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929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的改进,将待处理废水通过往返折流的方式经过多个工作区间,每次经过折流通道处时,浮在废水表面的部分浮渣落入对应的浮渣排出槽中,通过采用逐级排浮渣的方式,降低槽体中的絮凝浓度,消除“絮体阻碍”效应。针对水性漆喷涂废水预处理成本高、工艺复杂问题,从水性漆有机物组成特性出发,开发了电絮凝反应装置以及原位气浮工艺方法,通过调控电絮凝反应时间,利用疏水有机物对所产生絮凝前驱体的团簇包裹实现电絮凝反应后絮体的上浮分离,泥水分离效果好、成本低,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常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性漆喷涂工序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轮船、建筑与机械防腐等表面处理行业,水性漆中含有大量聚合物成膜物质(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颜料(如钛白粉、铬黄等)、成膜助剂、消泡剂、流平剂、防腐剂等多种成分,由此产生的水性漆喷涂废水成分复杂,色度、浊度高,固体悬浮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高,可生化性差,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达标治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
[0003]目前,物化前处理+生化后处理是该类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通过前处理可有效降低生化处理COD
Cr
负荷,提高可生化性,决定了水性漆废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成本。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法、膜分离法、芬顿氧化法等。混凝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性漆废水的COD
Cr
负荷,但存在因水性漆浊度高、水质粘稠而导致絮体沉降、分离困难,COD
Cr
去除效率低的问题(COD
Cr
去除率通常低于20%)。膜分离法主要采用超滤、微滤、反渗透膜去除水性漆中的COD
Cr
和悬浮颗粒物,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但存在运行成本高、工艺稳定性差、浓水处理难的问题。芬顿氧化法可通过自由基氧化和混凝沉淀双重作用去除水性漆废水的COD
Cr
并提高其可生化性,但存在药剂投加量大、铁泥产量大的问题。
[0004]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前处理技术,是水性漆喷涂废水达标治理的关键。
[0005]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及电化学处理方法,旨在实现水性漆喷涂废水中有机物的有效去除,提高去除效率。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槽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槽体内交替设置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每个相邻的阳极板和阴极板之间均形成一个工作区间,相邻的两个工作区间之间设置的阳极板或阴极板与槽体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相邻的两个工作区间的折流通道;
[0009]在每个折流通道处均设置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浮渣排出槽,浮渣排出槽的顶部与工作水位相适应。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区间所对应的槽体的底部设置有V形槽,V形槽具有尖端和与尖端相对的开口端,V形槽的尖端延伸至槽体的底壁,阳极板或阴极板的底部均安装于V形槽的顶部端面;
[0011]浮渣排出槽的底部延伸至靠近V形槽的底部。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槽体的底部上设置有电极板固定插槽,以通过电极板固定插槽安装阳极板或阴极板。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极板固定插槽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板面相对设置,连接板的一端与第一侧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的端部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阳极板或阴极板的容置空间。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工作区间内均设置有底部曝气管,底部曝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以使气体向上喷出。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水管安装于槽体的底部,出水管安装于槽体的顶部侧壁。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方法,利用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进行电化学处理,包括:
[0017]将待处理废水从进水管通入槽体内,在阳极板和阴极板通电的条件下,通过往返折流的方式经过多个工作区间,从出水管排出,每次经过折流通道处时,浮在废水表面的部分浮渣落入对应的浮渣排出槽中。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待处理废水为水性漆喷涂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曝气气浮的方式,阳极板为铁片,阴极板选自铁片、铝片和石墨片中的任意一种。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阳极板和阴极板的间距为0.1cm

3.0cm,电极板的长宽均为8cm

12cm,厚度均为0.1cm

0.3cm;
[0020]操作电压为4V

10V,在槽体中的停留时间为30min

50min。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的阳极板和阴极板的间距为0.5cm

2.5cm,电极板的长宽均为9cm

11cm,厚度均为0.15cm

0.25cm;
[0022]操作电压为4V

7V,在槽体中的停留时间为35min

45min。
[002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待处理废水通过往返折流的方式经过多个工作区间,每次经过折流通道处时,浮在废水表面的部分浮渣落入对应的浮渣排出槽中,通过采用逐级排浮渣的方式,降低槽体中的絮凝浓度,消除“絮体阻碍”效应,保证电絮凝反应新产生的絮凝前驱体实时地与水性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充分接触、反应,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提高去除效率。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的结构透视图;
[0026]图2为图1中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的具体尺寸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中V形槽的结构和具体尺寸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中电极板固定插槽的结构和具体尺寸示意图;
[0029]图5为对比例1所使用的常规的电絮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对比例1所使用的电絮凝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0031]图7为改变槽电压后对水性漆喷涂废水COD
Cr
去除效率的测试结果图;
[0032]图8为改变电絮凝处理时间后对水性漆喷涂废水COD
Cr
去除效率的测试结果图;
[0033]图9为改变极板间距后对水性漆喷涂废水COD
Cr
去除效率的测试结果图。
[0034]图标:100

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110

槽体;111

进水管;112

出水管;120

阳极板;130

阴极板;140

折流通道;141

浮渣排出槽;150

V形槽;160

电极板固定插槽;16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槽体,所述槽体上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槽体内交替设置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每个相邻的所述阳极板和所述阴极板之间均形成一个工作区间,相邻的两个工作区间之间设置的所述阳极板或所述阴极板与所述槽体内壁间隔设置,以形成连通相邻的两个工作区间的折流通道;在每个所述折流通道处均设置具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浮渣排出槽,所述浮渣排出槽的顶部与工作水位相适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作区间所对应的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有V形槽,所述V形槽具有尖端和与所述尖端相对的开口端,所述V形槽的尖端延伸至所述槽体的底壁,所述阳极板或所述阴极板的底部均安装于所述V形槽的顶部端面;所述浮渣排出槽的底部延伸至靠近所述V形槽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底部上设置有电极板固定插槽,以通过所述电极板固定插槽安装所述阳极板或所述阴极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固定插槽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阳极板或所述阴极板的容置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工作区间内均设置有底部曝气管,所述底部曝气管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以使气体向上喷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漆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安装于所述槽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庄严黄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