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09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5
本技术公开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及连接器。该大电流浮动端子包括呈“几”字形的弹性端子、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一端并可相对弹性端子浮动的母端子以及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另一端的引脚;所述弹性端子为梳子状弹片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宽度,使整体结构稳定,利于传输大电流;该弹性端子上开设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使弹性端子中成型有多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可用于分流电流和增强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细条。通过该弹性细条不仅可以增强弹性形变能力,使母端子能够稳定地相对弹性端子浮动,同时还可以分流电流,能够更好地传输大电流,减少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满足车规性能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指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速发展,各种域控制器、座舱娱乐、dc-dc、obc等模块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模块内部有多个pcb配合安装,pcb之间需要进行大电流供电、大电流转换及多组功能模块大电流连接转换,对pcb板与板之间的供电电流提出更高的要求,在12v-48v电压平台下,单pin载流能力需要达到10a-50a甚至更高,并且要满足车规级(uscar、lv214)低压连接器国际标准。

2、众所周知,pcb板与板之间元器件的安装、焊接与结构件的安装都会存在一定的安装误差,特别是大电流连接,对接的两个连接器(即插头与插座)对不准时,会严重影响两个对接的连接器的接触性能,严重时会产生发热、高温,甚至烧毁器件装置,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3、专利号为zl201920912290.5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板对板浮动连接端子结构,其包括底座,底座的中间镂空,在底座中间镂空处设有卡座,在卡座内部设有环形凹槽和连接柱,连接柱位于环形凹槽内,在连接柱两侧设有均匀排布的连接槽,在连接槽内设有金属连接端子,连接槽的宽度大于金属连接端子的宽度,且连接槽底部和金属连接端子固定连接;卡座的前后两端和底座固定连接,卡座的左右两侧和底座之间设有连接缝隙,金属连接端子的尾部和底座内侧固定连接,且金属连接端子的尾部弯折后通过连接缝隙伸出底座的底部;所述板对板浮动连接端子结构相对传统的btb端子,实现了金属连接端子可以在水平面和竖直方向上浮动,浮动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保证高插拔次数,还可以实现在连接其他结构时自动校准,保证连接牢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4、但是,上述的金属连接端子整体纤细,呈细条状,其结构不稳定,且不利于传输大电流;另外,该金属连接端子中与配对连接器导接的接触部为直条状的金手指,其对接导电效果不佳。

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及连接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第一种技术方案:该大电流浮动端子包括呈“几”字形的弹性端子、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一端并可相对弹性端子浮动的母端子以及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另一端的引脚,所述弹性端子为梳子状弹片结构,该弹性端子上开设有多条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使弹性端子中成型有多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可用于分流电流和增强弹性形变能力的弹性细条。

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端子包括与弹性端子一端一体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至少两片成型于该主体部上端的弹片,该弹片上端成型有由外向内凸伸的触点部,该弹片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

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弹片顶部还一体连接非封闭的环体,该环体具有连通夹持空间的内对插口。

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端子两侧成型有用于定位安装的第一倒刺,该母端子两侧成型有用于定位安装的第二倒刺。

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端子与母端子连接的一端设置成平板部,该条形孔端部至少延伸至该平板部中部。

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端子上套设固定有保护外壳,该保护外壳上端具有外对插口,且弹片上端显露于外对插口中。

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外壳下端设置有铆爪,该铆爪与母端子铆合固定;所述保护外壳外部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锁止弹片。

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第二种技术方案:该连接器包括:固定座,其具有浮动内孔;浮动座,其下端装入该浮动内孔中,该浮动座沿其下端面向上开设有端子槽,且该浮动座上端向下开设有贯通端子槽的插孔;上述的大电流浮动端子,所述母端子由下向上插装于端子槽中,该浮动座下端面抵靠在弹性端子与母端子连接的一端的平板部上,该弹性端子中的弹性细条置于所述固定座与浮动座的间隙中,该弹性端子与引脚连接的一侧的侧面与固定座的浮动内孔孔壁贴合安装,引脚与固定座下端面贴合安装。

