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5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包括:团状烟丝松散器、梗丝视觉识别器、第一空气射流装置、弧形流化床导板和电子称重天平;所述团状烟丝松散器包括第一打丝辊,所述第一打丝辊设置于所述打丝腔的内部;所述第一空气射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喷嘴与第一正压喷气管,所述第一空气射流装置的空气射流方向与所述落料口的落料方向垂直设置;落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所述梗丝视觉识别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上方、且设置在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的下游位置;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将烟丝输送到所述电子称重天平。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打散效果好、自动分辨正确率高、使用效果好等优点。使用效果好等优点。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检测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卷烟工业中对烟叶进行打叶复烤、切丝、干燥等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即可从片状烟叶得到成品烟丝,成品烟丝中包含烟丝以及烟梗两个部分,其中烟梗主要来自于烟叶的粗硬叶脉以及茎部,烟丝则来自于烟叶的柔软部分,由于烟梗中木质素、纤维素、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含量高于烟丝,但缺乏尼古丁等风味物质,因此烟梗质地较硬,往往会影响成品烟丝的品质,甚至较硬的梗签会将卷制成的烟支刺破,因此需要将部分烟梗去除,但当烟梗去除量过多会导致部分烟丝在选丝过程中随之去除,造成烟丝的浪费,大大增加烟支成本,然而,现有技术缺乏对成品烟丝含梗率的监控,且无法根据含梗率大小对选丝过程参数进行控制,对若能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能够对成品烟丝含梗率进行监控并称重的装置,将有助于烟支卷接过程中对烟丝含梗率的调控。
[0003]在烟叶加工中,对烟叶进行切丝后,还需通过烘丝工艺对烟丝进行干燥处理,排除多余水分,促使烟丝干燥卷曲,而经过烘丝处理后的烟丝,会因为其卷曲交错会形成部分团状烟丝,团状烟丝由于其形状不规则且体积较大,因此在烟梗烟梗识别过程中往往会被误认成烟梗从而影响成品烟丝含梗率的测算,并且在烟丝选择中也会随着烟梗被除去,所以在烟丝及烟梗的实际识别过程中,需要将团状烟丝打散成松散烟丝以减少误认的团状烟丝对烟梗率测算及去除带来的影响。
[0004]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图像目标检测一直是视觉智能识别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图像目标检测能够解决视觉应用中目标物体是什么以及目标物体具体位置两个基本问题,在目前图像目标检测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不断发展,卷积神经网络开始用于目标检测任务,通过处理工业相机所捕捉的图像进行标识,并且利用上位机对相应目标进行计算识别,从而分辨捕捉图像中各目标物的含量及比例分配,以达到混合物中成分含量识别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从而实现对成品烟丝含梗率的监控以及对测量的烟丝重量进行称重的功能,并且此装置能够避免团状烟丝对于烟梗识别造成的影响,有效提高测量烟丝中烟梗与烟丝识别的精度。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包括:团状烟丝松散器、梗丝视觉识别器、第一空气射流装置、弧形流化床导板和电子称重天平;
[0008]所述团状烟丝松散器,包括堆料腔、打丝腔、第一打丝辊以及落料口,所述堆料腔置于所述打丝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打丝辊设置于所述打丝腔的内部;所述落料口与所述打
丝腔相通;
[0009]所述第一空气射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喷嘴与第一正压喷气管,所述第一正压喷气管与所述第一空气喷嘴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射流装置的空气射流方向与所述落料口的落料方向垂直设置;落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
[0010]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的下方;
[0011]所述梗丝视觉识别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上方、且设置在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的下游位置;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将烟丝输送到所述电子称重天平。可选的,还包括第二空气射流装置,所述第二空气射流装置包括第二空气喷嘴与第二正压喷气管,所述第二正压喷气管与所述第二空气喷嘴连通,第二空气射流装置的空气射流方向与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且射流方向与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同。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空气喷嘴和所述第二空气喷嘴都各包括正压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匀气室以及喷嘴壳体,所述空气出口一字排列设置多个空气喷嘴,所述匀气室连通所述正压空气入口与所述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一正压喷气管或第二正压喷气管。
[0013]可选的,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的最低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空气喷嘴的纵向空间位置。
[0014]可选的,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包括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向叶片;多个所述叶片之间设置有叶片间隙。
[0015]可选的,所述梗丝视觉识别器包括点阵光源、龙门架、工业相机,所述点阵光源平行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的两立杆内侧;所述工业相机固定在所述龙门架的横向水平杆上,所述工业相机的摄像头的朝向垂直且正对于烟梗烟丝的运动方向。可选的,所述工业相机连接外部智能交互面板,所述外部智能交互面板设置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烟丝烟梗识别的系统。
[0016]可选的,所述点阵光源具有调整颜色白平衡和色彩增益功能。
[0017]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打丝辊,所述第二打丝辊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上、且设在所述梗丝视觉识别器和所述团状烟丝松散器之间。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打丝辊和所述第二打丝辊都各包括圆柱辊,所述圆柱辊上设置有若干团状软毛刷。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团状烟丝松散器中的打丝腔与第一打丝辊对团状烟丝进行打散,能够有效减少团状烟丝被误认为烟梗从而对检测烟丝的烟梗率测算带来影响,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
[0021]2、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二空气射流装置、弧形流化床导板以及第二打丝辊将松散器处理后的松散烟丝在运料通道上铺平,以防止从落料口降入到运料通道的烟丝堆积以影响视觉识别的精度和正确率,有效避免了因烟丝堆积而造成工业相机无法识别的缺陷。
[0022]3、本专利技术在图像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工业相机对有效打散后的待测烟丝进行图像采集后将图像发送到智能交互面板进行识别,以此能够实现对成品烟丝中烟梗含量的实时测量监控,并且通过装置尾部的称重天平对检测成品烟丝进行称重以同时测量烟丝及烟梗的重量,为选丝过程烟梗率的选择及进行梗丝分离过程的参数调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
撑。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成品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专利技术成品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结构俯视图。
[0026]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图。
[0027]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流化床导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喷嘴内部结构图。
[0029]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第二打丝辊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梗丝识别系统流程示意图。
[0031]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交互面板界面。
[003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

