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53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包括保护框和水囊,保护框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框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通过若干组螺栓与第二框架对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上贯穿设有开口,开口的上侧铰接设有盖板,水囊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底部设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顶部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顶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提高直升机吊桶取水的速度,又可增强在地面储水、运输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消防工作的进展速度与应变能力。了消防工作的进展速度与应变能力。了消防工作的进展速度与应变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直升机消防吊桶取水时,利用桶体自身的重力作用自然下沉,当桶体全部浸没水中以后再提起,完成消防吊桶取水过程,取水时间较长,尤其是在水源较少的山林地区,及其影响消防的进度,且目前山林地区使用的消防灭火储水罐为软体胶囊式储水罐,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无法满足要求,特别是在地形坡度较大,地面山石林立情况下,现有的储水罐容易倾翻,极易被异物刺破,储水效果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本技术既能提高直升机吊桶取水的速度,又可增强在地面储水、运输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消防工作的进展速度与应变能力。
[0004]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包括保护框和水囊,保护框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框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通过若干组螺栓与第二框架对接,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上贯穿设有开口,开口的上侧铰接设有盖板,水囊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底部设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上,顶部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顶部连接。
[0005]作为优化,保护框为圆台状框架,顶部开口直径小与底部直径,底部设有支撑架。通过设置保护框为圆台状框架,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框在坡度较大的地形上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架,能提高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离地高度,进一步防止地面石头、树枝刺破磨损水囊。
[0006]作为优化,开口和盖板均为半圆形,盖板的半径大于开口的半径,盖板设在第一钢板和水囊之间。通过设置开口和盖板均为半圆形,能在倾倒时使开口进水稳定,且盖板上翻压瘪水囊时不会对水囊造成损伤。
[0007]作为优化,开口内设有挡板。通过设置挡板,能够进一步支撑盖板。
[0008]作为优化,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底部均设有底杆,底杆分别设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下方。通过设置底杆,能够支撑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并增强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结构稳定性。
[0009]作为优化,水囊为圆台状,与保护框相配合,顶部开口的边缘均匀设有若干组杆套,杆套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设置杆套,能将水囊的顶部开口固定在保护框的顶部,使水囊顶部保持打开状态,方便吊挂打水进水。
[0010]作为优化,杆套的穿孔方向与水囊的周向相同。可以方便固定杆套,且能降低杆套和水囊撕裂的可能性。
[0011]作为优化,固定装置包括环扣和固定环,环扣均匀设在保护框顶部,环扣和杆套依次交叉设置,固定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第一半环依次穿过第一框架上的环扣、对应的杆套,第二半环依次穿过第二框架上的环扣、对应的杆套,第一半环的两端通过螺栓和第二半环的两端互相对接。通过设置环扣,能够将固定环锁在保护框的顶部,防止固定环脱离,从而使水囊在保护框内;通过将固定环分为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能够方便将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分别穿插进相对应的环扣和杆套内,从而将水囊的顶部开口固定到保护框的顶部开口上,且使水囊的顶部开口始终保持打开状态,方便打水,且方便拆卸安装,增强实用性。
[0012]作为优化,水囊上还设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有阀门。通过设置出水管和阀门,能够将水囊内的水放出使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设置保护框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框架结构,能够在坡度较大的地形稳定放置;通过设置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使保护框为组合式框架结构,能够方便安装拆卸,便于地面运输;通过设置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能够有效解决地面石头、树枝刺破磨损水囊的问题;通过设置开口和盖板,能够在直升机吊挂打水时利用底部的压力差,使盖板上翻并压瘪水囊,第一框架侧优先入水,使保护框和水囊快速倾倒,便于水从水囊的顶部快速进入水囊;本技术既能提高直升机吊桶取水的速度,又可增强在地面储水、运输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消防工作的进展速度与应变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保护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仰视图。
[0018]图4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1、保护框;2、水囊;3、支撑架;4、底杆;5、环扣;6、固定环;
[0020]11、第一框;12、第二框架;13、第一钢板;14、第二钢板;15、开口;16、盖板;17、挡板;
[0021]21、杆套;22、出水管;
[0022]61、第一半环;62、第二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4]实施例1
[0025]图1至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包括保护框1和水囊2,保护框1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框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第一框架11通过若干组螺栓与第二框架12对接形成整体的保护框1,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第一钢板13上贯穿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上侧铰接设有盖板16,水囊2设置在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之间,底部设
在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上,顶部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的顶部连接。
[0026]通过设置保护框1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框架结构,能够在坡度较大的地形稳定放置;通过设置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使保护框1为组合式框架结构,能够方便安装拆卸,便于地面运输;通过设置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能够有效解决地面石头、树枝刺破磨损水囊2的问题;通过设置开口15和盖板16,能够在直升机吊挂打水时利用底部的压力差,使盖板16上翻并压瘪水囊2,第一框架11侧优先入水,使保护框1和水囊2快速倾倒,便于水从水囊2的顶部进入水囊2。
[0027]如图2所示,保护框1为圆台状框架,顶部开口直径小与底部直径,底部设有支撑架3。通过设置保护框1为圆台状框架,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框1在坡度较大的地形上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架3,能提高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的离地高度,进一步防止地面石头、树枝刺破磨损水囊2。
[0028]开口15和盖板16均为半圆形,盖板16的半径大于开口15的半径,盖板16设在第一钢板13和水囊2之间。通过设置开口15和盖板16均为半圆形,能在倾倒时使开口15进水稳定,且盖板16上翻压瘪水囊2时不会对水囊2造成损伤。
[0029]如图3所示,开口15内设有挡板17。通过设置挡板17,能够进一步支撑盖板16。
[0030]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的底部均设有底杆4,底杆4分别设在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的下方。通过设置底杆4,能够支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包括保护框(1)和水囊(2),其特征是:保护框(1)为顶部小、底部大的框架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第一框架(11)通过若干组螺栓与第二框架(12)对接,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第一钢板(13)上贯穿设有开口(15),开口(15)的上侧铰接设有盖板(16),水囊(2)设置在第一框架(11)和第二框架(12)之间,底部设在第一钢板(13)和第二钢板(14)上,顶部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的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其特征是:保护框(1)为圆台状框架,顶部开口直径小与底部直径,底部设有支撑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其特征是:开口(15)和盖板(16)均为半圆形,盖板(16)的半径大于开口(15)的半径,盖板(16)设在第一钢板(13)和水囊(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其特征是:开口(15)内设有挡板(1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升机打水储水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忠陈钰柱庞雲龙高泽唐振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直升机航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