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30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侧安装有U形架,底板的上侧安装有环形水槽,环形水槽位于U形架两侧壁之间,环形水槽的高度低于壶身的底部至加热底盘之间的高度,且环形水槽的高度高于壶身的底部至长条形通孔之间的高度,U形架的两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气缸,两第一气缸推杆的端部均贯穿U形架的外表面延伸至U形架的两侧壁之间。通过将壶身放置在环形水槽内,并使长条形通孔浸入在水内,随后通过两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对壶身进行密封,通过注气管往壶身内部注入高压气体,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即可知道是否存在泄露的情况,可避免由于缝隙过小,导致漏水缓慢或不漏水的情况,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
,具体为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热水壶通过其内部的加热底盘能够快速将水烧开,并且采用蒸气智能感应控温,具有水沸腾后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的功能。在电热水壶生产过程中,需先通过冲压设备制作好壶身,随后将加热底盘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水壶内部靠近底侧位置,如图四所示,壶身600的底部为安装开孔,加热底盘601焊接在壶身600的内部,且壶身600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壶嘴和把手(图中未示出)的安装孔,壶身的两侧外表面靠近底部均开设有长条形通孔602,分别用以安装显示灯和电源线。
[0003]在加热底盘601焊接好后,为防止出现缝隙导致漏水的情况,需要对壶身600进行密封检测,通常是往壶身600注入水,然后观察壶身600与加热底盘601之间是否有漏水,这种检测方式存在缝隙较小,漏水缓慢或不漏水的情况,从而导致花费的时间较长,甚至检测结果不精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且检测结果精确的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
[0007]底板的上侧安装有U形架,底板的上侧安装有环形水槽,环形水槽位于U形架两侧壁之间,环形水槽的高度低于壶身的底部至加热底盘之间的高度,且环形水槽的高度高于壶身的底部至长条形通孔之间的高度。
[0008]U形架的两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气缸,两第一气缸推杆的端部均贯穿U形架的外表面延伸至U形架的两侧壁之间,两第一气缸推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一硅胶垫。
[0009]U形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推杆的端部贯穿U形架的表面延伸至其内部,第二气缸推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硅胶垫。
[0010]第二硅胶垫的上侧连接有注气管,注气管的出气端贯穿第二硅胶垫的内部延伸至其下表面。
[0011]由此可见,通过往环形水槽的内部倒入适量的水,将壶身放置在环形水槽内,并使长条形通孔浸入在水内,随后通过两第一硅胶垫和第二硅胶垫分别抵住壶身两侧壶嘴和把手的安装孔以及壶身的顶部,以达到对壶身内部密封的作用,随后通过注气管往壶身内部注入高压气体,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即可知道是否存在泄露的情况,并且由于注入高压气体,可避免由于缝隙过小,导致漏水缓慢或不漏水的情况,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度。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安装在U形架两侧和上侧,U形架和底板连接成一闭合框体,有利于整体结构紧凑,U形架两侧的反推力作用在U形架的顶部和底板上形成拉力,有利于降低U形架的
强度要求,降低制造成本。
[0012]进一步的,环形水槽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与环形水槽同轴设置,且限位环的高度与环形水槽的高度一致,限位环的直径与壶身的内径相适应,限位环的外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缺口,两缺口与两第一气缸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0013]通过将壶身放置在限位环的外侧,可对壶身进行快速定位,使其处在U形架下侧的中间位置,使得两第一硅胶垫能够同时接触到壶身表面进行密封,避免两第一硅胶垫先后接触到壶身表面造成壶身的碰撞和移位,对壶身表面造成损伤,且缺口能够方便与长条形通孔对准,确保壶身放置的角度准确,使得两第一硅胶垫能够准确对壶嘴和把手的安装孔进行密封。
[0014]进一步的,U形架的下表面沿U形架宽度方向安装有两照射灯管,两照射灯管分别对称设置在第二硅胶垫的两侧,照射灯管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硅胶垫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外侧。
