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311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包括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卷芯翻转装置和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壳体,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卷芯,卷芯翻转装置带动卷芯翻转盖在壳体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卷芯极耳形状呈Z形,Z形的极耳能够在卷芯翻转入壳时保持原有形状,卷芯入壳的方式是弧形翻转入壳,能够防止极耳在入壳时造成损坏,提高产品合格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卷芯入壳方式的精度更高,特别适应这种体型小的纽扣电池。电池。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纽扣电池的制作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纽扣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卷芯置于壳体之内,现有的纽扣电池的极耳一般是呈L形,卷芯的入壳方式是水平推动卷芯移动至壳体上方,再通过下压机构压卷芯进入壳体内,水平推动卷芯入壳时,容易导致卷芯极耳弯折,极易对卷芯极耳造成损坏,导致极耳接触不良,产品合格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包括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卷芯翻转装置和卷芯夹紧定位装置,所述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壳体,所述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卷芯,所述卷芯翻转装置带动卷芯翻转盖在壳体正上方,卷芯翻转运动轨迹呈圆弧状。本技术采用的卷芯极耳形状呈Z形,Z形的极耳能够在卷芯翻转入壳时保持原有形状,卷芯入壳的方式是弧形翻转入壳,能够防止极耳在入壳时造成损坏,提高产品合格率。
[0005]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移栽平台、用于带动该移栽平台水平移动的移栽机构、位移感应装置和下压装置,所述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卷芯翻转装置和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均设置在移栽平台上,所述移栽机构设置在机台上;
[0006]所述移栽机构带动壳体和卷芯一同移动至所述下压装置的位置,所述位移感应装置感应卷芯位置,所述下压装置下压卷芯、使所述卷芯压入壳体内。
[0007]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卷芯翻转装置包括卷芯固定翻转板,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在轴承上,所述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卷芯固定槽,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前呈侧立状态,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后呈水平状。卷芯固定槽具有入口槽和定位槽,入口槽与定位槽连通,入口槽的开口宽度大于定位槽的宽度,定位槽能够刚好容纳卷芯。卷芯固定翻转板在侧立状态下,入口槽向上,方便机械手放入卷芯。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呈水平状态下,固定卷芯不动,当移栽平台移动至下压装置位置时,下压装置将卷芯压入壳体内后在复位侧立。卷芯固定翻转板对应卷芯固定槽的位置设有缺口,下压装置推动压板从该缺口伸入推动卷芯入壳。
[0008]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卷芯翻转装置还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翻转杆,所述翻转杆连接在轴承上,所述翻转气缸控制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的角度为90度。
[0009]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定位推板,两个所述定位推板之间设有控制杆,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对应侧均设有L形限位块,所述控制杆呈T形,所述控制杆由壳体定位气缸控制移动,所述控制杆伸出时、取消对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移动限制,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由弹簧推动分别定位一个壳体。
[0010]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一端均设有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另一端均通过弹簧螺杆连接在侧板上,所述弹簧螺杆上设有推板弹簧,所述定位推板的底部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在所述移栽平台上。
[0011]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包括安装侧板、升降气缸和横移气缸,所述横移气缸控制安装侧板和所述升降气缸移动,所述安装侧板的一侧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有卷芯定位夹板,所述升降气缸控制两块所述卷芯定位夹板的升降,两块所述卷芯定位夹板的底部设有弧形缺口;
[0012]所述横移气缸控制所述卷芯定位夹板移动至卷芯正上方,所述升降气缸控制所述卷芯定位夹板下行夹持卷芯,卷芯定位后、所述横移气缸和所述升降气缸复位,所述卷芯翻转装置翻转卷芯盖在壳体上。
[0013]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侧板的端部设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弹簧螺丝连接所述卷芯定位夹板,所述弹簧螺丝上套设有弹簧。弹簧能够提供卷芯定位夹板的夹持缓冲力,防止卷芯夹持变形。
[0014]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位移感应装置包括感应器安装支架,所述感应器安装支架上间隔设有多个位移感应器;位移感应器感应卷芯位置,每个位移感应器对应感应一个卷芯位置。
[0015]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下压模组支架,所述下压模组支架上间隔设有两个下压模组,两个所述下压模组分别控制一下压板移动,所述下压板的底部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下压板底部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压板下压卷芯的压力,压板下压卷芯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压板停止下压卷芯。
[0016]所述下压模组包括模组支架,所述模组支架上设有下压伺服电机和丝杆,所述下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丝杆,所述丝杆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所述下压板,所述下压板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在所述模组支架上。
[0017]作为本技术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移栽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移栽机构分别控制一个所述移栽平台移动;两个移栽平台交替接料,也可以同时接料同时组装卷芯。
[0018]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移栽支架,所述移栽支架上设有移栽伺服电机和移栽丝杆,所述移栽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移栽丝杆,所述移栽丝杆通过丝杆螺母连接所述移栽平台,所述移栽平台通过滑轨和滑块连接在所述移栽支架上。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的卷芯极耳形状呈Z形,Z形的极耳能够在卷芯翻转入壳时保持原有形状,卷芯入壳的方式是弧形翻转入壳,能够防止极耳在入壳时造成损坏,提高产品合格率。本技术的卷芯入壳方式的精度更高,特别适应这种体型小的纽扣电池。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卷芯入壳装夹部分立体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卷芯入壳装夹部分俯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位移感应装置和下压装置立体图;
[0025]附图标记为:
[0026]1、移栽平台;
[0027]2、移栽机构;
[0028]3、机台;
[0029]4、壳体夹紧定位装置;41、定位推板42、控制杆43、L形限位块44、壳体定位气缸45、侧板46、推板弹簧;
[0030]5、卷芯翻转装置;51、卷芯固定翻转板52、卷芯固定槽53、翻转气缸;
[0031]6、卷芯夹紧定位装置;61、安装侧板62、升降气缸63、横移气缸64、卷芯定位夹板;
[0032]7、位移感应装置;71、感应器安装支架72、位移感应器;
[0033]8、下压装置;81、下压模组支架82、下压模组83、下压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卷芯翻转装置和卷芯夹紧定位装置,所述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壳体,所述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夹紧定位卷芯,所述卷芯翻转装置带动卷芯翻转盖在壳体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栽平台、用于带动该移栽平台水平移动的移栽机构、位移感应装置和下压装置,所述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卷芯翻转装置和卷芯夹紧定位装置均设置在移栽平台上,所述移栽机构设置在机台上;所述移栽机构带动壳体和卷芯一同移动至所述下压装置的位置,所述位移感应装置感应卷芯位置,所述下压装置下压卷芯、使所述卷芯压入壳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翻转装置包括卷芯固定翻转板,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板连接在轴承上,所述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卷芯固定槽,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前呈侧立状态,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后呈水平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翻转装置还包括翻转气缸,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翻转杆,所述翻转杆连接在轴承上,所述翻转气缸控制所述卷芯固定翻转板翻转的角度为90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夹紧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定位推板,两个所述定位推板之间设有控制杆,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对应侧均设有L形限位块,所述控制杆呈T形,所述控制杆由壳体定位气缸控制移动,所述控制杆伸出时、取消对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移动限制,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由弹簧推动分别定位一个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纽扣电池卷芯入壳移栽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一端均设有弧形缺口,两个所述定位推板的另一端均通过弹簧螺杆连接在侧板上,所述弹簧螺杆上设有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应军梁伟广陈李成成灿方志坚卢铭泉植思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