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02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包括硫化罐,所述硫化罐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通过法兰与防回流筒相连通,所述防回流筒内中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通过合页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远离固定板一侧通过弹簧与防回流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靠近出料管一侧设有限位环,所述防回流通远离出料管一侧与硫化管相连通。该种流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防止流化管内部出现煤灰倒流的现象,保障了流化装置的流化效果。保障了流化装置的流化效果。保障了流化装置的流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输灰系统流化
,具体涉及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力输灰又称气流输送,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干燥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但是气流输送装置流化管在输灰过程中,流化管内的膜式逆止阀阀芯是胶类材质,常会老化破损或是流化管内的空气潮湿,致使膜式逆止阀带水,并附着煤灰在表面上,使膜式逆止阀与流化管密封不严,导致在停止输灰时,煤灰倒流造成流化管堵塞而失去输灰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包括:
[0005]硫化罐,所述硫化罐下方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通过法兰与防回流筒相连通,所述防回流筒内中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通过合页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远离固定板一侧通过弹簧与防回流筒内壁连接,所述防回流筒内壁设有限位环,所述防回流通远离出料管一侧与硫化管相连通。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为不锈钢金属板。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硫化管上方中部设有盖板,所述硫化管上端设有与盖板相匹配的支撑台面,所述盖板与硫化管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上方中部设有提手。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硫化罐上方一侧设有进料管。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气流通过防回流筒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气压推动挡板围绕固定板转动,从而使得气流壳通过挡板与防回流筒之间的空间进行流动,在停止进行流化输灰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挡板自动复位,从而通过挡板与限位环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防回流筒进行密封,避免了煤灰倒流造成流化管堵塞的现象发生,该种流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的防止流化管内部出现煤灰倒流的现象,保障了流化装置的流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硫化管剖视图。
[0016]图中标号:1、硫化罐;2、出料管;3、防回流筒;4、法兰;5、固定板;6、合页;7、挡板;8、限位环;9、弹簧;10、硫化管;11、盖板;12、支撑台面;13、螺栓;14、提手;15、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包括硫化罐1,所述硫化罐1下方设有出料管2,所述出料管2通过法兰4与防回流筒3相连通,通过法兰4固定连接的出料管2与防回流筒3之间便于安装与拆卸,所述防回流筒3内中部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两侧通过合页6与挡板7连接,通过合页6的设置,使得挡板7可围绕固定板5进行转动,所述挡板7远离固定板5一侧通过弹簧9与防回流筒3内壁连接,在气流通过防回流筒3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气压推动挡板7围绕固定板5转动,从而使得气流壳通过挡板7与防回流筒3之间的空间进行流动,在停止进行流化输灰时,在弹簧9弹力的作用下,挡板7自动复位,从而通过挡板7与限位环8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防回流筒3进行密封,避免了煤灰倒流造成流化管堵塞的现象发生,防回流筒3内壁靠近出料管2的一侧设有限位环8,所述防回流通3远离出料管2一侧与硫化管10相连通。
[0021]所述挡板7为不锈钢金属板,不锈钢金属板耐腐蚀性能好,有效的避免了挡板7在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损坏的现象。
[0022]所述硫化管10上方中部设有盖板11,所述硫化管10上端设有与盖板11相匹配的支撑台面12,所述盖板11与硫化管10之间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通过螺栓13连接的盖板11与硫化管10之间便于安装与拆卸,在硫化装置长时间使用后,通过对盖板11进行拆卸,可以及时的对硫化管10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
[0023]所述盖板11上方中部设有提手14,提手14的设置更便于对盖板11进行取放。所述硫化罐1上方一侧设有进料管15。
[0024]具体的,在本技术中,在气流通过防回流筒3时,在气压的作用下,气压推动挡板7围绕固定板5转动,从而使得气流壳通过挡板7与防回流筒3之间的空间进行流动,在停止进行流化输灰时,在弹簧9弹力的作用下,挡板7自动复位,从而通过挡板7与限位环8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防回流筒3进行密封,避免了煤灰倒流造成流化管堵塞的现象发生,通过螺栓13连接的盖板11与硫化管10之间便于安装与拆卸,在硫化装置长时间使用后,通过对盖板11进行拆卸,可以及时的对硫化管10内部的灰尘进行清理。
[0025]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
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硫化罐(1),所述硫化罐(1)下方设有出料管(2),所述出料管(2)通过法兰(4)与防回流筒(3)相连通,所述防回流筒(3)内中部设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两侧通过合页(6)与挡板(7)连接,所述挡板(7)远离固定板(5)一侧通过弹簧(9)与防回流筒(3)内壁连接,所述防回流筒(3)内壁设有限位环(8),所述防回流筒(3)远离出料管(2)一侧与硫化管(10)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体输灰系统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世琴马振刚潘德仁梁勇陈敏敏戴秀霞李志贤吴伟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林斯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