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103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涉及一种遮阳伞配件,属于遮阳伞技术领域,其包括伞杆,所述伞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穿设有穿过伞杆的卷轴,所述前固定座向外凸起成型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环布有若干个齿槽,所述卷轴前端穿过前固定座,且位于套筒内,所述卷轴上至少设置有一根与齿槽配合使用的活动卡齿,所述活动卡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控制活动卡齿脱离齿槽且向卷轴靠近的带有缺口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一端设置有摇手,所述活动卡齿位于转动环的缺口处,且伸出转动环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结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遮阳伞
,涉及一种遮阳伞配件,特指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遮阳伞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因结构不复杂,多数变化集中于伞具的外形款式上,针对摇把绕绳机构的技术改进则较少,目前的摇把绕绳机构主要以离合式单向开合功能的摇把绕绳机构与扭簧式双向开合的摇把绕绳机构两类结构方式来实现启闭及止滑功能,但这两类结构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0003]目前市面上大多以离合式单向开合功能的摇把绕绳机构,主体主要为以离合机构作为止滑部件;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66741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伞用摇手柄,包括卷轴和伞杆,所述卷轴横穿伞杆,所述伞杆和卷轴的一侧设置有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棘轮座、棘爪座和摇手固定座,棘轮座、棘爪座和摇手固定座依次穿设在卷轴上,使用棘轮机构使得摇手单向转动时不会因为外力而收缩,或者伞面重力过大而撑不开,其中虽然该技术的离合机构能够以较简单的结构实现伞面止滑开合状态,但其单向开合遮阳伞具功能局限了消费者应用需求,且易出现误操作后遮阳伞具无法打开及离合片、摩擦片发热易损故障等状况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风险等问题,不能充分给予消费者户外活动的舒适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安全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包括伞杆,所述伞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所述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之间穿设有穿过伞杆的卷轴,所述前固定座向外凸起成型有套筒,所述套筒内环布有若干个齿槽,所述卷轴前端穿过前固定座,且位于套筒内,所述卷轴上至少设置有一根与齿槽配合使用的活动卡齿,所述活动卡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控制活动卡齿脱离齿槽且向卷轴靠近的带有缺口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一端设置有摇手,所述活动卡齿位于转动环的缺口处,且伸出转动环的缺口。
[0007]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卷轴上设置有容纳座,所述容纳座上至少设置有一处供活动卡齿摆动的摆动槽,且所述活动卡齿设置在摆动槽内。所述摆动槽内设置有与活动卡齿接触的弹性件,所述活动卡齿的一端借助弹性件的弹力时刻远离卷轴。
[0008]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09]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容纳座上设置有两根活动卡齿,两根活动卡齿相对设置,所述摆动槽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弹性件的通孔,该弹性件两端分别伸
出通孔,且抵靠在两根活动卡齿上。
[0010]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活动卡齿包括转动部和卡接部,所述转动部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卡接部为条状结构,所述摆动槽上设置有与转动部配合使用的圆柱形槽。
[0011]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卡接部远离转动部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且该限位凸起朝向卷轴设置。
[0012]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容纳座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动环内设置有与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槽。
[0013]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容纳座的外侧面为圆弧面结构,所述转动环内侧面为圆弧面结构。
[0014]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转动环的缺口处设置有向内倾斜的导向斜面。
[0015]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前固定座通过螺栓限制在卷轴的一端,所述后固定座通过螺母限制在卷轴的另一端,且所述容纳座与前固定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一,所述后固定座与螺母之间设置有轴承二。
[0016]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7]本技术的卷轴上设置有活动卡齿,前固定座上设置有带有齿槽的套筒,且活动卡齿与套筒之间设置有带有缺口的转动环,通过转动转动环,带有缺口的转动环推动活动卡齿向转轴摆动,活动卡齿脱离齿槽,方便使用人员进行转动,当转动结束后,弹性件会活动卡齿向外摆动,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活动卡齿能借助弹性件的弹力推开转动环,使自身卡在齿槽上,这样可以避免卷轴会因伞的重量被绳子带着反方向转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无伞杆的爆炸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前固定座的结构简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活动卡齿、容纳座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摇手、活动卡齿、容纳座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1‑
伞杆;2

前固定座;3

后固定座;4

卷轴;5

轴承一;6

轴承二;21

套筒;22

齿槽;23

活动卡齿;24

转动环;25

摇手;26

容纳座;
[0025]27

摆动槽;28

弹性件;231

转动部;232

卡接部;233

限位凸起;
[0026]241

导向斜面;261

限位块;262

限位槽;271

圆柱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8]如图1

图6所示: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包括伞杆1,所述伞杆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所述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穿设有穿过伞杆1的卷轴4,卷轴上设置有便于绳子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前固定座2向外凸起成型有套筒21,所述
套筒21内环布有若干个齿槽22,所述卷轴4前端穿过前固定座2,且位于套筒21内,所述卷轴4上至少设置有一根与齿槽22配合使用的活动卡齿23,所述活动卡齿23与套筒21之间设置有控制活动卡齿23脱离齿槽22且向卷轴4靠近的带有缺口的转动环24,所述转动环24的一端设置有摇手25,所述活动卡齿23位于转动环24的缺口处,且伸出转动环24的缺口,通过转动摇手,摇手带动转动环转动,转动环转动时能够控制活动卡齿向内摆动,摆动的同时脱离齿槽,使用人员转动方便。
[0029]在上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中,所述卷轴4上设置有容纳座26,卷轴与容纳座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容纳座26上至少设置有一处供活动卡齿23摆动的摆动槽27,且所述活动卡齿23设置在摆动槽27内。所述摆动槽27内设置有与活动卡齿23接触的弹性件28,所述活动卡齿23的一端借助弹性件28的弹力时刻远离卷轴4,具体的,活动卡齿时刻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包括伞杆(1),所述伞杆(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所述前固定座(2)和后固定座(3)之间穿设有穿过伞杆(1)的卷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座(2)向外凸起成型有套筒(21),所述套筒(21)内环布有若干个齿槽(22),所述卷轴(4)前端穿过前固定座(2),且位于套筒(21)内,所述卷轴(4)上至少设置有一根与齿槽(22)配合使用的活动卡齿(23),所述活动卡齿(23)与套筒(21)之间设置有控制活动卡齿(23)脱离齿槽(22)且向卷轴(4)靠近的带有缺口的转动环(24),所述转动环(24)的一端设置有摇手(25),所述活动卡齿(23)位于转动环(24)的缺口处,且伸出转动环(24)的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4)上设置有容纳座(26),所述容纳座(26)上至少设置有一处供活动卡齿(23)摆动的摆动槽(27),且所述活动卡齿(23)设置在摆动槽(27)内,所述摆动槽(27)内设置有与活动卡齿(23)接触的弹性件(28),所述活动卡齿(23)的一端借助弹性件(28)的弹力时刻远离卷轴(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8)为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遮阳伞的自锁止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座(26)上设置有两根活动卡齿(23),两根活动卡齿(23)相对设置,所述摆动槽(27)内设置有用于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连标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琪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