[0015]通过照射灯管的照射,可提高现场的亮度,便于操作人员对微小气泡的观察,且两第一硅胶垫与壶身接触时,不会遮挡照射灯管光线的照射。
[0016]进一步的,底板的上侧安装有反光镜,反光镜的反射面面向环形水槽。
[0017]反光镜可反射壶身背面的视野盲区,通过操作者前侧观察和观察反光镜的反射,能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避免视野盲区,提高了检测效率。
[0018]进一步的,注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的外表面与U形架的表面连接。
[0019]定位环可对注气管进行限位,放置第二气缸带动第二硅胶垫上下移动时,第二硅胶垫带动注气管与U形架的表面发生接触摩擦,导致注气管泄漏的情况。
[0020]进一步的,第一硅胶垫面向壶身的一侧为与壶身贴合的弧形面。
[0021]第一硅胶垫本身具有很好的柔韧性,贴合度高,通过将其设为与壶身贴合的弧形面,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硅胶垫与壶身的贴合度,从而提高对壶嘴和把手的安装孔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环形水槽和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0、底板;101、U形架;102、环形水槽;103、第一气缸;104、第一硅胶垫;105、第二气缸;106、第二硅胶垫;107、注气管;200、限位环;201、缺口;300、照射灯管;400、反光镜;500、定位环;600、壶身;601、加热底盘;602、长条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8]如图1

4所示,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00。
[0029]底板100的上侧安装有U形架101,底板100的上侧安装有环形水槽102,环形水槽102位于U形架101两侧壁之间,环形水槽102的高度低于壶身600的底部至加热底盘601之间
的高度,且环形水槽102的高度高于壶身600的底部至长条形通孔602之间的高度。
[0030]U形架101的两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气缸103,两第一气缸103推杆的端部均贯穿U形架101的外表面延伸至U形架101的两侧壁之间,两第一气缸103推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一硅胶垫104。
[0031]U形架10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缸105,第二气缸105推杆的端部贯穿U形架101的表面延伸至其内部,第二气缸105推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硅胶垫106。
[0032]第二硅胶垫106的上侧连接有注气管107,注气管107的出气端贯穿第二硅胶垫106的内部延伸至其下表面。
[0033]在使用本装置对壶身600进行密封检测时,先往环形水槽102的内部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第一气缸103、第二气缸105和注气管107与气源连通,随后将待检测的壶身600放置在环形水槽102内部,并使长条形通孔602浸入在水内,然后同时启动两第一气缸103,两第一气缸103的推杆同时带动第一硅胶垫104移动,并抵在壶身600的两侧表面,并将壶身600两侧壶嘴和把手的安装孔堵住进行密封,随后启动第二气缸105带动第二硅胶垫106下降,通过第二硅胶垫106将壶身600的顶部密封,并通过注气管107往壶身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上侧安装有U形架(101),所述底板(100)的上侧安装有环形水槽(102),所述环形水槽(102)位于所述U形架(101)两侧壁之间,所述环形水槽(102)的高度低于壶身(600)的底部至加热底盘(601)之间的高度,且环形水槽(102)的高度高于所述壶身(600)的底部至长条形通孔(602)之间的高度;所述U形架(101)的两侧外表面均安装有第一气缸(103),两所述第一气缸(103)推杆的端部均贯穿所述U形架(101)的外表面延伸至所述U形架(101)的两侧壁之间,两所述第一气缸(103)推杆的端部均安装有第一硅胶垫(104);所述U形架(101)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缸(105),所述第二气缸(105)推杆的端部贯穿所述U形架(101)的表面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气缸(105)推杆的端部安装有第二硅胶垫(106);所述第二硅胶垫(106)的上侧连接有注气管(107),所述注气管(107)的出气端贯穿所述第二硅胶垫(106)的内部延伸至其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壶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槽(102)的内部安装有限位环(200),所述限位环(200)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长江汇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