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11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包括探伤仪主体,探伤仪主体包含有车头、车盘、车轮及探伤设备,车盘顶端设置有挡板,挡板内设置有伸缩板,挡板底端设置有支架,支架包含有活动杆及固定杆,车盘顶端设置有车座,车盘一侧设置有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探伤仪主体内设置有驱动器,使探伤车能够前进后退,能够对轨道进行复查,车座底端设置有转动轴,能够对车座进行调转方向,在探伤仪主体顶端设置有挡板,能够对探伤仪主体内的设备及工作人员进行保护,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探伤仪主体底端设置有清洁器,能够对轨道进行清洁保养,便于探伤仪主体对轨道进行检测。体对轨道进行检测。体对轨道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公开号为CN1139548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远程操控智能化轨道探伤车及探伤方法,包括机体,机体远离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感应器组件,连接板顶端设置有若干连杆一,若干连杆一顶端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顶端中间位置设置有主探照灯;机体两端中部均设置有第二感应器组件,机体靠近连接板的一侧顶端设置有连接柱一,连接柱一顶端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顶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顶端设置有固定组件,在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改变安装板的位置与角度,并根据操作人员的需求进行角度的调节,并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将放置在安装板内的计算机进行固定,防止计算机的掉落。该装置虽然解决了上述不足,但仍存在以下缺陷:1、探伤仪多为单向前进,使用时较为不便,无法对轨道进行复查;2、探伤车为露天状态,烈日情况下无法查看设备,雨天无法对设备进行保护;3、无法对轨道进行清洁及保护,石子、泥土易影响轨道的正常使用,同时影响探伤仪的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包括探伤仪主体,所述探伤仪主体包含有车头、车盘、车轮及探伤设备,所述车盘顶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内设置有伸缩板,所述挡板内侧表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伸缩板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伸缩板一侧表面设置有拉手,所述挡板底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含有活动杆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车盘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为活动连接,所述车盘顶端设置有车座,所述车盘一侧设置有开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车盘顶端设置有车座,所述车座底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内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块底端设置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内设置有转轴,所述衔接杆底端设置有固定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口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连接折叠杆,所述折叠杆连接清洁器,所述清洁器设置有刷头。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与滑动槽为活动连接,所述挡板及伸缩板为矩形,所述拉手与伸缩板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为伸缩结构,所述活动杆与固定杆为可拆卸结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盘顶端连接车座低端,所述转盘底端连接转轴,所述转轴底端连接有电机,所述转轴带动转盘,所述转盘带动车座。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与车盘为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控制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折叠杆为铰链连接,所述折叠杆能够收纳于卡扣内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杆能够滑动,所述折叠杆与清洁器为铰链连接,所述开口设置有侧盖,所述侧盖与开口为活动连接,所述侧盖收纳于开口顶端内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在探伤仪主体内设置有驱动器,使探伤车能够前进后退,能够对轨道进行复查,车座底端设置有转动轴,能够对车座进行调转方向,便于对轨道进行检测,便于转换探伤仪主体的方向,在探伤仪主体顶端设置有挡板,能够对探伤仪主体内的设备及工作人员进行保护,使检测工作更加的顺利,能够在阴雨天对轨道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探伤仪主体底端设置有清洁器,能够对轨道进行清洁保养,便于探伤仪主体对轨道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清洁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探伤仪主体;101、车头;102、车盘;103、车轮;2、车座;201、转动块;202、转盘;203、衔接杆;204、转轴;205、固定块;3、挡板;301、滑动槽;302、伸缩板;303、滑块;304、拉手;305、支架;306、活动杆;307、固定杆;4、开口;401、控制器;402、滑动杆;403、折叠杆;404、清洁器;405、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包括探伤仪主体1,探伤仪主体1包含有车头101、车盘102、车轮103及探伤设备,车盘102顶端设置有挡板3,挡板3内设置有伸缩板302,挡板3内侧表面设置有滑动槽301,伸缩板302底端设置有滑块303,伸缩板302一侧表面设置有拉手304,挡板3底端设置有支架305,支架305包含有活动杆306及固定杆307,固定杆307与车盘102为固定连接,活动杆306与固定杆307为活动连接,车盘102顶端设置有车座2,车盘102一侧设置有开口4,挡板3能够遮挡烈日及雨水,能够对工作人员及探伤仪主体1内的设备进行保护。
[0024]进一步的,车盘102顶端设置有车座2,车座2底端设置有转动块201,转动块201内
设置有转动盘,转动块201底端设置有衔接杆203,衔接杆203内设置有转轴204,衔接杆203底端设置有固定块205,能够便于掉转探伤仪主体1的运行方向,便于对不同方向的轨道进行检测,同时变故对轨道进行复查。
[0025]开口4内设置有控制器401,控制器401连接滑动杆402,滑动杆402连接折叠杆403,折叠杆403连接清洁器404,清洁器404设置有刷头405,能够对轨道进行清洁保养,确保轨道的正常使用。
[0026]滑块303与滑动槽301为活动连接,挡板3及伸缩板302为矩形,拉手304与伸缩板302为固定连接,支架305为伸缩结构,拉动伸缩板302能够扩大挡板3的遮挡范围。
[0027]转盘202顶端连接车座2低端,转盘202底端连接转轴204,转轴204底端连接有电机,转轴204带动转盘202,转盘202带动车座2,能够对车座2调整方向。
[0028]控制器401与车盘102为固定连接,滑动杆402与控制器401为固定连接,滑动杆402与折叠杆403为铰链连接,折叠杆403能够收纳于卡扣内侧,能够对清洁器404进行收纳,节省空间。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包括探伤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伤仪主体(1)包含有车头(101)、车盘(102)、车轮(103)及探伤设备,所述车盘(102)顶端设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内设置有伸缩板(302),所述挡板(3)内侧表面设置有滑动槽(301),所述伸缩板(302)底端设置有滑块(303),所述伸缩板(302)一侧表面设置有拉手(304),所述挡板(3)底端设置有支架(305),所述支架(305)包含有活动杆(306)及固定杆(307),所述固定杆(307)与车盘(102)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306)与固定杆(307)为活动连接,所述车盘(102)顶端设置有车座(2),所述车盘(102)一侧设置有开口(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盘(102)顶端设置有车座(2),所述车座(2)底端设置有转动块(201),所述转动块(201)内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块(201)底端设置有衔接杆(203),所述衔接杆(203)内设置有转轴(204),所述衔接杆(203)底端设置有固定块(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自动化轨道探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4)内设置有控制器(401),所述控制器(401)连接滑动杆(402),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峰汪诤王立涛贺东奇苏毅君陈永贤张兴昇余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