团状烟丝松散器;2

堆料腔;3

打丝腔;4

落料口;5

第一打丝辊;6

第一空气射流装置;7

第一空气喷嘴;8

第一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团状烟丝松散器、梗丝视觉识别器、第一空气射流装置、弧形流化床导板和电子称重天平;所述团状烟丝松散器,包括堆料腔、打丝腔、第一打丝辊以及落料口,所述堆料腔置于所述打丝腔的上方;所述第一打丝辊设置于所述打丝腔的内部;所述落料口与所述打丝腔相通;所述第一空气射流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喷嘴与第一正压喷气管,所述第一正压喷气管与所述第一空气喷嘴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射流装置的空气射流方向与所述落料口的落料方向垂直设置;落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的下方;所述梗丝视觉识别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上方、且设置在所述弧形流化床导板的下游位置;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将烟丝输送到所述电子称重天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空气射流装置,所述第二空气射流装置包括第二空气喷嘴与第二正压喷气管,所述第二正压喷气管与所述第二空气喷嘴连通,第二空气射流装置的空气射流方向与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运动方向平行设置,且射流方向与所述传送带输送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烟丝松散识别称重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喷嘴和所述第二空气喷嘴都各包括正压空气入口、空气出口、匀气室以及喷嘴壳体,所述空气出口一字排列设置多个空气喷嘴,所述匀气室连通所述正压空气入口与所述空气出口,所述空气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文李传伟李卿麒蒙仕达高春芳潘莎莎刘谦陈国燕许钊鸿陆俊岑李馨赵乙静方茵李莺杨晴甘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