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84870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解胶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包括步骤一、将苯倒入反应釜,加热升温;步骤二、当温度升至60℃时,加入8%含量的发烟硫酸,不断搅拌;步骤三、加完酸后使物料温度升至100℃左右,搅拌,然后将物料冷却后,再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中和至pH=6;步骤四、过滤中和液,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将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将滤液先蒸发至结晶出现,冷却,结晶,干燥,粉碎;步骤五、将粉碎后的成品与无水偏硅酸钠及木质素依用混合机混合;步骤六、将混合物包装成品出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解胶剂粘度高、触变性大,影响泥浆出球、影响坯体白度、造成还体夹心或黑心的问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解胶剂
,具体为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技术介绍

[0002]增强剂一般为单一的化合体或复合体的化学添加剂,加入陶瓷泥料中一起能增强其扛折强度。现市面上的陶瓷增强剂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性能均比以上有了提升,但是任然存在不足,如有解胶性的,但其强度相对不够理想,强度好但其相对应粘度也更高,进而影响泥浆出球。现有的增强剂也普遍存在强度不高、会触变,影响泥浆出球、影响坯体白度、造成坯体夹心或黑心等现象,因此亟需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粘度高、触变性大,影响泥浆出球、影响坯体白度、造成还体夹心或黑心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包括:
[0005]步骤一、将苯倒入反应釜,加热升温;
[0006]步骤二、当温度升至60℃时,加入8%含量的发烟硫酸,不断搅拌;
[0007]步骤三、加完酸后使物料温度升至100℃左右,搅拌,然后将物料冷却后,再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中和至pH=6;
[0008]步骤四、过滤中和液,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将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将滤液先蒸发至结晶出现,冷却,结晶,干燥,粉碎;
[0009]步骤五、将粉碎后的成品与无水偏硅酸钠及木质素依用混合机混合;
[0010]步骤六、将混合物包装成品出货。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苯和8%含量的发烟硫酸的比例为10:7,温度控制在75℃以下不断搅拌。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需搅拌2小时,搅拌后的物料需要冷却到50℃以下。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后,需过滤除去碳酸钙。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粉碎后的成品与无水偏硅酸钠及木质素依的混合比例为5~6:1~3:4~1。
[0015]优选的配方包括:苯、8%含量的发烟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钙、碳酸钠、无水偏硅酸钠和木质素。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该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没有任何粘度同时还兼具较强的解胶性,加入后加快泥浆的流速,与其它增强剂对比可以大减少减水剂
类的加入量亦可减少泥浆的含水率,节约喷雾干燥塔的高额能耗,产品加入泥料后较长时间不易腐坏,不会出现像木质素或纤维素类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就失效或大大减效的状况,强度增加明显,无夹心或黑心现象为绿色环保产品,相对于有异味及粉尘的增强剂有利于操作环境的改善及作业人员身心健康,能进一步改进泥浆触变性,使其触变性减小,泥浆不会出现“豆腐脑”现象,有利于放浆及泥浆在输送上的控制;
[0018]2、该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可替代目前越来稀少的粘土,减少砖坯配比的加入量,每添加0.1%将可相应减少粘土3%以上,且生坯强度在干燥前抑或是干燥后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提高球磨效率进而节省大量成本,替代铁含量较高的塑性粘土后可使坯体白度增加3度左右,可减少硅酸锆类增白剂的使用量,节省较大色料比例的加入量,砖坯由于粘土类的减少,使得塑性泥烧失量降低,可实现低温快烧,提高窑炉产成率,节约燃料成本且白于土质的泥料水份更不易挥发,减少其加入量可减少坯面乃至釉面的缺陷,减少针孔类现象的发生,由于少加粘土,经配方结构调整后,球磨可以节省20%左右的能源成本减少泥浆水分8%左右可降低粉成本10%左右,提高压机的使用效率,提升砖坯的压制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包括,步骤一、将苯倒入反应釜,加热升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芳烃,化学式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它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
[0021]步骤二、当温度升至60℃时,加入8%含量的发烟硫酸,不断搅拌,发烟硫酸,也就是三氧化硫的硫酸溶液,当它暴露于空气中时,挥发出来的SO3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硫酸的细小露滴而冒烟,所以称之为发烟硫酸,无色或微有颜色稠厚液体,能发出窒息性的三氧化硫烟雾,是一种含有过量三氧化硫的硫酸,含三氧化硫50%以上的遇冷成结晶状,有很强的吸水性,当它与水相混合时,三氧化硫即与水结合成硫酸,相对密度约1.9,凝固点随浓度变化很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含20%游离三氧化硫的发烟硫酸的凝固点2.5℃,随着游离三氧化硫含量的增加,当游离三氧化硫45%时,凝固点最高达到35.0℃,再逐渐增加游离三氧化硫含量,凝固点则会迅速降低,遇水、有机物和氧化剂易引起爆炸,有强烈腐蚀性,发烟硫酸储存需要,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0022]步骤三、加完酸后使物料温度升至100℃左右,搅拌,然后将物料冷却后,再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中和至pH=6;
[0023]步骤四、过滤中和液,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将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将滤液先蒸发至结晶出现,冷却,结晶,干燥,粉碎;
[0024]步骤五、将粉碎后的成品与无水偏硅酸钠及木质素依用混合机混合;
[0025]步骤六、将混合物包装成品出货。
[0026]步骤二中苯和8%含量的发烟硫酸的比例为10:7,温度控制在75℃以下不断搅拌。
[0027]步骤三中需搅拌2小时,搅拌后的物料需要冷却到50℃以下,氢氧化钙在常温下是细腻的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澄清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与水组成的乳状悬浮液称石灰乳。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将石灰石在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按1:(3~3.5)的比例消化,生成氢氧化钙料液经净化分离除渣,再经离心脱水,于150~300℃下干燥,再筛选(120目以上)即为氢氧化钙成品。
[0028]步骤四中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后,需过滤除去碳酸钙,酸钙是白色微细结晶粉末,无味、无臭,有无定形和结晶两种形态,结晶型中又可分为斜方晶系和六方晶系(无水碳酸钙为无色斜方晶体,六水碳酸钙为无色单斜晶体),呈柱状或菱形,密度为2.93g/cm3,熔点1339℃(82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将苯倒入反应釜,加热升温;步骤二、当温度升至60℃时,加入8%含量的发烟硫酸,不断搅拌;步骤三、加完酸后使物料温度升至100℃左右,搅拌,然后将物料冷却后,再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中和至pH=6;步骤四、过滤中和液,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将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将滤液先蒸发至结晶出现,冷却,结晶,干燥,粉碎;步骤五、将粉碎后的成品与无水偏硅酸钠及木质素依用混合机混合;步骤六、将混合物包装成品出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体解胶增强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苯和8%含量的发烟硫酸的比例为10:7,温度控制在75℃以下不断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正耕曹翠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杨森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