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65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6
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属于切割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管材的上料以及下料过程都极为繁琐,上下料进度较差,易拉长工程进度,在切割时,调整管材的位移以及对管材的定位作用,同样极为繁杂,长度调整不易,工艺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组转运承接块带动管材的一端前行至切割定位区,即切割元件位置处,切割定位区左侧的第二压台可滑动,实现左右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间距的改变,继而满足不同长度要求的管材的切割;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接尺度滑道和长度调节滑道之间的对移,且对接尺度滑道表面设有刻度标识,以此控制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的距离,且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的距离即切割长度。即切割长度。即切割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管材应依据所需要的长度切割,切割工具有砂轮片切割机、手锯以及割刀等手工工具,砂轮片切割机,适用于切割金属管材或金属型材,尤其是批量切割加工最为经济,管材切割前应确定好需要长度,并画好切割线,钢管切割前应在切割机卡具上固定牢靠,机器启动后,将砂轮片徐徐按下,不得用力迅猛或压力太大,以免炸裂砂轮片发生事故。
[0003]大体量的管材原料在切割操作方面,一直都极为耗费物力以及人力资源,一方面,因为需要大存贮空间以及搬运机构,管材的上料以及下料过程都极为繁琐,上下料进度较差,易拉长工程进度,另一方面,因为所切割的管材长度要求以及所对应的宽径要求均有所不同,则在切割时,调整其位移以及对其的定位作用,同样极为繁杂,长度调整不易,工艺精度不高。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管材的上料以及下料过程都极为繁琐,上下料进度较差,易拉长工程进度,在切割时,调整管材的位移以及对管材的定位作用,同样极为繁杂,长度调整不易,工艺精度不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包括调节管道台以及设置在调节管道台一侧的暂存导向台,暂存导向台设置有五组,暂存导向台的一端设置有暂存导向杆,暂存导向台通过暂存导向杆与调节管道台的侧表面相连接,调节管道台的内侧分布安装有转运承接块,调节管道台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组件,调节管道台的另一端安装有切割元件,定位组件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调节件,调节管道台包括长台体以及设置在长台体下表面的置地托脚,长台体的内侧分布设置有支托内板,支托内板用于防管材掉落至长台体的内底端,长台体的表面开设有安装缺口槽,长台体通过安装缺口槽与切割元件相对接,切割元件包括设置在调节管道台末端的第一压台以及安装在第一压台内侧的第二压台,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管道,长度调节管道位于调节管道台的上端,使用航吊将成堆的管材吊至暂存导向台的上端,管材自然滑动至暂存导向杆位置被格挡,管材通过暂存导向杆继续滑落至可转动的转运承接块上,转运承接块带动管材前行至切割元件位置处,完成切割操作。
[0007]进一步地,长度调节管道包括位于调节管道台上端的长度调节滑道以及设置在长度调节滑道上端的对接尺度滑道,长度调节滑道的一端与第二压台相连接,对接尺度滑道的一端与第一压台相连接。
[0008]进一步地,第一压台包括第一定位顶板以及安装在第一定位顶板一端下表面的侧梁板,第一定位顶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驱动件,第一液压升降驱动件的下端安
装有第一对接压辊。
[0009]进一步地,侧梁板的底端设置有对接框架板,对接框架板的内侧端安装有第一调节辊,对接尺度滑道的一端与对接框架板的侧表面相连接,且对接框架板与长台体的上端面匹配连接。
[0010]进一步地,第二压台包括设置在长台体侧表面的第二立式框管以及安装在第二立式框管一侧的第二调节辊,第二调节辊位于长台体的内侧,第二立式框管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定位顶板,第二定位顶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二液压升降驱动件,第二液压升降驱动件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对接压辊,第二对接压辊与第一对接压辊水平对应,第二定位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切割组件。
[0011]进一步地,转运承接块包括位于长台体内底面的第三液压升降驱动件以及安装在第三液压升降驱动件上端的第一连接支托板,第一连接支托板的表面安装有支托立杆,支托立杆设置有三组,三组支托立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支托板,第二连接支托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头承接块。
[0012]进一步地,定位调节件包括位于长台体两侧表面的第四液压升降驱动件以及设置在第四液压升降驱动件上端的外轮廓框架,外轮廓框架位于长台体端面的上端,外轮廓框架的内侧设置有内轮廓框架,内轮廓框架的内侧安装有第三调节辊。
[0013]进一步地,暂存导向杆包括位于长台体一侧的第一立式框管以及安装在第一立式框管上端口侧表面的侧接横板,第一立式框管开口的内侧设置有升降拦截件,侧接横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斜坡板,侧接横板的一端安装有分隔板,斜坡板与分隔板相对接。
