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加湿装置及恒温恒湿培养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659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培养箱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加热加湿装置及恒温恒湿培养箱。加热加湿装置包括外壳,外壳设有加热加湿通道,加热加湿通道内设有电加热体,并且在加热加湿通道上连接有给水装置,给水装置的给水点位于所述电加热体的末端上游处,该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布置在所述加热加湿通道的上游端处的送风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全新的发明专利技术构思,提出了一种带有加热加湿通道的加热加湿装置,使用时可通过送风装置将培养箱的培养室内的空气抽出,经加热加湿通道的电加热体和给水装置处理后,送回培养室,由于是直接对培养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从而可准确的调节培养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由此解决了现有培养箱的箱内温湿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度不易控制的问题。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加湿装置及恒温恒湿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培养箱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了一种加热加湿装置及恒温恒湿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培养箱主要用于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的培养对培养环境温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微生物的培养温度在35℃左右。现有的培养箱主要通过气套式或水套式加热方式来维持内部的温度。水套式培养箱温度均匀且稳定,但升温速度较慢,容易受到开关门的影响。气套式培养箱虽然升温速度快,相较于水套式受开关门的影响小,但培养箱内温度不以保持均匀且温度过冲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加湿装置,以解决现有培养箱的箱内温湿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0004]同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了上述加热加湿装置的恒温恒湿培养箱。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加热加湿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热加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加热加湿通道,所述加热加湿通道内设有电加热体,并且在加热加湿通道上连接有给水装置,所述给水装置的给水点位于所述电加热体的末端上游处,该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布置在所述加热加湿通道的上游端处的送风装置。
[0006]有益效果:本技术基于全新的专利技术构思,提出了一种带有加热加湿通道的加热加湿装置,使用时可通过送风装置将培养箱的培养室内的空气抽出,经加热加湿通道的电加热体和给水装置处理后,送回培养室,由于是直接对培养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从而可准确的调节培养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由此解决了现有培养箱的箱内温湿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包括多孔隙金属发热体。由于多孔隙金属为亲水材料且比表面积极大,附着在多孔隙金属上的水雾可迅速扩散铺展在其表面,由发热的多孔隙金属加热气化为水蒸气,最后通过送气管道进入培养室内,从而增加培养室内的湿度。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隙金属发热体外设有耐热套管。耐热套管可起到保持多孔隙金属发热体的作用,多空隙金属发热体有多个平行段时,可起到防止不同段之间并联的作用。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套管有多个,各耐热套管通过外壳中所设的孔板并排布置。布置多个耐热套管可对加热加湿通道内的气流进行分散,有助于其更加均匀的加热及加湿。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多空隙金属发热体以S形穿过各所述耐热套管。以一条多空隙金属发热体以S形穿过各所述耐热套管时,可简化多空隙发热体的电路配置,同时可利用多空
隙金属亲水材料且表面积大的特性,仅在一处施水即可使水迅速扩散铺展在多空隙发热体的整体表面,简化加热加湿装置的结构。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套管外设有隔热层。隔热层能够起到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提高水汽蒸发的效率。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连接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控制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控制器具有控制灵敏,精度高的优点。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给水装置包括喷雾头、管路以及通过管路与所述喷雾头连接的给水泵。喷雾头可将给水装置提供的水进行雾化,使其更加容易被蒸发以调节湿度。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给水泵为蠕动泵。蠕动泵具有噪音小,精度高的优点,适合与培养箱结合使用。
[0015]本技术的恒温恒湿培养箱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恒温恒湿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加热加湿装置,所述箱体内设有培养室,所述加热加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加热加湿通道,所述加热加湿通道内设有电加热体,并且在加热加湿通道上连接有给水装置,所述给水装置的给水点位于所述电加热体的末端上游处,该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布置在所述加热加湿通道的上游端处的送风装置,所述培养室设有循环进口和循环出口,所述循环进口与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加热加湿通道下游端连接,所述循环出口与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加热加湿通道上游端连接。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基于全新的专利技术构思,提出在培养室上设置循环进口及循环出口,并且在循环进口与循环出口之间串接了带有加热加湿通道的加热加湿装置,使用时可通过送风装置将培养箱的培养室内的空气抽出,经加热加湿通道的电加热体和给水装置处理后,送回培养室,由于是直接对培养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从而可准确的调节培养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由此解决了现有培养箱的箱内温湿度不易控制的问题。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包括多孔隙金属发热体。由于多孔隙金属为亲水材料且比表面积极大,附着在多孔隙金属上的水雾可迅速扩散铺展在其表面,由发热的多孔隙金属加热气化为水蒸气,最后通过送气管道进入培养室内,从而增加培养室内的湿度。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隙金属发热体外设有耐热套管。耐热套管可起到保持多孔隙金属发热体的作用。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套管有多个,各耐热套管通过外壳中所设的孔板并排布置。布置多个耐热套管可对加热加湿通道内的气流进行分散,有助于其更加均匀的加热及加湿。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多空隙金属发热体以S形穿过各所述耐热套管。以一条多空隙金属发热体以S形穿过各所述耐热套管时,可简化多空隙发热体的电路配置,同时可利用多空隙金属亲水材料且表面积大的特性,仅在一处施水即可使水迅速扩散铺展在多空隙发热体的整体表面,简化加热加湿装置的结构。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热套管外设有隔热层。隔热层能够起到防止热量散失的作用,提高水汽蒸发的效率。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体连接有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控制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控制器具有控制灵敏,精度高的优点。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给水装置包括喷雾头、管路以及通过管路与所述喷雾头连接的
给水泵。喷雾头可将给水装置提供的水进行雾化,使其更加容易被蒸发以调节湿度。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给水泵为蠕动泵。蠕动泵具有噪音小,精度高的优点,适合与培养箱结合使用。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室的循环进口处设有布风孔板。布风孔板可以使经加热加湿装置调制好的空气更加均匀的进入至培养室内。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室内或其循环出口处设有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与所述加热加湿装置的电加热体及给水装置形成闭环控制连接。闭环控制进一步实现了装置运行的自动化,可自动实现培养室内的恒温恒湿,并且控制精准。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加热加湿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0028]图2为图1中的加热加湿装置的外壳的俯视图;
[0029]图3为图1中的加热加湿装置的立体图;
[0030]图4为图1中的加热加湿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同时也是本技术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的恒温恒湿培养箱的温度控制示意图。
[0032]图中:101、外壳;11、方法兰;102、电加热体;21、发热体;22、耐热套管;103、给水装置;31、喷雾头;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有加热加湿通道,所述加热加湿通道内设有电加热体,并且在加热加湿通道上连接有给水装置,所述给水装置的给水点位于所述电加热体的末端上游处,该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用于布置在所述加热加湿通道的上游端处的送风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体包括多孔隙金属发热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金属发热体外设有耐热套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套管有多个,各耐热套管通过外壳中所设的孔板并排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隙金属发热体以S形穿过各所述耐热套管。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套管外设有隔热层。7.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体连接有绝缘栅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阳谢劲松刘祎冯勇通俞乾曹炜吴炎凡徐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科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