压环路起到恒流控制作用,电压环被迫退出控制,不起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的双环竞争,实现恒压限流控制,电路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运行可靠。运行可靠。运行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控
,具体涉及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对于直流输出电源模块的输出需求:能够控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为此对于锂电池充电应用,一般需要使用恒压限流控制,即在未达到最高充电电压时,采用恒流充电,到达最高电压后,恒压输出;亟需稳定、运行可靠的控制电路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通过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的双环竞争,实现恒压限流控制,电路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运行可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包括内含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的电压环路、内含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电流环路,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压Vout,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流IS_out,电流环路的输出端通过信号CONLOOF连接至电压环路;
[0006]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双环竞争,达到恒压条件,达不到恒流条件时,电压环路起作用,实现恒压控制,达到恒流条件,电流环接管电压环路起到恒流控制作用,电压环被迫退出控制,不起作用。
[0007]优选的,所述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包括运放U3、第一电流环路补偿电容C3、第二电流环路补偿电容C4、电流环路补偿电阻R7、电流反馈匹配电阻R8及输入电流反馈信号组成的反馈网络。
[0008]优选的,基准使用运放的同相端,电流采样信号使用运放的反相端,反馈网络跨接于运放的反相端和运放输出之间,从而形成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
[0009]优选的,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流环路R6串联二极管D1与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相连,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中可控精密稳压源U2的1脚连接信号CONLOOF。
[0010]优选的,当采样电流信号IS_out小于基准电压时,运放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流环路不起作用,环路完全受控于电压反馈网络,以实现恒压控制输出;
[0011]当采样电流信号IS_out高于基准电压时,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运放输出电压拉低,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6迅速接管电压环路对隔离光耦U1的控制,相当于电压环路不起作用,之后电流环通过环路的动态调节,以实现输出电流等于电流环的设定值。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的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设计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双环竞争,基于采样电流信号IS_out与基准电压的比较结果来动态调节整个环路的恒压、稳流输出,达不到恒流条件时,电压环路起作用,实现恒压控制,达到恒流条件,电流环接管电压环路起到恒流控制作用;整个电路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恒压限流控制环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的最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包括隔离光耦U1、取电电阻R1、静态偏执电阻R2、TL431/2可控精密稳压源 U2、电压环路补偿电容C1、电压环路补偿电容C2、电压环路补偿电阻R3,采样分压电阻R4、采样分压电阻R5、电流环路电阻R6、二极管D1、运放U3、电流环路补偿电容C3、电流环路补偿电容C4、电流环路补偿电阻R7、电流反馈匹配电阻R8,具体各个元件以及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0018]电流环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电压环路的信号CONLOOF,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压Vout,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流IS_out。
[0019]电压环路:
[0020]隔离光耦U1、取电电阻R1、静态偏执电阻R2、TL431/2可控精密稳压源 U2、第一电压环路补偿电容C1、第二电压环路补偿电容C2、电压环路补偿电阻R3,第一采样分压电阻R4及第二采样分压电阻R5构成传统的原副边隔离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
[0021]电流环路:
[0022]运放U3、第一电流环路补偿电容C3、第二电流环路补偿电容C4、电流环路补偿电阻R7、电流反馈匹配电阻R8及输入电流反馈信号组成的反馈网络构成补偿网络;
[0023]此反馈网络特征为,基准使用运放U3的同相端,电流采样信号使用运放U3的反相端,反馈网络跨接于运放U3的反相端和运放输出之间,从而形成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
[0024]优选的,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流环路R6串联二极管D1与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相连,连接点为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中可控精密稳压源U2的1脚;
[0025]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双环竞争,达到恒压条件,达不到恒流条件时,电压环路起作用,实现恒压控制,达到恒流条件,电流环接管电压环路起到恒流控制作用,此时电压环被迫退出控制,不起作用。
[0026]优选的,隔离光耦U1输出的FB和AGND送入芯片反馈口。
[0027]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0028]当采样电流信号IS_out小于基准电压时,运放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流环路不起作用,环路完全受控于电压反馈网络,以实现恒压控制输出;
[0029]当采样电流信号IS_out高于基准电压时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运放输出电压拉低,通过二极管D1和电阻R6迅速接管电压环路对隔离光耦U1的控制,相当于电压环路不起作用,之后电流通过电流环路的动态调节,以实现输出电流等于电流环的设定值。
[0030]通过以上就实现了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的双环竞争,达到恒压条件,达不到恒流条件时,电压环路起作用,实现恒压控制,达到恒流条件,电流环接管电压环路起到恒流控制作用(此时电压环被迫退出控制,不起作用);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通过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的双环竞争,实现恒压限流控制,电路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好,运行可靠。
[003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压限流控制环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含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的电压环路、内含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电流环路,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压Vout,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采样输出电流IS_out,电流环路的输出端通过信号CONLOOF连接至电压环路;电流反馈环路调节器的输出端通过电流环路R6串联二极管D1与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相连,电压反馈环路调节器中TL431/2可控精密稳压源U2的1脚连接信号CONLOOF;电压环路和电流环路双环竞争,达到恒压条件,达不到恒流条件时,电压环路起作用,实现恒压控制,达到恒流条件,电流环接管电压环路起到恒流控制作用,电压环被迫退出控制,不起作用;当采样电流信号IS_out小于基准电压时,运放输出高电平,二极管D1反向截止,电流环路不起作用,环路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书冯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嘉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