[0014]进一步地,升降拦截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立式框管内侧的以及安装在顶端的滑动分隔插板,滑动分隔插板呈梯形结构。
[0015]进一步地,暂存导向台包括位于长台体一侧表面的斜坡导向杆以及设置在斜坡导向杆下表面的置地杆,一组斜坡导向杆的下表面安装有五组置地杆,置地杆的底端置于地面,斜坡导向杆呈斜体结构,斜坡导向杆的最底端开设有匹配槽口,匹配槽口与滑动分隔插板相对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通过多组转运承接块带动管材的一端前行至切割定位区,即切割元件位置处,切割定位区左侧的第二压台可滑动,实现左右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间距的改变,继而满足不同长度要求的管材的切割,右侧压块上带有切割设备,完成定位切割后的管材又被推动滑落至转运线上,无需较大的存贮空间,管材的上料以及下料过程可实现自动化,上下料进度较快,且节省资源,缩短工程进度。
[0018]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通过将管材控制在第一对接压辊和第一调节辊之间,以完成管材的端头定位,第二压台整体处于活动状态,通过对接尺度滑道和长度调节滑道之间的对移,且对接尺度滑道表面设有刻度标识,以此控制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的距离,当调整好距离之后,启动第二液压升降驱动件,使第二对接压辊和第二调节辊对管材进行夹紧,随后启动,以完成切割操作,且第一压台和第二压台之间的距离即切割长度,切割过程迅速便捷,其位移以及对其的定位作用调整方便,可适应不同长度要求的管材切割,工艺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调节管道台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切割元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切割元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转运承接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定位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暂存导向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升降拦截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暂存导向台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专利技术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暂存导向台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调节管道台;11、长台体;12、置地托脚;13、支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包括调节管道台(1)以及设置在调节管道台(1)一侧的暂存导向台(2),暂存导向台(2)设置有五组,其特征在于:暂存导向台(2)的一端设置有暂存导向杆(3),暂存导向台(2)通过暂存导向杆(3)与调节管道台(1)的侧表面相连接,调节管道台(1)的内侧分布安装有转运承接块(4),调节管道台(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组件(5),调节管道台(1)的另一端安装有切割元件(6),定位组件(5)的内侧设置有定位调节件(7),调节管道台(1)包括长台体(11)以及设置在长台体(11)下表面的置地托脚(12),长台体(11)的内侧分布设置有支托内板(13),支托内板(13)用于防管材掉落至长台体(11)的内底端,长台体(11)的表面开设有安装缺口槽(14),长台体(11)通过安装缺口槽(14)与切割元件(6)相对接,切割元件(6)包括设置在调节管道台(1)末端的第一压台(62)以及安装在第一压台(62)内侧的第二压台(63),第一压台(62)和第二压台(63)之间设置有长度调节管道(61),长度调节管道(61)位于调节管道台(1)的上端,使用航吊将成堆的管材吊至暂存导向台(2)的上端,管材自然滑动至暂存导向杆(3)位置被格挡,管材通过暂存导向杆(3)继续滑落至可转动的转运承接块(4)上,转运承接块(4)带动管材前行至切割元件(6)位置处,完成切割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长度调节管道(61)包括位于调节管道台(1)上端的长度调节滑道(611)以及设置在长度调节滑道(611)上端的对接尺度滑道(612),长度调节滑道(611)的一端与第二压台(63)相连接,对接尺度滑道(612)的一端与第一压台(62)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压台(62)包括第一定位顶板(621)以及安装在第一定位顶板(621)一端下表面的侧梁板(622),第一定位顶板(62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驱动件(625),第一液压升降驱动件(625)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对接压辊(626)。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侧梁板(622)的底端设置有对接框架板(623),对接框架板(623)的内侧端安装有第一调节辊(624),对接尺度滑道(612)的一端与对接框架板(623)的侧表面相连接,且对接框架板(623)与长台体(11)的上端面匹配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切割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压台(63)包括设置在长台体(11)侧表面的第二立式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厉广永宋端鑫陈荣庆吴国进马伟陈建彬张峰吴佰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久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