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58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包括:前保中支架、导风板、上部固定结构和固定爪;一体式结构减少加工、安装工序,减少制造成本、降低累计误差带来的安装偏差。前保中支架前端面呈凸形状,保证固定点安装强度,搭配前上部泡棉,避免形成旋涡,提升格栅进风利用率;前保中支架底部开门形孔,布置空调外温传感器,实现传感器感温探头外露,本体、线束等部件均隐藏于雷达正后方,提升自动空调控制精度,同时保证精良美观性;在底部导风板下端面设置后部泡棉,实现冷却模块进风通道良好密封,减少低车速时热返流、高车速时泄漏,提升冷却模块进风性能,同时降低机舱内风阻,提高整车的热管理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学性能。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前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部及行人安全的装置,汽车前保险杠和汽车之间的连接,通过在保险杠左、中、右三个区域的安装点设置安装支架进行固定,包括左安装支架、右安装支架以及中部安装支架。汽车前保险杠中部安装支架简称前保中支架,主要用于汽车前保险杠中部固定支撑。
[000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空调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准确的采集车外环境温度是实现汽车空调精准控制、提升空调舒适性的必要组成部分。混动车型因具备发动机和电机两套动力系统,使得与传统燃油车和纯电车型相比,对冷却系统的性能要求更高,受限于车辆前部格栅、管路及周围部件的影响,从整车前端进入的新鲜空气很容易泄漏,导致冷却模块的进风量不足;同时机舱内温度上升后的热空气易回流至冷却模块入口,降低冷却模块性能,导风板是改善上述问题的关键部件,导风板主体包括侧导风板和底部导风板,用于引导格栅进风进入冷却模块,侧导风板正投影呈“凹”型,侧导风板前端面与进气格栅开口对齐,将收拢格栅两侧来流的气体进入冷却模块,增加进风量。
[0004]在现有技术中,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多为分体件,需单独加工、独立安装,加工工序多且安装复杂,使得成本高、安装误差大;空调外温传感器通常布置于进气格栅内侧,车辆高速行驶时,外温传感器读数接近于环境温度,但车辆低速行驶或车辆怠速时,因受机舱热返流的影响,外温传感器读数往往高于实际环境温度,将影响空调控制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构思了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及安装工序,有效减少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累计误差带来的安装偏差;前保中支架前端面呈“凸”形状,能保证固定点安装强度,同时搭配前上部泡棉,使进气格栅上部区域形成相对封闭腔,提升格栅进风利用率,提高整车的热管理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0006]实现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为导风板12、前保中支架11、上部固定结构13和固定爪14;所述的导风板12与前保中支架11固连,所述的前保中支架11与上部固定结构13固连,在所述上部固定结构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相同的固定爪14,两个相同的所述固定爪14相对设置,两个相同的所述固定爪14与上部固定结构13固连。
[0007]进一步,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上设置前保中支架凸形结构113,所述的前保中支架凸形结构113的前端面呈凸形。
[0008]进一步,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的底部设置门形孔114。
[0009]进一步,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的底部设置第一环形孔115,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上设置一组第一加强筋116。
[0010]进一步,所述的导风板12包括:第一侧导风板121、底部导风板122、第二侧导风板129和导风板支撑结构125,在所述底部导风板122左端设置第一侧导风板121,在所述底部导风板122右端设置第二侧导风板129,所述的第一侧导风板121与第二侧导风板129分别与底部导风板122固连,在所述的导风板12的Y0面上设置导风板支撑结构125,所述导风板支撑结构125与底部导风板122固连,所述的第一侧导风板121正投影呈凹型,所述的第二侧导风板129正投影呈凹型。
[0011]进一步,在所述底部导风板122的前部设置凹槽126,在所述底部导风板122的下端面设置一组第二加强筋128。
[0012]进一步,在所述的上部固定结构13上设置一组第二环形孔133,在所述的上部固定结构13上设置一组第三加强筋134。
[0013]进一步,在所述固定爪14上设置固定点142,在所述固定爪14上设置一组第四加强筋143。
[0014]本技术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5]1、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减少加工工序及安装工序,提升了安装精度,有效减少了制造成本,降低了累计误差带来的安装偏差,前保中支架的前端面呈“凸”形状,保证固定点安装强度,搭配前上部泡棉,使进气格栅上部区域形成相对封闭腔,有效地减少格栅进风进入进气格栅上部区域形成漩涡,提升格栅进风利用率;
[0016]2、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在前保中支架底部开门形孔,用于布置空调外温传感器,实现外温传感器感温探头外露,该处气流流动顺畅,在低车速及怠速时,能有效保证精确地测量环境温度,提升了自动空调控制精度,且外温传感器的本体、接插头、线束等部件隐藏于毫米波雷达的正后方,保证从车辆正前方观看时被完全遮挡,提升空调性能同时保证精良美观性;
[0017]3、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使侧导风板前端面与进气格栅开口对齐,第一侧导风板正投影呈凹型,第二侧导风板正投影呈凹型,将收拢格栅两侧来流的气体进入冷却模块,增加进风量,导风板搭配前下部泡棉,实现导风板与进气格栅的良好密封;底部导风板下端面设置后部泡棉,有效地填充底部导风板与前端框架前伸面间安装间隙,实现冷却模块进风通道良好密封;可减少低车速时热返流,降低冷凝器进风温度,提升了冷凝器性能及空调舒适性,同时,减少高车速时格栅进风泄漏,提高冷却模块进风量,降低机舱内风阻,提高整车的热管理性能和空气动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的三维视图;
[0019]图2是件11在图1中位置的三维视图;
[0020]图3是件12在图1中位置的三维视图;
[0021]图4是件13和件14在图1中位置的三维视图;
[0022]图5是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与前保险杠面罩、进气格栅
的装配图;
[0023]图6是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与前端框架、前防撞梁的装配图;
[0024]图7是XZ平面端面图;
[0025]图8是底部导风板凹槽与前保险杠面罩卡接头相对位置图;
[0026]图9是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的仰视图;
[0027]图中:1.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11.前保中支架,111.第一固定点,112.第二固定点,113.前保中支架凸形结构,114.门形孔,115.第一环形孔,116.第一加强筋,12.导风板,121.第一侧导风板,122.底部导风板,123.第三固定点,124.第四固定点,125.导风板支撑结构,126.凹槽,127.侧导风板前端面,128.第二加强筋,129.第二侧导风板,13.上部固定结构,131.第五固定点,132.第六固定点,133.第二环形孔,134.第三加强筋,14.固定爪,141.第七固定点,142.第八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为导风板(12)、前保中支架(11)、上部固定结构(13)和固定爪(14);所述的导风板(12)与前保中支架(11)固连,所述的前保中支架(11)与上部固定结构(13)固连,在所述上部固定结构(1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相同的固定爪(14),两个相同的所述固定爪(14)相对设置,两个相同的所述固定爪(14)与上部固定结构(13)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上设置前保中支架凸形结构(113),所述的前保中支架凸形结构(113)的前端面呈凸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的底部设置门形孔(1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的底部设置第一环形孔(115),在所述前保中支架(11)上设置一组第一加强筋(1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动车型前保中支架和导风板一体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风板(12)包括:第一侧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良丹朱晴陈群张立营杨楠李启绵李正杰李英侯国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