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笔式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06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笔式探头,该探头包括骨架、外壳和接头,所述外壳的下部套设在所述骨架的外周,外壳的上部套设在所述接头的外周,外壳的外周设置有若干环状凹槽,若干所述凹槽等间距设置,凹槽内绕制有传感线圈。这种笔式探头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小尺寸异形件等受外形尺寸制约的检测缺陷问题,使得超声探头的端面更好地与检测工件的表面接触,不会产生间隙,保证检测精度,便于操作人员检测。便于操作人员检测。便于操作人员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笔式探头


[0001]本技术属于探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笔式探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需要超声探头检测的工件的范围很广泛复杂,例如:狭小空间、先进制造业中涉及的小尺寸异形件等。这些狭小空间以及小尺寸异形件均存在检测缺陷,针对这些检测缺陷的检测对于制造、质量控制以及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3]但这些检测缺陷往往受限于外形尺寸的制约,使得检测的超声探头无法很好的适应工作环境,难以开展伤损探测的工作;另外,超声探头一般是平面探头,平面探头的检测平面比较刚硬,刚硬的检测平面使得超声探头难以适应复杂的检测环境,在狭小空间内的运动受到限制,刚硬的检测平面无法通过狭窄管道、夹层壁缝等狭小空间,易导致超声探头的端面与检测工件的表面接触不良,产生间隙,很难保证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笔式探头,这种笔式探头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小尺寸异形件等受外形尺寸制约的检测缺陷问题,使得超声探头的端面更好地与检测工件的表面接触,不会产生间隙,保证检测精度,便于操作人员检测。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笔式探头,该探头包括骨架、外壳和接头,所述外壳的下部套设在所述骨架的外周,外壳的上部套设在所述接头的外周,外壳的外周设置有若干环状凹槽,若干所述凹槽等间距设置,凹槽内绕制有传感线圈。
[0006]优选的,外壳包括传感单元、固定单元和测试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固定单元和测试单元均设置为管状结构的单元,传感单元的下端套设在固定单元的上端,固定单元的下端套设在测试单元的上端。
[0007]优选的,固定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单元的固定平台,固定单元还设置有灌封口,所述灌封口用于对探头的灌封。
[0008]优选的,接头的一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安装有接电头,所述接电头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接电孔。
[0009]优选的,接头的外周安装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安装在接头设置有沉头孔的一端。
[0010]优选的,传感单元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环状。
[0011]优选的,骨架设置为球形骨架。
[0012]优选的,所述传感线圈包括激励绕组和测量绕组,所述激励绕组和所述测量绕组呈十字交叉排列。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小尺寸异形件等受外形尺寸制约的检测缺陷问题,使得超声探头的端面更好地与检测工件的表面接触,不会产生间隙,保证检测精度,便
于操作人员检测。
[0015]该笔式探头采用传感线圈,具有信噪比好、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可靠等优点;因被探工件体积小、形状复杂,再采用精巧的外壳,能精准的进行探伤,不受方向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剖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接头结构剖视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0022]100、骨架;200、外壳;201、凹槽;202、传感单元;2021、安装槽;203、固定单元;2031、固定平台;2032、灌封口;204、测试单元;300、接头;301、沉头孔;400、接电头;401、接电孔;402、限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4]实施例:一种笔式探头,该探头包括骨架100、外壳200和接头300,所述外壳200的下部套设在所述骨架100的外周,所述骨架100设置为球状骨架100,骨架100能够在外壳200内转动,外壳200的上部套设在所述接头300的外周,外壳200的外周设置有若干环状凹槽201,若干所述凹槽201等间距设置,凹槽201内绕制有传感线圈。
[0025]探头能够解决狭小空间、小尺寸异形件等受外形尺寸制约的检测缺陷问题,使得超声探头的端面更好地与检测工件的表面接触,不会产生间隙,保证检测精度,便于操作人员检测。
[0026]进一步地说,参照图2所示,外壳200包括传感单元202、固定单元203和测试单元204,所述传感单元202、固定单元203和测试单元204均设置为管状结构的单元,传感单元202的下端套设在固定单元203的上端,固定单元203的下端套设在测试单元204的上端。
[0027]传感单元202的直径大于固定单元203的直径,固定单元203的直径大于测试单元204的直径,外壳200采用不同直径的单元,使得结构简单紧凑,灵敏度高,方便灵活。
[0028]固定单元20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单元203的固定平台2031,固定单元203还设置有灌封口2032,所述灌封口2032用于对探头的灌封。
[0029]其中,接头300的一端设置有沉头孔301,所述沉头孔301内安装有接电头400,所述接电头400的上部设置有若干接电孔401。
[0030]其中,接头300的外周安装有限位圈402,所述限位圈402安装在接头300设置有沉头孔301的一端。传感单元202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2021,所述安装槽2021呈环状。限位圈402能够安装在安装槽2021内,使得接头300能够完全内嵌在外壳200内。
[0031]另外,所述传感线圈包括激励绕组和测量绕组,所述激励绕组和所述测量绕组呈
十字交叉排列。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笔式探头包括外壳200、骨架100和接头300,所述外壳200中设置有骨架100,所述外壳200中设置有接头300,骨架100上绕制有感应线圈。采用该技术方案的笔式探头结构简单紧凑,灵敏度高,方便灵活。
[003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式探头,其特征在于:该探头包括骨架、外壳和接头,所述外壳的下部套设在所述骨架的外周,外壳的上部套设在所述接头的外周,外壳的外周设置有若干环状凹槽,若干所述凹槽等间距设置,凹槽内绕制有传感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式探头,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传感单元、固定单元和测试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固定单元和测试单元均设置为管状结构的单元,传感单元的下端套设在固定单元的上端,固定单元的下端套设在测试单元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笔式探头,其特征在于:固定单元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单元的固定平台,固定单元还设置有灌封口,所述灌封口用于对探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怡侯永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昭丰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