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50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包括:共模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滤波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场效应晶体管;其中,共模电感的第一进线端和第二进线端之间连接一按键开关,共模电感的一出线端连接至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端,共模电感的另一出线端连接至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电源,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控电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为促进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清洁低碳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风电、光伏等实现跨越式大发展。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随之也日益提高。然而,在清洁能源高速发展的同时,动性、间歇式新能源的并网给电网从调控运行、安全控制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极大地限制了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目前电池储能电站可与分布/集中式新能源发电联合应用是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对于储能控制供电系统设计,常规做法为:使用AC/DC电源和DC/DC电源竞争供电给电池管理系统供电,一般是在有市电情况下,通过AC/DC电源插入市电来激活系统工作,对于市电无电情况下,通过DC/DC电源激活系统工作,以上做法对于电池处于欠压,而又无市电可用情况下,AC/DC电源无法输出,为保护电池不被DC/DC电源耗电,导致拉亏,DC/DC电源也无法输出,此时系统则无法激活,无法工作。相关技术中设计了应急启动电路来触发系统工作,而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发现应急启动电路中的启动使能电路需要满足低功耗、稳定好的要求,因此亟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可满足不同工况需求,且功耗低、稳定性好。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包括:共模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滤波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进线端和第二进线端之间连接一按键开关,所述共模电感的一出线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端,所述共模电感的另一出线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接电源,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四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作为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000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该电路具备较强的共模和差模抗扰能力,可以适应外部使能线束断开和闭合两种工况,且具备极低的驱动能力,可以设计到低于20uA以下驱动电流,另外对电路中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有抗扰保护能力,抗击外部干扰,保护栅极不轻易损坏,整
个电路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000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0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0]如图1所示,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包括:共模电感(图1中L1)、第一电阻(图1中R1)、第二电阻(图1中R2)、第三电阻(图1中R3)、滤波电路、第一二极管(图1中D1A)、第二二极管(图1中D1B)以及场效应晶体管(图1中Q1)。
[0011]其中,具体电路连接关系:共模电感L1的第一进线端和第二进线端之间连接一按键开关,共模电感L1的一出线端连接至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端VCC,共模电感L1的另一出线端连接至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接地PGND,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二极管D1A的负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1B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A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D1B的负极接电源端,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接地。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四电阻,其中,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作为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作为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0013]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启动使能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滤波电路、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以及场效应晶体管;其中,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进线端和第二进线端之间连接一按键开关,所述共模电感的一出线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源端,所述共模电感的另一出线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书冯鹏辉刘亚峰黄昆张伟强李庆隆梁学超马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嘉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