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30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容器,所述分散容器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分散容器内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两端与分散容器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分散容器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竖槽,所述竖槽内滑动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下端延伸至外界,所述U型框前后两侧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碾碎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和碾碎辊的设置,可以将大颗粒破碎后在落入至下方,同时通过圆盘的设置,使得物料处于交替覆盖的状态,使得在搅拌前即可进行初步的混合,减少后续混合的时间,提升混合的效率。混合的效率。混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硅酮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密封胶在防火保护装置中主要用于内层硅布与金属桥架或盖板的粘结以及外层硅布间的搭接、硅布与混凝土、金属支撑、电缆等缝隙处的密封,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光滑可去污表面,形成完整的防渗漏整体,将主体防火材料陶瓷纤维毯完全包覆在硅布内部。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81458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液压缸、上盖、分散桶、搅拌分散装置和锚式搅拌器,所述液压缸上端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下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下方设置有搅拌分散装置和锚式搅拌器,所述分散桶设置在上盖的下方,所述固定支座用于固定分散桶,所述分散桶底部设置有连接至出料泵的出料管,出料泵出料端的出料管上设有带阀门的出料回流管,出料回流管另一端连接至分散桶,所述分散桶侧部设置有连接至进料泵的进料管,进料泵进料端的进料管上设置有带阀门的进料回流管,进料回流管另一端连接至分散桶侧部。本技术能使物料充分混合均匀,减少了颗粒团聚,使搅拌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和产品质量。
[0004]然而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虽然锚式搅拌器能把粘在分散桶壁上的物料刮下来,由于该装置紧紧通过分散盘的设置去减少团聚,当装置内的物料量较多时,此时只能将底部的团聚颗粒打散,无法快速的将位于上方的团聚颗粒打散,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加工的时间较长,且由于多个物料直接倾倒在装置内,会使得每种物料单独堆积在一处,使得后续需要较长的时间将其搅拌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其通过驱动电机和碾碎辊的设置,可以将大颗粒破碎后在落入至下方,同时通过圆盘的设置,使得物料处于交替覆盖的状态,使得在搅拌前即可进行初步的混合,减少后续混合的时间,提升混合的效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容器,所述分散容器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分散容器内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两端与分散容器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分散容器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下端设有竖槽,所述竖槽内滑动连接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下端延伸至外界,所述U型框前后两侧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碾碎辊,所述U型框的上端与竖槽的内顶部通过复位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分散容器内设有弧形网,所述分散容器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端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底部设有多个落料口,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设有两个搅拌组件,所述分散容器的内顶部设有进料口。
[0007]优选地,多个所述落料口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弧形槽的内底部设有多个半球形块,多个半球形块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所述半球形块位于两个相邻的落料口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分散容器的内底部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和第二转杆上的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贯穿安装块,所述第一转杆的下端延伸至外界,所述第二转杆和第一转杆上均设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
[0011]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转杆外壁上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细杆。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驱动电机和碾碎辊的设置吗,使得在将原料倒入至分散容器内时,团聚的颗粒会残留在弧形网上,通过碾碎辊的左右移动可以将团聚的颗粒打散,从而确保在后续搅拌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团聚颗粒的情况出现。
[0014]2、通过弧形槽的设置,使得在进行混料时,通过弧形槽的转动,使得多种原料能够在分散容器的内底部不断的堆叠,从而进行初步的混合,使得后续的搅拌组件的转动能够更加快速的对原料进行混合,提升搅拌的效率。
[0015]综上所述,通过驱动电机和碾碎辊的设置,可以将大颗粒破碎后在落入至下方,同时通过圆盘的设置,使得物料处于交替覆盖的状态,使得在搅拌前即可进行初步的混合,减少后续混合的时间,提升混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8]图3为图1中圆盘的俯视图。
[0019]上述附图中:1分散容器、2进料口、3往复丝杆、4驱动电机、5传动组件、6弧形网、7碾碎辊、8圆盘、9弧形槽、10落料口、11半球形块、12搅拌组件、13第一转杆、14锥齿轮、15第二转杆、16滑块、17竖槽、18复位弹簧、19U型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1]参照图1

3,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容器1,分散容器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分散容器1内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3,往复丝杆3的两端与分散容器1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往复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6,滑块16与分散容器1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滑块16的下端设有竖槽17,竖槽17内滑动连接有U型框19,U型框19的下端延伸至外界,U型框19前后两侧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碾碎辊7,U型框19的上端与竖槽17的内顶部通过复位弹簧18弹性连接,从而在碾碎辊7左右移动的过程中,使得碾碎辊7始终能够贴合弧形网6的内凹表面,分散容器1内设有弧形网6,弧形网6的网孔较小,使得团聚的颗粒无法落下。
[0022]分散容器1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第一转杆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8,圆盘8位于弧形网6的下方,弧形网6的外凸的一面与圆盘8相对,圆盘8的上端设有弧形槽9,弧形槽9的内底部设有多个落料口10,第一转杆13的外壁设有两个搅拌组件12,分散容器1的内顶部设有进料口2。
[0023]参照图3,多个落料口10呈环形阵列分布,弧形槽9的内底部设有多个半球形块11,多个半球形块11呈环形阵列分布,每个半球形块11位于两个相邻的落料口10之间,从而使得弧形槽9内的物料能够完全通过落料口10落下。
[0024]分散容器1的内底部设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5,第二转杆15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传动组件5传动连接,传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驱动电机4输出轴和第二转杆15上的传动轮,两个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第二转杆15的左端贯穿安装块,第一转杆13的下端延伸至外界,第二转杆15和第一转杆13上均设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14。
[0025]搅拌组件12包括设置在第一转杆13外壁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效分散装置,包括分散容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容器(1)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末端延伸至分散容器(1)内并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3),所述往复丝杆(3)的两端与分散容器(1)的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3)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与分散容器(1)的前后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6)的下端设有竖槽(17),所述竖槽(17)内滑动连接有U型框(19),所述U型框(19)的下端延伸至外界,所述U型框(19)前后两侧内壁共同转动连接有碾碎辊(7),所述U型框(19)的上端与竖槽(17)的内顶部通过复位弹簧(18)弹性连接,所述分散容器(1)内设有弧形网(6),所述分散容器(1)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13),所述第一转杆(1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8),所述圆盘(8)的上端设有弧形槽(9),所述弧形槽(9)的内底部设有多个落料口(10),所述第一转杆(13)的外壁设有位于圆盘(8)下方的两个搅拌组件(12),所述分散容器(1)的内顶部设有进料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生产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江平岑加成符兴才农美青谭淼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雅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