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064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其包括塑胶壳及安装于塑胶壳内的鱼眼端子,鱼眼端子下端设有两排间隔分布的第一、第二鱼眼插脚,且第一、第二鱼眼插脚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该第一、第二鱼眼插脚均伸出于塑胶壳下端面外,以此不仅可以保证鱼眼端子在宽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鱼眼插脚的数量,进而对大电流进行多通道分流,使每个鱼眼插脚流过的电流变小,减少发热,实现单个端子的大电流传输,并且能够传输更大的电流、鱼眼端子脚能够更加稳定地插装固定于PCB板上,防止鱼眼端子易发生单边摇晃,进而可以有效避免鱼眼端子容易松动,无需焊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还保证导电的可靠性,耐受汽车各种振动环境,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能源汽车。能源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指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大电流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叉车、通用电源、医疗设备、太阳能及新能源等领域。大电流连接器需要传输较高的电流,因此,大电流连接器的端子需要承载更大的电流,以免端子被击穿、烧毁,保证电子产品的充电或数据连接稳定。
[0003]目前,大电流连接器一般会采用鱼眼端子导电,该鱼眼端子通过与PCB板上的PTH孔结合,从而可以被电连接于线路板。这种方式和传统通过焊接方式不同,由于其采用了免焊的方式,因此,减少了助焊剂的使用,避免了高温锡炉时的不良反应,且鱼眼端子具有可拆换性,使用更加便利。
[0004]现有技术中的大电流连接器包括有塑胶座以及安装于该塑胶座内的鱼眼端子200,参见图1所示,该鱼眼端子200包括有呈板片状的基部201、沿该基部201上端向上延伸成型的对插部202以及若干成型于基部201下端的鱼眼插脚203,鱼眼插脚203用于与PCB板上的PTH孔插装固定并形成电性导通。该鱼眼端子200存在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其包括塑胶壳(4)以及安装于该塑胶壳(4)内的鱼眼端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端子(100)下端设置有两排间隔分布的第一鱼眼插脚(13)和第二鱼眼插脚(23),且第一鱼眼插脚(13)和第二鱼眼插脚(23)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该第一鱼眼插脚(13)和第二鱼眼插脚(23)均伸出于该塑胶壳(4)下端面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眼端子(100)包括有两个相互叠合固定在一起的第一鱼眼端子(1)和第二鱼眼端子(2),所述第一鱼眼端子(1)下端至少具有两个所述的第一鱼眼插脚(13);所述第二鱼眼端子(2)下端至少具有两个所述的第二鱼眼插脚(23);所述第一鱼眼端子(1)和/或第二鱼眼端子(2)的下端弯折,使第一鱼眼插脚(13)和第二鱼眼插脚(23)呈两排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眼端子(1)包括第一基部(11)、沿该第一基部(11)上端向上延伸成型的第一对插部(12)以及至少两个成型于第一基部(11)下端的所述的第一鱼眼插脚(13);所述第二鱼眼端子(2)包括第二基部(21)、沿该第二基部(21)上端向上延伸成型的第二对插部(22)以及至少两个成型于第二基部(21)下端的所述的第二鱼眼插脚(23),该第二基部(21)下端向外折弯再向下折弯成Z字形,使成排的第二鱼眼插脚(23)与成排的第一鱼眼插脚(13)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对插部(12)与第二对插部(22)相互叠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免焊端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鱼眼端子(1)包括第一基部(11)、沿该第一基部(11)上端向上延伸成型的第一对插部(12)以及至少两个成型于第一基部(11)下端的所述的第一鱼眼插脚(13);所述第二鱼眼端子(2)包括第二基部(21)、沿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维康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