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8966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包括机体、驱动单元、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固定夹线机构固定在机体上,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包括钳嘴夹具;钳嘴夹具包括基座、上颚件、下颚件、压紧结构和微调螺丝;上颚件和下颚件均与基座转动连接,上颚件包括上颚部,下颚件包括下颚部;压紧结构包括偏心轮部,偏心轮部与基座转动连接,微调螺丝可调节,上颚部与下颚部相对且二者之间形成夹持位,偏心轮部、上颚部、下颚部和微调螺丝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偏心轮锁定夹具而避免线材偏移,提升测度精度,另外微调螺丝的设置便于人员手动调整去获取最好的夹紧情况,还能提升夹具的适用性。提升夹具的适用性。提升夹具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检测漆包线伸长率
,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用于对漆包线伸长率进行检测装置包括机体、滚珠丝杆、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固定夹线机构固定在机体上,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机体上,油缸用于驱动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均包括夹具,夹具包括上下设置的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固定夹持件和活动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位,通过丝杆机构控制活动夹持件左右移动以夹持线材。固定夹线机构夹持线材一端而活动夹线机构夹持线材的另一端,电机启动并带动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并拉长线材,继而可以进行伸长率测度。
[0003]现有的该种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利用丝杆机构为夹具对线材施与夹紧力的方式未能很好地形成锁定效果,线材在夹持位的微量偏移将影响检测精度;另外,该夹具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手动微调,调节丝杆操作不便且丝杆转动角度难以把握,操作较为不便且无法满足更高的夹紧精度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夹紧效果且能够对夹紧程度进行微调的伸长率检测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的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包括机体、驱动单元、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固定夹线机构固定在机体上,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机体上,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移动;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钳嘴夹具;钳嘴夹具包括基座、上颚件、下颚件、压紧结构和微调螺丝;上颚件和下颚件均沿第一轴心可转动连接在基座上,上颚件包括背离第一轴心伸出的上颚部,下颚件包括背离第一轴心伸出的下颚部;压紧结构包括相连的偏心轮部和操动部,偏心轮部沿第二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偏心轮部的外周包括基部和偏心部,偏心部较基部远离第二轴心;微调螺丝沿第二方向可调节地设置在基座上,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上颚部与下颚部相对且二者之间形成夹持位,偏心轮部、上颚部、下颚部和微调螺丝依次设置。
[0006]由上述方案可见,本技术将夹具设置为钳嘴形式,将线材放入上颚件和下颚件之间的夹持位后,工作人员操作操动部而使偏心轮部偏转后可使上颚件下压、夹紧线材同时形成锁定效果而避免线材松脱。随后工作人员还能够通过微调螺丝去调整下颚件的位置,从而对夹紧力进行微调。微调螺丝的设置不仅便于人员手动调整去获取最好的夹紧情况,且能够使钳嘴夹具适用于对不同直径、不同材质的各种线材进行伸长率检测。
[0007]进一步的方案是,上颚部包括朝向夹持位的上夹持面,上夹持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锯齿组,和/或,下颚部包括朝向夹持位的下夹持面,下夹持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锯齿组。
[0008]由上可见,锯齿组的设置使得夹具能够更牢固地咬紧线材表面,进一步避免线材移位甚至松脱。
[0009]进一步的方案是,基座包括沿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部、凹部和第二凸部,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沿第三方向凸起,凹部相对于第一凸部按第三方向凹陷,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第二方向;偏心轮部铰接于第一凸部,微调螺丝连接于第二凸部,上颚件和下颚件均位于凹部。
[0010]由上可见,基座的该结构设计使得基座、压紧结构、上颚件、下颚件以及微调螺丝之间的装配更轻易。
[0011]再进一步的方案是,上颚部包括远离第一轴心的第一末端,在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上,从第一轴心到第一末端,上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下颚部包括远离第一轴心的第二末端,在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上,从第一轴心到第二末端,下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
[0012]由上可见,此设置下,在夹具夹持线材时,偏心轮部以及微调螺丝的抵接方向倾斜于第二方向,偏心轮部以及微调螺丝给予的夹紧力除了具有第二方向上的作用分力外,还包括在第三方向且朝第一轴心的作用分力,此设置更利于上颚部与下颚部之间保持夹紧。
