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54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其包括壶身,壶身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壶身的底部出口处安装有滤片,滤片上设有旋转对称分布的四组滤孔,其最小旋转角度为90度,每组滤孔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三排滤孔,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设置在滤片的下侧,且限位环与滤片同轴设置,限位环的内部插设有滤筒,滤筒的直径与限位环的内径相适应,滤筒与滤片接触的一面开设有与滤片表面滤孔同等规格的滤孔,滤筒的两侧关于滤片中心对称地安装有两L形连接杆,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贯穿滑槽。通过改变滤片和滤筒相同滤孔的排数,从而达到调节过滤速度的目的,进而达到改变咖啡浓度的目的,便于不同人群的使用。便于不同人群的使用。便于不同人群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


[0001]本技术涉及咖啡壶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

技术介绍

[0002]咖啡是将经过烘培的咖啡豆磨粉处理形成咖啡粉,通过水煮咖啡粉制作而成,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三大饮料,咖啡中含有丰富的咖啡因,可刺激中枢神经,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此外还能起到帮助消化、利尿消肿和减肥瘦身的目的,但应该适量饮用。
[0003]咖啡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滴滤咖啡是德国人专利技术的冲煮方法,将咖啡粉放在一个带滤纸的漏斗上,从上面浇上热水,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咖啡从底部流出并饮用,但目前滴滤式咖啡壶结构单一,水流速度固定,因此不能根据不同口感的受众人群调节咖啡的浓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不同口感的受众人群制作不同浓度咖啡的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包括壶身。
[0007]壶身的底部安装有底座,壶身的底部出口处安装有滤片,滤片上设有旋转对称分布的四组滤孔,其最小旋转角度为90度,每组滤孔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三排滤孔,底座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环,限位环设置在滤片的下侧,且限位环与滤片同轴设置。
[0008]限位环的内部插设有滤筒,滤筒的直径与限位环的内径相适应,滤筒与滤片接触的一面开设有与滤片表面滤孔同等规格的滤孔。
[0009]滤筒的两侧关于滤片中心对称地安装有两L形连接杆,底座上对称开设有两贯穿滑槽,L形连接杆的短臂自下而上地穿过贯穿滑槽,短臂的末端设有定位圆球,贯穿滑槽的上侧沿定位圆球的运动轨迹方向均匀开设有四定位凹槽。
[0010]滤筒的两侧分别通过横臂竖直安装有一对滑杆,每对滑杆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滑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上侧的横臂和滑块抵接,L形连接杆的长臂的末端与滑块连接。
[0011]由此可见,通过滤片和滤筒的设置,通过旋转滤筒带动其上的滤孔与滤片上的滤孔相对应时,咖啡即可从两者相通的滤孔处流通,通过改变两者相通滤孔的排数,从而达到调节过滤速度的目的,通过改变过滤速度改变咖啡在壶身内的时间,从而达到改变咖啡浓度的目的,且本技术通过三排滤孔的设置,可以进行三个浓度的调节,并且当滤筒转动至其表面滤孔与滤片表面滤孔不相通时,咖啡则停留在壶身内,让咖啡粉中的二氧化碳释放,使味道更香醇,不会产生酸涩或其他刺激的口味,并且通过使滤筒表面滤孔与滤片表面滤孔不相通,增加咖啡在壶身内的停留时间,可灵活改变咖啡的浓度,从而能够根据不同口感的受众人群调节合适浓度的咖啡,便于不同人群的使用,并且弹簧的弹力能够推动滤筒
紧贴在滤片的表面,使其两者之间紧密贴合,不会产生从两者缝隙之间泄漏的情况。弹簧一端与横臂抵接一端与滑块抵接,同一弹簧实现滤筒与滤片的抵接、定位圆球与定位凹槽的扣合,一举两得,结构简单紧凑。
[0012]进一步的,贯穿滑槽的末端设有贯穿孔,贯穿孔的直径大于定位圆球的直径。
[0013]通过将定位圆球推动至贯穿孔内时,可将定位圆球从贯穿孔内向下抽出,进而带动滤筒从限位环内抽出,使壶身与滤筒之间拆分,方便进行清洗。
[0014]进一步的,滤筒的两侧均安装有外壳,外壳设置在滑杆的外侧,外壳上竖直开设有连通槽口,长臂穿过连通槽口。
[0015]通过外壳的设置,可起到对滑杆遮挡的目的,使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0016]进一步的,壶身的内壁设置有刻度标。
[0017]通过刻度标的设置,便于对咖啡的量和热水的量进行把握,使其使用的量更加精确,便于制作出浓度可口的咖啡。
[0018]进一步的,弹簧的材质为合金弹簧钢,弹簧的外表面涂有防锈漆。
[0019]通过采用合金弹簧钢,可提高弹簧的抗疲劳强度,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且防锈漆可防止在进行水洗时,导致弹簧表面生锈腐蚀的情况,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3为本技术中滤筒的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滤片和滤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中:100、壶身;101、底座;102、滤片;103、限位环;104、滤筒;105、L形连接杆;1051、短臂;1052、长臂;106、贯穿滑槽;107、定位凹槽;108、定位圆球;109、贯穿孔;2001、横臂;200、滑杆;201、滑块;202、弹簧;300、外壳;301、连通槽口;400、刻度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

