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518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中R1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0001]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中杀螨剂领域,涉及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0002]
技术介绍
螨虫是一种农林业常见的害虫,危害蔬菜、棉花、果树等作物,造成粮食减产,对作物生长有巨大损害。因此,专利技术绿色低毒、高效、低残留、药效时间长的农药杀螨剂意义重大。螨虫具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公认的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群落。由于农业害螨容易产生抗药性,一些商品化杀螨剂因抗药性失去原有的高效性,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对杀螨剂超高效、长持效及低公害的要求,需要不断进行高效杀螨剂新品种的研发。肟醚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螨、抗菌、除草等生物活性,如已商品化的含肟醚结构的杀螨剂唑螨酯(Fenpyroximate),杀虫剂肟醚菊酯(Oximethrin),杀菌剂肟菌酯(Trifloxystrobin)、肟醚菌胺(orysastrobin),除草剂肟草酮(orysastrobin)。在现有技术中,如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及其用作杀螨剂的应用未见公开。
[000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安全、高效低毒的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其用作农作物杀螨剂,可用于农业或林业害螨的防治。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
[0006]其中R1为:

C(CH3)3,Ar为:
[0007]本专利技术通式Ⅰ化合物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0008][0009]具体制备方法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10]表1列出了通式Ⅰ化合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0011]表1化合物Ⅰ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0012][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含氟苯基肟醚酰胺类化合物,含有氟苯、肟醚、酰胺结构,不仅结构新颖,而且有优异的杀螨活性(见表2),药效显著高于对照的商品化特效杀螨剂炔螨特,特别适用于目前普遍存在的抗药性农业害虫害螨的治理,能够更好的应对螨虫抗药性问题。本专利技术化合物还有生物降解性好、残留低、环境相容性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化合物合成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中间体不需要精制、防治成本低、高效低毒,具有作为农用杀螨剂新品种的前景和商品化潜力。
[0015]本专利技术化合物用于防制作物螨害用途时,根据需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它杀虫杀螨剂等组合使用,以提高产品的综合功能。
[001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通式Ⅰ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的杀虫杀螨组合物,该组合物中还包括农业或林业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0017]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可以制剂的形式施用,通式Ⅰ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溶解或分散于载体或溶剂中,添加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乳油、悬浮剂、微乳剂等。
[0018]应该明确的是,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换和改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列合成实例、生测试验结果可用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意味着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0]合成实例
[0021]实例1、式Ⅰa
化合物的制备:
[0022](1)2,6

二氟

N'

羟基苯甲脒的合成:
[0023][0024]将盐酸羟胺(20.8g,0.3mol)、三乙胺(30.3g,0.3mol)、乙醇50mL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室温搅拌30min,将盐酸羟胺游离出来,滴加2,6

二氟苯腈(13.9g,0.1mol),升温至回流,反应3h,薄层色谱跟踪监测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加入到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用乙酸乙酯萃取(3
×
6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灰白色固体,产率84%。
[0025](2)N'

(6

氯吡啶

3甲氧基)

2,6

二氟苯甲脒的合成:
[0026][0027]将2,6

二氟

N'

羟基苯甲脒(17.2g,0.10mol)、DMF50 mL加入到250mL三口瓶中,在0~5℃下,同时缓慢加入氢氧化钠粉末(4.2g,0.105mol)和滴加溶于10mLDMF的2



5氯甲基吡啶(16.2g,0.1mol),滴加完毕后转移至室温反应3h,薄层色谱跟踪监测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倒入150mL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3
×
30mL),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旋蒸除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收率为93%。
[0028](3)化合物Ⅰa
的合成:
[0029][0030]将N'

(6

氯吡啶

3甲氧基)

2,6

二氟苯甲脒(0.01mol)、特戊酰氯(0.01mol)、甲苯30mL加入到100mL三口瓶中,升温至回流反应5h,薄层色谱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加入到40mL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用乙酸乙酯萃取(3
×
30mL)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除去溶剂,粗品经柱层析(V(乙酸乙酯):V(石油醚)=1:15)纯化,得到白色固体,收率为80%。
[0031]Ⅰb
和Ⅰc
的制备方法与Ⅰa
类似。
[0032]Ⅰa
的1H NMR(500MHz,DMSO

d6)δ9.35(s,1H),8.48(d,J=2.5Hz,1H),7.91(dd,J=8.2,2.6Hz,1H),7.54(d,J=8.2Hz,1H),7.48(dq,J=15.2,7.2Hz,1H),7.10(t,J=8.1Hz,2H),5.21(s,2H),1.15(s,9H);
13
C NMR(126MHz,DMSO

d6)δ175.32,160.92,160.87,158.94,158.89,149.71,149.38,139.44,138.13,132.58,131.56,131.47,131.39,123.96,111.58,111.54,111.39,111.20,110.29,72.16,26.59,26.52.
[0033]Ⅰb
的1H NMR(500MHz,DMSO

d6)δ9.25(s,1H),7.89(d,J=7.6Hz,1H),7.73(t,J=7.7Hz,1H),7.67(d,J=7.7Hz,1H),7.54(t,J=7.5Hz,1H),7.47(dt,J=15.1,7.2Hz,1H),7.09(t,J=8.0Hz,2H),5.35(s,2H),1.16(s,9H);
13
C NMR(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结构如通式I所示:其中R1为:

C(CH3)3,Ar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苯肟醚酰胺类化合物的用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良忠光明甲王明慧孙鉴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