[0013]进一步的方案是,钳嘴夹具还包括转轴;上颚件包括位于第一轴心处的第一转动连接部,上颚部与第一转动连接部相连,在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上,两个第一转动连接部有间隔设置;下颚件包括位于第一轴心处的第二转动连接部,下颚部与第二转动连接部相连,在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上,两个第二转动连接部有间隔设置;基座包括第三转动连接部,在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上,第三转动连接部位于两个第二转动连接部之间,第三转动连接部位和两个第二转动连接部均位于两个第一转动连接部之间,转轴位于第一轴心处且穿过第一转动连接部、第二转动连接部和第三转动连接部。
[0014]由上可见,此设置在实现上颚件、下颚件和基座之间的铰接的前提下使钳嘴夹具结构更紧凑。
[0015]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轴心和第二轴心均沿第一方向延伸。
[0016]进一步的方案是,机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沿第一方向的标尺,活动夹线机构设置有指针部;指针部指向标尺。
[0017]由上可见,此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直观地获取伸长长度数值。
[0018]进一步的方案是,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还包括丝杆机构和移动件;丝杆机构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丝杆沿第一方向设置,丝杆螺母套装在丝杆上,驱动单元驱动下丝杆可转动;丝杆螺母设置在移动件上,活动夹线机构连接在移动件上。
[0019]由上可见,利用丝杆机构带动移动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控制精度,能提升测度结果的精准度。
[0020]再进一步的方案是,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组件,位置检测组件包括感应件、第一极限位置光电开关、原点位置光电开关和第二极限位置光电开关;感应件设置在移动件上;第一极限位置光电开关、原点位置光电开关和第二极限位置光电开关沿
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机体上;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移动件能够进入第一极限位置光电开关、原点位置光电开关和第二极限位置光电开关中任一个的检测范围。
[0021]由上可见,三点检测能够对移动件行走的过程中关键位置进行判断,系统结合该检测能够实现活动夹线机构的自动运作。
[0022]进一步的方案是,钳嘴夹具整体位于机体的外部。
[0023]由上可见,此设置便于人员操作且能够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实施例第一视角的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实施例第二视角的结构图。
[0026]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实施例中钳嘴夹具的结构分解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投影下钳嘴夹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见图1至图5,各附图中建立同一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系中x轴方向表示本技术的第一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包括机体、驱动单元、固定夹线机构和活动夹线机构;所述固定夹线机构和所述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固定夹线机构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活动夹线机构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夹线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线机构和所述活动夹线机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钳嘴夹具;所述钳嘴夹具包括基座、上颚件、下颚件、压紧结构和微调螺丝;所述上颚件和所述下颚件均沿第一轴心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上颚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轴心伸出的上颚部,所述下颚件包括背离所述第一轴心伸出的下颚部;所述压紧结构包括相连的偏心轮部和操动部,所述偏心轮部沿第二轴心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偏心轮部的外周包括基部和偏心部,所述偏心部较所述基部远离所述第二轴心;所述微调螺丝沿第二方向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上颚部与所述下颚部相对且二者之间形成夹持位,所述偏心轮部、所述上颚部、所述下颚部和所述微调螺丝依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部包括朝向所述夹持位的上夹持面,所述上夹持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锯齿组,和/或,所述下颚部包括朝向所述夹持位的下夹持面,所述下夹持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锯齿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凸部、凹部和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沿第三方向凸起,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凸部按第三方向凹陷,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偏心轮部铰接于所述第一凸部,所述微调螺丝连接于所述第二凸部,所述上颚件和所述下颚件均位于所述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漆包线伸长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颚部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轴心的第一末端,在所述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上,从所述第一轴心到所述第一末端,所述上颚部的厚度逐渐减小;和/或,所述下颚部包括远离所述第一轴心的第二末端,在所述第一轴心的延伸方向的投影上,从所述第一轴心到所述第二末端,所述下颚部的厚度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衡刘志望邹霁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