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16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包括:吊排本体,其包括中间大梁及沿长度方向固设在所述中间大梁两侧的副梁,其中,在所述中间大梁上表面上和所述副梁的上表面上设有相互配合使用以将所述吊排本体吊起的吊码;所述中间大梁的下表面和所述副梁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以挂吊配重的多个吊耳,其中,每个所述吊耳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重量不大于60kg,且所述多个吊耳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最大重量不小于3.5t,通过采用吊排结构,并合理布设吊码及吊耳,使用沙袋作为配重,通过调整沙袋的数量,调整配重重量,满足不同的试验工况。的试验工况。的试验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设备
,特别是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船舶的机舱内,由于行车所处位置空间狭小,一方面无法使用铲车叉运专用压铁进行配重,另一方面,也没有空间放置压铁,进而,无法采用常规的亚铁作为配重做负载试验,故此,需要开发专用吊排,在吊排下端悬挂沙袋作为配重的方式进行行车负载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进而满足试验要求,且能够通过调整沙袋的数量,调整配重重量,以此满足不同的试验工况。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包括:
[0005]吊排本体,其包括中间大梁及沿长度方向固设在所述中间大梁两侧的副梁,其中,
[0006]在所述中间大梁上表面上和所述副梁的上表面上设有相互配合使用以将所述吊排本体吊起的吊码;
[0007]所述中间大梁的下表面和所述副梁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以挂吊配重的多个吊耳,其中,每个所述吊耳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重量不大于60kg,且所述多个吊耳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最大重量不小于3.5t。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间大梁两侧分别等间距的设有三个副梁,在所述中间大梁一侧且靠两边设置的两个副梁的上表面上,均分别在与所述中间大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吊码。<br/>[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大梁上表面的中部在与所述中间大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吊码。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吊耳在所述中间大梁的下表面和所述副梁的下表面成均匀布设。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吊耳呈U型设置,且在边角处均形成有圆角过渡。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副梁具通过方管固定连接而成,且在相邻的方管焊接处开设有焊接坡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采用吊排结构,并合理布设吊码及吊耳,使用沙袋作为配重,通过调整沙袋的数量,调整配重重量,以此满足不同的试验工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上布设吊码和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上的吊耳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中间大梁;2、副梁;3、吊码;4、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0]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0021]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22]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0023]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24]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0025]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包括:吊排本体,其包括中间大梁1及沿长度方向固设在所述中间大梁1两侧的副梁2,其中,在所述中间大梁1上表面上和所述副梁2的上表面上设有相互配合使用以将所述吊排本体吊起的吊码3;所述中间大梁1的下表面和所述副梁2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以挂吊配重的多个吊耳4,其中,每个所述吊耳4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重量不大于60kg,且所述多个吊耳4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最大重量不小于3.5t。
[0027]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具体可以采用沙袋,单个重为30kg,单人可搬运,具体在使用上述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时,具体操作方式是,先将吊排上端与行车吊钩连接,然后,在下端根据试验负载配重要求,悬挂不同数量的沙袋,操作简单方便,应用灵活,无需额外的辅助设备即可满足试验要求。
[0028]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中间大梁1两侧分别等间距的设有三个副梁2,在所述中间大梁1一侧且靠两边设置的两个副梁2的上表面上,均分别在与所述中间大梁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吊码3。
[0029]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大梁1上表面的中部在与所述中间大梁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依次设有至少三个吊码3,结合上述实施例可知,上述的吊排可以是根据行车结构和内部空间特点,将整体结构设计成“飞机”形状,即中间大梁1,左右两边设置副梁2的形式,结构具体可采用250*250*17.5的方管,且在吊排上端设置5个吊马,每个吊马载重均为5吨。
[0030]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吊耳4在所述中间大梁1的下表面和所述副梁2的下表面成均匀布设,具体可以是呈矩阵式布设吊耳4。作为示例,所述吊耳4可以呈U型设置,且在边角处均形成有圆角过渡,且具体可以均匀布置130个U型吊耳4,单个吊耳4挂一袋重约30kg的沙袋,同时,通过调整吊排上悬挂沙袋的数量,调整相应配重,以满足负载试验要求。
[0031]上述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设于行车位于机舱内,且试验需要做三次,第一次为额定载荷2.5t,第二次为超载110%,即载重2.75t,第三次为超载125%,即载重3.125t。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副梁2具通过方管固定连接而成,且在相邻的方管焊接处开设有焊接坡口,当然,中间主梁结构也可采用方管制作,进而能够在吊排下端尽可能多的布置吊耳4,以便满足沙袋配重的要求,在实际使用时,吊排总长可以是1.5m,总宽0.75m,载重3.5t。
[003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排本体,其包括中间大梁及沿长度方向固设在所述中间大梁两侧的副梁,其中,在所述中间大梁上表面上和所述副梁的上表面上设有相互配合使用以将所述吊排本体吊起的吊码;所述中间大梁的下表面和所述副梁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以挂吊配重的多个吊耳,其中,每个所述吊耳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重量不大于60kg,且所述多个吊耳所能够挂吊的配重的最大重量不小于3.5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邮轮机舱内行车做负载试验专用吊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大梁两侧分别等间距的设有三个副梁,在所述中间大梁一侧且靠两边设置的两个副梁的上表面上,均分别在与所述中间大梁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理燕张继光龚淑梅马磊庄文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