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39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该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至少包括:电池单元,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件,每个所述电池组件均配置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散热件;承载单元,位于电池单元底部,用于承载连接各电池组件;同步单元,用于连接若干个电池组件,以使电池单元中的电池组件呈分组状态;成组设置的电池组件分为固定组和活动组,所述固定组的电池组件与承载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组的电池组件与承载单元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组的电池组件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能够驱动活动组的电池组件相对固定组的电池组件发生相对位移,以增大散热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解决散热方式单一孤立,散热模式灵活性不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汽车性能的好坏,其中动力电池一般体积较大,占据在车辆的底盘位置,其散热效果很差。
[0003]现在的电动车电池一般采用自然冷却、风冷或者水冷的方式进行,由于动力电池一般为锂电池,以锂电池为例,其内部最佳充放电温度不能高于140℃,外部温度不能高于80℃,否则就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充放电效果。
[0004]其中,三种散热方式各有各的优势,自然冷却由于冷却效率低,逐步被淘汰,风冷结构简单,是目前的市场主流,水冷由于结构复杂,但是其冷却效率和可控性是最高的。
[0005]申请人对于市场进行长期调研后发现,目前的电池散热方式一般都是单种独立运行,且电池装配结构基本以固定装配为主。
[0006]其中,水冷一般都是采用大流量的循环水对电池芯进行强制冷却,或者对电池包的壳体进行强制冷却,在这一过程中,冷却水往往是在所有电池芯中完成一个大循环,即从电池组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以一百块电池芯为例,冷却开始和结束处的冷却介质的温度温差在几十度以上,使得电池包内不同部位的温度极度不均衡,这种现象会造成彼此串联、并联的电池芯之间的出现个体差异,进而影响整体的性能。
[0007]上述的电池温控问题带来的新能源车在安全性能上大打折扣,如何从电池入手,解决新能源车的整体安全问题是本技术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该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至少包括:电池单元,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件,每个所述电池组件均配置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散热件;承载单元,位于电池单元底部,用于承载连接各电池组件;同步单元,用于连接若干个电池组件,以使电池单元中的电池组件呈分组状态;其中,成组设置的电池组件分为固定组和活动组,所述固定组的电池组件与承载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组的电池组件与承载单元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组的电池组件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能够驱动活动组的电池组件相对固定组的电池组件发生相对位移,以增大散热面积。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各电池组件配置独立的散热件,保证较低升温状态下的自主降温操作,并利用同步单元对电池组件进行分组,然后通过驱动模块在较高升温状态下对电池组件进行结构错位控制,使得电池组件组件的结构更加舒展,散热面积增大,增加散热冷
却效率,通过对散热需求进行分化处理,能够大大优化电动车电池的散热性能。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对电池组件进行分组控制,所述电池单元由若干个横向并列设置的电池组件组成。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提升电池组件的分组结构稳定性及可控性,所述同步单元包括设置于电池组件横向一侧的支架,同一支架内侧端设有多个与电池组件固定连接的连杆,所述驱动模块设于支架与承载单元之间,能够驱动活动组的电池组件进行横向活动,并使得活动组和固定组的电池组件发生横向相对位移。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主动控制位于活动组中电池组件的移动,所述驱动模块采用线性驱动装置。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模块,由多个电池芯并排组成;电极模块,为能够进行横向伸缩延展的柔性连接结构,其位于所述电池模块顶部,用于将多个电池芯的正电极或负电极进行集中连接输出;散热件,为设置于电池模块横向侧壁上的中空壳体结构,其内部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介质通道;底座,位于电池模块底部,用于连接固定电池模块和散热件。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散热件对电池模块的散热效果,所述散热件内部设有空腔,该空腔内设有若干隔板结构,所述隔板结构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介质通道,所述散热件在介质通道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与外部冷却介质循环装置连接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散热件装配在电池模块一侧时,所述介质通道途径电池模块侧面各区域。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分担各介质通道中冷却介质的冷却负担及优化电池模块各区域的冷却速度,所述散热件内部均布有多个介质通道。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提升散热速度,所述承载单元上设置有风力单元,所述风力单元能够为电池单元输送纵向吹风。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保证风冷效果,所述风力单元的吹风区域位于固定组和/或活动组延展后位置的下方。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所述散热件为U型结构,其贴设与电池模块的两侧及底部。
[002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层级散热结构,能够大大优化电动车电池的散热效果,并在不同散热需求情况下进行针对性冷却散热,对散热系统起到统筹管理,高效低耗。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池散热系统上进行创新,在结构上达到“动静结合”,灵活性强,在散热方式上进行自然冷却和水冷相结合,甚至自然冷却、水冷和风冷相结合的组合协同作业方式,能够大大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动车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电池芯与电极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第一散热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电池的固定组和活动组延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实施例中第二散热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实施例中风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注:100、电池单元;200、承载单元;300、同步单元;400、风力单元;101、电池模块;102、电极模块;1021、固定部;1022、活动部;103、底座;1031、第一装配槽;1032、第二装配槽;104、第一散热件;1041、进口端;1042、出口端;1043、第一隔板;1044、导向端部;1045、第二隔板;1046、第三隔板;104

、第二散热件;301、支架;302、连杆;303、第一驱动件;304、第二驱动件;401、第一风扇;402、第二风扇;a、电池芯;b、介质通道;c、固定组;d、活动组。
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至少包括:电池单元(100),设有多个并列排布的电池组件,每个所述电池组件均配置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散热件;承载单元(200),位于电池单元(100)底部,用于承载连接各电池组件;同步单元(300),用于连接若干个电池组件,以使电池单元(100)中的电池组件呈分组状态;其中,成组设置的电池组件分为固定组(c)和活动组(d),所述固定组(c)的电池组件与承载单元(200)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组(d)的电池组件与承载单元(200)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组(d)的电池组件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能够驱动活动组(d)的电池组件相对固定组(c)的电池组件发生相对位移,以增大散热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100)由若干个横向并列设置的电池组件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单元(300)包括设置于电池组件横向一侧的支架(301),同一支架(301)内侧端设有多个与电池组件固定连接的连杆(302),所述驱动模块设于支架(301)与承载单元(200)之间,能够驱动活动组(d)的电池组件进行横向活动,并使得活动组(d)和固定组(c)的电池组件发生横向相对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采用线性驱动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千华张祥琦曹留洋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盛源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