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68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8
集成泵装置形成将马达(10)、利用马达(10)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油泵(30)和利用从油泵(30)供给的液压进行动作的液压致动器(60)构成为一体的模块。液压致动器(60)具备:外壳(61),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叶片室(621~624);以及叶片转子(63),其收容于外壳(61),设置有与叶片室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叶片(641~644)。在叶片室中的叶片的周向的一方形成前进侧液压室(651~654),在叶片的周向的另一方形成返回侧液压室(661~664)。在向前进侧液压室(651~654)供给液压时,叶片转子(63)向一方向旋转而成为前进状态,在向返回侧液压室(661~664)供给液压时,叶片转子(63)向另一方向旋转而成为返回状态。返回状态。返回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成泵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是基于2020年12月1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

209129号的申请,将其记载内容引用于此。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泵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一种将马达及电动油泵和液压致动器集成的液压系统。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汽车用液压系统集成了马达及电动油泵、液压驻车锁止致动器和离合器卡合控制油路。在马达正转时,液压驻车锁止致动器及离合器动作。在马达反转时,从油泵供给电动发电机冷却用的油。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043235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在专利文献1的液压系统中,使用活塞在缸内往复移动的缸式液压驻车锁止致动器。因此,用于确保受压面积、行程长度的体积变大。
[0009]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与马达及电动油泵构成为一体的液压致动器小型化的集成泵装置。
[0010]本公开的集成泵装置形成将马达、油泵和液压致动器构成为一体的模块。在此,在搭载于例如汽车的集成泵装置中,“构成为一体的模块”未必是作为一个配件交付给汽车制造商。按部件交付并在安装于汽车后形成一体结构的情况也要解释为包含于“构成为一体的模块”。
[0011]油泵利用马达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排出从油盘吸入的油。液压致动器利用从油泵供给的液压进行动作,以切换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例如,液压致动器是使汽车的驻车锁止机构动作的驻车锁止致动器。
[0012]液压致动器具备:外壳,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叶片室;以及叶片转子,其收容于外壳,设置有与叶片室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叶片。
[0013]叶片能够在对应的叶片室内沿周向转动。在叶片室中的叶片的周向的一方形成有前进侧液压室,在叶片的周向的另一方有形成返回侧液压室。在向前进侧液压室供给油时,叶片转子向一方向旋转而成为前进状态,在向返回侧液压室供给油时,叶片转子向另一方向旋转而成为返回状态。
[0014]液压致动器的动作力由受压面积与液压之积决定,而在本公开中,通过使用旋转式液压致动器,能够利用一个以上的叶片确保受压面积,使液压致动器小型化。因此,可特
别有效地用作搭载空间受限的驻车锁止致动器等液压致动器。
附图说明
[0015]通过参照附图进行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该附图为:
[0016]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的基本结构图;
[0017]图2是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及驻车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0018]图3是表示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的外观及油的流动的图;
[0019]图4是第一、第三、第五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及锁止时(前进状态)的图3的IV

IV线剖视图;
[0020]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1]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2]图7是表示第二、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的外观及油的流动的图;
[0023]图8是第二、第四、第六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及锁止时(前进状态)的图7的VIII

VIII线剖视图;
[0024]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5]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6]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7]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8]图13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29]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30]图1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31]图1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32]图17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解除锁止时(返回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33]图18是第六实施方式的锁止时(前进状态)的液压路径图;
[0034]图19是参考方式的使用了缸式液压致动器的集成泵装置及驻车锁止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公开的集成泵装置的多个实施方式。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统称为“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形成将马达及电动油泵和液压致动器构成为一体的模块。
[0036]在图1中,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中通用的基本结构。集成泵装置90将马达10、油泵30及液压致动器60构成为一体。图中,将马达标记为“M”,将电动油泵标记为“EOP”。
[0037]油泵30是利用马达10的驱动力进行旋转的电动油泵,排出从油盘吸入的油。
[0038]液压致动器60通过从油泵30供给的液压进行动作,以切换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在此,“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只不过是方便区分相对的两极状态的用语,可以将任一状态定义为前进状态或返回状态。
[0039]本实施方式的液压致动器60是使汽车的驻车锁止机构80动作的驻车锁止致动器。液压致动器60以在前进状态下将驻车锁止机构80锁止,在返回状态下将驻车锁止机构解除锁定的方式赋予动作力。挡位被操作到P挡时相当于锁止时,挡位被操作到非P挡时相当于解除锁定时。在此,非P挡在2位置结构中是一个挡位。另外,在包含多级变速挡等的结构中,只要将P挡以外的多个挡位统一解释为非P挡即可。
[0040]<第一实施方式>
[0041]以下,各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的附图标记与实施方式的编号对应地设为“901”~“906”。首先,参照图2~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2中,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集成泵装置901及驻车锁止机构80。集成泵装置901使用了外形为圆柱状的旋转式液压致动器60,马达10、油泵30及液压致动器60三者构成为一体。在图2的例子中,三者同轴且串列地排列而构成为一体,但三者也可以在轴偏离的状态下串列地排列而构成为一体,还可以并列地排列而构成为一体。
[0042]驻车锁止机构80具有止动轴81、止动板82、止动弹簧83、切换杆84、驻车杆85、圆锥体86、驻车锁止爪87、驻车齿轮88等。止动轴81是液压致动器60的输出轴,通过液压致动器60的动作在规定角度范围内向两个方向旋转。止动板82固定于止动轴81,与止动轴81一起旋转。
[0043]在止动板82的止动弹簧83侧形成有多个凹部823。若对止动板82施加规定以上的旋转力,则止动弹簧83弹性变形,前端设置的止动辊833嵌入任一个凹部823中,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集成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将马达(10)、油泵(30)及液压致动器(60)构成为一体的模块,所述油泵利用所述马达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排出从油盘(31)吸入的油,所述液压致动器利用从所述油泵供给的液压进行动作,以切换前进状态和返回状态,所述液压致动器具备:外壳(61),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叶片室(621~624);以及叶片转子(63),其收容于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叶片室对应的一个以上的叶片(641~644);在所述叶片室中的所述叶片的周向的一方形成有前进侧液压室(651~654),在所述叶片室中的所述叶片的周向的另一方形成有返回侧液压室(661~664),在向所述前进侧液压室供给液压时,所述叶片转子向一方向旋转而成为所述前进状态,在向所述返回侧液压室供给液压时,所述叶片转子向另一方向旋转而成为所述返回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泵装置设置有方向切换阀(56),该方向切换阀切换油从所述油泵向所述前进侧液压室及所述返回侧液压室的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能够正转及反转,在正转时和反转时,吸入口和排出口交替,作为反转时排出口的正转时吸入口(342)与所述前进侧液压室连接,作为正转时排出口的反转时吸入口(343)与所述返回侧液压室连接,在与所述正转时吸入口连接的正转时吸入油路(32)以及与所述反转时吸入口连接的反转时吸入油路(33)上,分别设置有防止从所述油泵侧向所述油盘侧的逆流的吸入侧防逆流阀(57、58),通过所述油泵的正转或反转的切换,对油从所述油泵向所述前进侧液压室或所述返回侧液压室的流动进行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能够正转及反转,在正转时和反转时,吸入口和排出口交替,作为反转时排出口的正转时吸入口(342)与所述前进侧液压室连接,作为正转时排出口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知宽内田和义安藤元良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