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一种联合用药物技术

技术编号:384833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一种联合用药物,属于药物制剂领域。该药物组合物和联合用药物兼具镇痛、镇静作用,通过药物之间相加或协同作用可缩短磷丙泊酚二钠的起效时间,增强药效作用、减小药物用量,改善磷丙泊酚二钠溶液的pH,减轻麻醉诱导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减少麻醉医师的给药次数,使麻醉诱导过程更为便捷,从而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效应。从而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效应。从而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一种联合用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一种联合用药物。

技术介绍

[0002]全身麻醉广泛应用于消除手术时的生理和心理疼痛。在全身麻醉时,需要做到意识丧失(镇静)、消除疼痛(镇痛)、避免躯体活动(肌肉松弛),抑制应激反应,比如咽肌痉挛和心律失常等以达到满意的外科手术条件。全麻过程分为诱导、维持和恢复三个阶段。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是新型水溶性静脉麻醉药物,其为丙泊酚前药,属1.1类新药。磷丙泊酚二钠进入体内后,经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转换成丙泊酚。丙泊酚通过血脑屏障后,与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11亚基结合,增加氯离子内流而产生超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同时也抑制天冬氨酸谷氨酸受体的兴奋性,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抑制突触后神经元而产生镇静作用。与丙泊酚相比,磷丙泊酚二钠具有以下优点:因其具备良好的水溶性特点,不需要市售丙泊酚制剂的脂肪乳载体;与丙泊酚相比,磷丙泊酚二钠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抑制程度轻微、注射痛发生率低。但是,磷丙泊酚二钠起效相对较慢,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较长。根据前期研究和临床用药经验,当磷丙泊酚二钠以12mg/kg 给药后,其意识消失时间约为 2

3min,当磷丙泊酚二钠以10mg/kg给药后,其意识消失时间约为3

4min。而且,磷丙泊酚二钠为镇静药物,使用后对患者无明显镇痛作用。另外,由于该药存在磷酸基团,可能在体内解离后,在麻醉诱导时会对患者造成瘙痒等异常感觉。瘙痒是一种不愉快的多维度的复杂感受或反应,严重影响患者麻醉诱导舒适性。既往研究及前期临床使用经验表明,磷丙泊酚二钠所致感觉异常发生率约为62%,其中瘙痒尤为明显。该不良反应的出现影响了磷丙泊酚二钠的临床应用。
[0003]利多卡因是酰胺类中效局部麻醉药,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其不仅可运用于局部麻醉,也可全身应用,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已有研究证明了利多卡因静脉应用时对改善围手术期疼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一项 meta 分析显示围手术期利多卡因(剂量 5

10mg,20

30mg,≥40mg)与丙泊酚混合使用进行麻醉诱导,可安全有效改善丙泊酚诱导所致注射痛。相对于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与丙泊酚的混合物进行诱导,可使丙泊酚所致注射痛发生风险降低 60%。但目前利多卡因针对磷丙泊酚二钠所致感觉异常的作用尚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或其盐)与磷丙泊酚二钠的药物组合物,解决现有药物的不足,缩短磷丙泊酚二钠的起效时间,弥补磷丙泊酚二钠的无镇痛作用,改善磷丙泊酚二钠药物溶液的pH,使其更接近人体生理酸碱度,并改善磷丙泊酚二钠所致瘙痒等感觉异常,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使麻醉诱导更加平稳便捷。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包含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
[0006]进一步地,所述局麻药选自酰胺类局麻药或酯类局麻药。
[0007]进一步地,所述酰胺类局麻药或酯类局麻药选自利多卡因或其盐、罗哌卡因或其盐、布比卡因或其盐、左旋布比卡因或其盐、普鲁卡因或其盐、丁卡因或其盐、氯普鲁卡因或其盐、依替卡因或其盐、丙胺卡因或其盐、甲哌卡因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溴酸盐、枸檬酸盐、琥珀酸盐、马来酸盐、羟乙酸盐、醋酸盐、丙酸盐、丁酸盐、戊酸盐、己酸盐、庚酸盐、乙酰丙酸盐、葡萄糖酸盐、葡畓醛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丙酮酸盐、富马酸盐、酒石酸盐、磺酸盐、丙三羧酸盐、丙二酸盐、己二酸盐、戊二酸盐、衣康酸盐、甘油酸盐、异丁烯酸盐、异巴豆酸盐、β

