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177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外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门把手壳体内,所述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外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其检测输入端连接于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单元的供电回路导通和关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根据车辆外部环境温度自动启动隐藏式门把手加热,从而方便使用,无需布置任何管路结构,能够避免传统方式中空调加热带来的成本,而且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可靠,制造难度低。制造难度低。制造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隐藏式门把手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原因有以下:第一:隐藏式门把手更加美观,车辆的整体感更强;第二:科技感更强,用户体验更加;第三:由于门把手被隐藏,使得车辆的受风面积一定程度上减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油耗。
[0003]虽然隐藏式门把手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极为明显,即当到了寒冷的冬季,尤其是高纬度地区,隐藏式门把手容易被冻住,从而门把手无法弹出进行开门,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种情况,一般都是通过浇热水或者采用其他物理手段(比如敲击)等进行处理,极为不便,而且容易伤车。
[0004]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一种方式,就是在某些高端车中,在隐藏式门把手内安装风管,在车主进入车辆之前通过车钥匙控制空调系统启动,然后通过暖风对门把手进行加热,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布置管路,成本高,而且效率较低,车辆的能源(如果电动车,则会影响车辆续航,如果是燃油车,则会提升车辆能耗)受到影响。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车辆外部环境温度自动启动隐藏式门把手加热,从而方便使用,无需布置任何管路结构,能够避免传统方式中空调加热带来的成本,而且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可靠,制造难度低。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外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0008]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门把手壳体内,所述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外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其检测输入端连接于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单元的供电回路导通和关断。
[0009]进一步,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丝和导热体,所述加热丝固定设置于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固定设置于门把手壳体内,所述加热丝的供电回路由控制单元控制。
[0010]进一步,所述导热体为环状结构且沿门把手壳体内侧边缘布置。
[0011]进一步,还包括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门把手壳体内的温度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内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丝的加热电流大小。
[0012]进一步,还包括车主位置检测单元,所述车主位置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无线通信连接,控制单元在接收车主位置检测单元输出的位置检测信号后且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加热丝供电回路导通。
[0013]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供电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连接于外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于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车载电源的正极,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加热丝连接于车载电源的负极。
[0014]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整车控制器。
[0015]进一步,所述车主位置检测单元为车钥匙。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能够根据车辆外部环境温度自动启动隐藏式门把手加热,从而方便使用,无需布置任何管路结构,能够避免传统方式中空调加热带来的成本,而且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可靠,制造难度低。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为本实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后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供电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
[002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单元、外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0024]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门把手壳体1内,所述外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车外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其检测输入端连接于外温度传感器5,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外温度传感器5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单元的供电回路导通和关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根据车辆外部环境温度自动启动隐藏式门把手加热,从而方便使用,无需布置任何管路结构,能够避免传统方式中空调加热带来的成本,而且加热效率更高,使用更方便,可靠,制造难度低。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丝3和导热体2,所述加热丝3固定设置于导热体2,所述导热体2固定设置于门把手壳体1内,所述加热丝3的供电回路由控制单元控制,通过上述结构,利于加热丝的布置,而且能够使得门把手壳体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升加热效率,其中,导热体采用铜、铝和导热硅脂等材料;优选导热硅脂,不仅仅具有高导热率,而且还具有绝缘性,从而使得加热丝工作电流不会传导至壳体上,安全性更高,加热丝也可以采用现有的PTC加热片来实现。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2为环状结构且沿门把手壳体1内侧边缘布置,如图1所示,通过该结构,利于进行均匀散热,以提高加热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内温度传感器4,所述内温度传感器4用于检测门把手壳体1内的温度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内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丝的加热电流大小,比说:当壳体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内温度传感器将该温度值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供电控制电路降低加热电流,从而防止温度过高带来安全隐患,由于隐
藏式门把手一般为长条形结构,因此,而加热丝布置在导热体的中部位置,因此,在门把手壳体内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布置一个内温度传感器,当两个内温度传感器输出至控制器的温度值差值小于温度差设定阈值时且任一内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值达到设定值,控制器就控制供电控制电路降低加热电流,并保持温度。
[002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车主位置检测单元,所述车主位置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无线通信连接,控制单元在接收车主位置检测单元输出的位置检测信号后且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值小于设定值时控制加热丝供电回路导通,其中,所述车主位置检测单元为车钥匙,这里的车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真正的车主且具有车钥匙,另一方面时非真正车主但是当前具有车钥匙,控制器检测车钥匙发出的指令(如果是比较为高端的车,即车主进入到设定距离后,车钥匙会自主发射信号,车辆就自动解锁车门,然后通过拉动把手开门,如果是较为普通车辆,则需要按下车钥匙开锁键后,解锁车门,这两种情况都是车钥匙发出的指令)后,则控制器才根据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值在小于设定阈值(一般设置为0
°
)时就控制加热丝进入到加热状态,否则,车钥匙无指令(自解锁车辆为车钥匙离开了设定范围后,或者说车主发出锁车命令),则此时无论外部温度为多少,都不会对门把手加热,这样,就能够防止车辆的能量过度消耗。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供电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器的检测输入端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单元、外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门把手壳体内,所述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外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其检测输入端连接于外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外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息控制加热单元的供电回路导通和关断;还包括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门把手壳体内的温度信息并传输至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内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丝的加热电流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丝和导热体,所述加热丝固定设置于导热体,所述导热体固定设置于门把手壳体内,所述加热丝的供电回路由控制单元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隐藏式门把手防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为环状结构且沿门把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