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描驱动方法,尤指一种。技术背景 传统的液晶显示屏大多为透射型,这种传统透射型液晶显示屏的图像显示是利用 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的光学相变化特性来实现的,即电场通电时,在交叉的偏振片中的液晶 分子的排列形态为液晶分子形成90度的相位差,此时光线通过液晶层;电场不通电时,液 晶分子的排列形态恢复到原始状态,液晶分子形成0度或180度的相位差,此时光线被阻止 通过液晶层。可见,传统液晶显示屏的图像显示可通过对每个像素对应的电场进行通断电 来实现,且在图像显示前可使电场处于断电状态来实现图像的清除初始化。然而,对于中国技术专禾Ij “一种显示控制电路”(专利号为 ZL200720190955. 3)中的近晶态液晶显示屏而言,该近晶态液晶显示屏是一种反射型液晶 显示屏,其主要用于静态图像的显示,当要显示新图像时,其需要将原来的图像抹掉,然后 再显示新图像。而且,其图像显示的实现原理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完全不同。当该近晶态液 晶显示屏的两个导电电极层间施加高频高压脉冲时,液晶分子被驱动,显示屏呈现全透明 状态,当该近晶态液晶显示屏的两个导电电极层间施加低频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晶态液晶显示屏的扫描驱动方法,该近晶态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基体层和第二基体层,在第一基体层与第二基体层之间设有一由近晶态液晶和添加物混合而成的混合层,该近晶态液晶为A类近晶态液晶有机化合物,该添加物为带导电特性的化合物,在第一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导电电极层,在第二基体层朝向混合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一导电电极层由M个平行排列的条状电极组成,第二导电电极层由N个平行排列的条状电极组成,第一导电电极层的M个条状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层的N个条状电极相垂直,该第一导电电极层与第二导电电极层形成一M×N的像素点阵列,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初始化近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韶平,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朗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