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母端子上套设固定有保护外壳,该保护外壳镶嵌固定于该端子槽中,该保护外壳上端具有与插孔配合的外对插口,且弹片上端显露于外对插口中。

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保护外壳外部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锁止弹片,该锁止弹片由内向外卡持于端子槽内壁设置的锁止槽中。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中大电流浮动端子的弹性端子为梳子状弹片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宽度,使整体结构稳定,利于传输大电流;同时,该弹性端子通过在长度方向开设多条形孔,以致在弹性端子中成型有多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弹性细条,通过该弹性细条不仅可以增强弹性形变能力,同时还可以分流电流,能够更好地传输大电流,减少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满足车规性能要求,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14、2、在连接器中,为梳子状弹片结构的弹性端子连接于固定座与浮动座之间,并且为浮动座提供浮动能力,使浮动座能够在固定座的浮动内孔中上下浮动,使浮动座能够和与其适配的配对端实现自动校准,并可进行稳定的对插,保证连接牢固,并且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大电流浮动端子的弹性端子为梳子状弹片结构,其具有一定的宽度,使整体结构稳定,利于传输大电流,且能够稳定地相对固定座支撑浮动座;该浮动座下端面抵靠在弹性端子与母端子连接的一端的平板部上,其能够承担装配铆压受力作用;另外,该弹性端子通过在长度方向开设多条形孔,以致在弹性端子中成型有多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弹性细条,通过该弹性细条不仅可以增强弹性形变能力,同时还可以分流电流,能够更好地传输大电流,减少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满足车规性能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包括呈“几”字形的弹性端子(1)、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1)一端并可相对弹性端子(1)浮动的母端子(2)以及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1)另一端的引脚(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2)包括与弹性端子(1)一端一体连接的主体部(21)以及至少两片成型于该主体部(21)上端的弹片(22),该弹片(22)上端成型有由外向内凸伸的触点部(221),该弹片(22)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有弹片(22)顶部还一体连接非封闭的环体(23),该环体(23)具有连通夹持空间的内对插口(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1)两侧成型有用于定位安装的第一倒刺(13),该母端子(2)两侧成型有用于定位安装的第二倒刺(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1)与母端子(2)连接的一端设置成平板部(14),该条形孔(11)端部至少延伸至该平板部(14)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2)上套设固定有保护外壳(4),该保护外壳(4)上端具有外对插口(41),且弹片(22)上端显露于外对插口(41)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4)下端设置有铆爪(42),该铆爪(42)与母端子(2)铆合固定;所述保护外壳(4)外部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锁止弹片(43)。

8.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2)上套设固定有保护外壳(4),该保护外壳(4)镶嵌固定于该端子槽(61)中,该保护外壳(4)上端具有与插孔(62)配合的外对插口(41),且弹片(22)上端显露于外对插口(4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4)外部还成型有向外伸出的锁止弹片(43),该锁止弹片(43)由内向外卡持于端子槽(61)内壁设置的锁止槽(611)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包括呈“几”字形的弹性端子(1)、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1)一端并可相对弹性端子(1)浮动的母端子(2)以及一体连接于弹性端子(1)另一端的引脚(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子(2)包括与弹性端子(1)一端一体连接的主体部(21)以及至少两片成型于该主体部(21)上端的弹片(22),该弹片(22)上端成型有由外向内凸伸的触点部(221),该弹片(22)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有弹片(22)顶部还一体连接非封闭的环体(23),该环体(23)具有连通夹持空间的内对插口(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1)两侧成型有用于定位安装的第一倒刺(13),该母端子(2)两侧成型有用于定位安装的第二倒刺(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电流浮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1)与母端子(2)连接的一端设置成平板部(14),该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光才李睿鑫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维康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