5所示,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包括壶身100。
[0028]壶身100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1,壶身100的底部出口处安装有滤片102,滤片102上设有旋转对称分布的四组滤孔,其最小旋转角度为90度,每组滤孔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三排滤孔,底座101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环103,限位环103设置在滤片102的下侧,且限位环103与滤片102同轴设置。
[0029]限位环103的内部插设有滤筒104,滤筒104的直径与限位环103的内径相适应,滤筒104与滤片102接触的一面开设有与滤片102表面滤孔同等规格的滤孔。
[0030]滤筒104的两侧关于滤片102中心对称地安装有两L形连接杆105,底座101上对称开设有两贯穿滑槽106,L形连接杆105的短臂1051自下而上地穿过贯穿滑槽106,短臂1051的末端设有定位圆球108,贯穿滑槽106的上侧沿定位圆球108的运动轨迹方向均匀开设有四定位凹槽107。
[0031]滤筒104的两侧分别通过横臂2001竖直安装有一对滑杆200,每对滑杆200上滑动设置有滑块201,滑杆200上套设有弹簧202,弹簧20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上侧的横臂2001和滑块201抵接,L形连接杆105的长臂1052的末端与滑块201连接。
[0032]在使用本咖啡壶制作咖啡时,先将本咖啡壶通过底座101放置在用于接取咖啡的器具上,随后将咖啡和水放入壶身100内,然后可根据对浓度的需求,推动定位圆球108至其他定位凹槽107上,在推动定位圆球108时,定位圆球108与定位凹槽107的内壁挤压,使得定位圆球108带动L形连接杆105向上移动,L形连接杆105带动滑块201向上压缩弹簧202,当定位圆球108移动至其他浓度上的定位凹槽107后,定位圆球108受到弹簧202弹力的作用,使其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能够稳定处在其所在的定位凹槽107内,并且在定位圆球108移动的过程中,通过L形连接杆105带动滤筒104旋转,使其表面的滤孔与滤片102表面的滤孔发生位置改变,即相连通的滤孔排数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咖啡过滤速度并达到调节浓度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过滤速度的咖啡壶,包括壶身(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100)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01),所述壶身(100)的底部出口处安装有滤片(102),所述滤片(102)上设有旋转对称分布的四组滤孔,其最小旋转角度为90度,每组滤孔包括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三排滤孔,所述底座(101)的底部安装有限位环(103),所述限位环(103)设置在所述滤片(102)的下侧,且所述限位环(103)与所述滤片(102)同轴设置;所述限位环(103)的内部插设有滤筒(104),所述滤筒(104)的直径与所述限位环(103)的内径相适应,所述滤筒(104)与所述滤片(102)接触的一面开设有与所述滤片(102)表面滤孔同等规格的滤孔;所述滤筒(104)的两侧关于所述滤片(102)中心对称地安装有两L形连接杆(105),所述底座(101)上对称开设有两贯穿滑槽(106),所述L形连接杆(105)的短臂(1051)自下而上地穿过所述贯穿滑槽(106),所述短臂(1051)的末端设有定位圆球(108),所述贯穿滑槽(106)的上侧沿所述定位圆球(108)的运动轨迹方向均匀开设有四定位凹槽(107);所述滤筒(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长江汇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