羟基丁酸盐、巴豆酸盐、当归酸盐、羟基丙酸盐、抗坏血酸盐、天冬氨酸盐或谷氨酸盐。
[0009]进一步地,所述盐为盐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马来酸盐或枸櫞酸盐。
[0010]进一步地,所述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质量比为(1

10):50。
[0011]进一步地,所述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质量比为(5

7.5):50。
[0012]进一步地,它是以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而成的制剂。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颗粒剂、注射剂或乳剂。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注射剂,其中,磷丙泊酚二钠的浓度为45

55mg/mL。
[0015]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剂中,磷丙泊酚二钠的浓度为50mg/mL。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混合均匀,即得;或者,将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在水性溶液中溶解,即得。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镇静和/或镇痛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0018]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中还可以包含辅助物质、稳定剂、润湿剂和其它常用的添加剂,如氯化钠、葡萄糖、乳糖、柠檬酸、酒石酸、硬脂酸镁、石膏粉、蔗糖、玉米淀粉、滑石粉、明胶、琼脂、果胶、花生油、橄榄油、可可脂、乙二醇、抗坏血酸、甘露醇等。
[0019]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可按照各种制剂常规的制备工艺制备得到。
[0020]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组合物为注射剂时,溶解用水性溶液可以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镇静和/或镇痛作用的联合用药物,它含有相同或不同规格单位制剂的用于同时或者分别给药的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2]进一步地,所述局麻药选自酰胺类局麻药或酯类局麻药。
[0023]进一步地,所述酰胺类局麻药或酯类局麻药选自利多卡因或其盐、罗哌卡因或其盐、布比卡因或其盐、左旋布比卡因或其盐、普鲁卡因或其盐、丁卡因或其盐、氯普鲁卡因或其盐、依替卡因或其盐、丙胺卡因或其盐、甲哌卡因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0024]进一步地,所述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溴酸盐、枸檬酸盐、琥珀酸盐、马来酸盐、羟乙酸盐、醋酸盐、丙酸盐、丁酸盐、戊酸盐、己酸盐、庚酸盐、乙酰丙酸盐、葡萄糖酸盐、葡畓醛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丙酮酸盐、富马酸盐、酒石酸盐、磺酸盐、丙三羧酸盐、丙二酸盐、己二酸盐、戊二酸盐、衣康酸盐、甘油酸盐、异丁烯酸盐、异巴豆酸盐、β

羟基丁酸盐、巴豆酸盐、当归酸盐、羟基丙酸盐、抗坏血酸盐、天冬氨酸盐或谷氨酸盐。
[0025]进一步地,所述盐为盐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马来酸盐或枸櫞酸盐。
[0026]进一步地,所述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质量比为(1

10):50。
[0027]进一步地,所述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质量比为(5

7.5):5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麻药选自酰胺类局麻药或酯类局麻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类局麻药或酯类局麻药选自利多卡因或其盐、罗哌卡因或其盐、布比卡因或其盐、左旋布比卡因或其盐、普鲁卡因或其盐、丁卡因或其盐、氯普鲁卡因或其盐、依替卡因或其盐、丙胺卡因或其盐、甲哌卡因或其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盐为盐酸盐、硫酸盐、溴酸盐、枸檬酸盐、琥珀酸盐、马来酸盐、羟乙酸盐、醋酸盐、丙酸盐、丁酸盐、戊酸盐、己酸盐、庚酸盐、乙酰丙酸盐、葡萄糖酸盐、葡畓醛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丙酮酸盐、富马酸盐、酒石酸盐、磺酸盐、丙三羧酸盐、丙二酸盐、己二酸盐、戊二酸盐、衣康酸盐、甘油酸盐、异丁烯酸盐、异巴豆酸盐、β

羟基丁酸盐、巴豆酸盐、当归酸盐、羟基丙酸盐、抗坏血酸盐、天冬氨酸盐或谷氨酸盐。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质量比为(1

10):5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的质量比为(5

7.5):50。7.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局麻药和磷丙泊酚二钠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而成的制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片剂、胶囊剂、散剂、丸剂、颗粒剂、注射剂或乳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为注射剂,其中,磷丙泊酚二钠的浓度为45

55mg/mL。1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婵焦波刘长亮刘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