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义乐专利>正文

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56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包括人行道、交通灯、升降柱、提醒警示件和指示灯,所述人行道在路口对称设置,所述人行道的一侧配合设置有交通灯,所述人行道部位处配合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固定连接有提醒警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通过相互间隔50cm的升降柱的设计,能够配合路口红路灯联动,能够避免电动车或者自行车骑行人员冲撞红灯,且在升降柱上设置有提行警示件,避免行人没注意到升降柱冲撞红灯时,能够及时进行语音提醒,通过指示灯的设计,能够在行人等待红灯时,通过显示屏播放安全警示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杜绝闯红灯现象。杜绝闯红灯现象。杜绝闯红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装置
,具体为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交通信号灯是交通指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基本语言。交通信号灯由红灯表、绿灯、黄灯组成,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是道路交通不可缺少的工具,现有的人行横道缺少交通提醒装置,会出现行人不注意冲闯红灯的现象,影响交通安全,且现有的路口设计不合理,缺少人性化设计,不能满足盲人或者残疾人士通过,路口未设置警示教育,不能提高安全意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设置的冲撞装置不合理和路口的设计不符合人性化设计无法实现提高安全意识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包括人行道、交通灯、升降柱、提醒警示件和指示灯,所述人行道在路口对称设置,所述人行道的一侧配合设置有交通灯,所述人行道部位处配合安装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上固定连接有提醒警示件,所述升降柱一侧的人行道部位处安装有指示灯。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道上铺设有盲道,所述人行道上配合设置有缓坡。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交通灯的一侧路口配合设置有斑马线。<br/>[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升降柱之间的间距为50cm,所述升降柱由气缸和活塞杆组成,所述气缸配合镶嵌设置在缓坡部位处,所述气缸上配合设置有活塞杆。
[0011]进一步地,所述提醒警示件由音响、红外感应器和防护盖组成,所述音响固定连接在活塞杆的顶端,所述音响上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由信号灯、立柱、摄像头和显示屏组成,所述信号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安装在缓坡部位处,所述信号灯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所述信号灯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显示屏。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具备以下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设计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通过相互间隔50cm的升降柱的设计,能够配合路口红路灯联动,在红灯时,升降柱升起,由于升降柱之间的间距较小,能够避免电动车或者自行车骑行人员冲撞红灯,且在升降柱上设置有提行警示件,避免行人没注意到升降柱冲撞红灯时,能够及时进行语音提醒,通过盲道和缓坡的设计,能够便于盲人或者残疾人士通过使用,提高人性化设计,通过指示灯的设计,能够在行人等待红灯时,通过显示屏播放安全警示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杜绝闯红灯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升降柱和提醒警示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指示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人行道;101、盲道;102、缓坡;2、交通灯;201、斑马线;3、升降柱;301、气缸;302、活塞杆;4、提醒警示件;401、音响;402、红外感应器;403、防护盖;5、指示灯;501、信号灯;502、立柱;503、摄像头;50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包括人行道1、交通灯2、升降柱3、提醒警示件4和指示灯5,该方案设计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通过配合设计,优化了防冲撞红灯的装置,提高交通安全,通过配合设计,能够提高人性化使用需求,满足使用效果,加强行人的安全意识教育,人行道1在路口对称设置,人行道1的一侧配合设置有交通灯2,人行道1部位处配合安装有升降柱3,升降柱3上固定连接有提醒警示件4,升降柱3一侧的人行道1部位处安装有指示灯5,升降柱3通过传导线与红路灯形成电性连接,实现联动使用效果,在红灯时,气缸301会将活塞杆302伸出,此时活塞杆302阻挡在路口,由于相邻之间50cm间隔设置的升降柱3设计,能够防止行人、自行车或者电动车冲闯红灯,且活塞杆302上设置有红外感应器402,在有行人未注意到红灯,冲闯红灯时,音响401会发出提示语音,避免行人冲闯红灯,提高交通安全,在绿灯时,活塞杆302收回,使之没入地表以下,此时的防护盖403能够保护红外感应器402被踩踏,提高使用效果,红外感应器402为现有已公开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进行过多赘述,在行人等待红灯时,能够通过信号灯501查看信号指示状态,通过在信号灯501一侧设置显示屏504,能够用于播放安全警示教育宣传视频,在行人观看信号灯501时,能够观察到安全警示教育宣传视频,从而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杜绝冲闯红灯的现象,通过盲道101和缓坡102的设计,能够便于盲人和残疾人士通过,提高人性化设计,满足使用需求,该方案的整体设计,优化了防冲闯的辅助装置,提高人性化设计,加强行人的安全警示教育,提高使用效果。
[0024]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人行道1上铺设有盲道101,人行道1上配合设置有缓
坡102,通过配合设计,提高人性化设计,满足使用需求。
[0025]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交通灯2的一侧路口配合设置有斑马线201,交通灯2用于指挥交通通过状态,满足使用需求。
[002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柱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升降柱3之间的间距为50cm,升降柱3由气缸301和活塞杆302组成,气缸301配合镶嵌设置在缓坡102部位处,气缸301上配合设置有活塞杆302,提醒警示件4由音响401、红外感应器402和防护盖403组成,音响401固定连接在活塞杆302的顶端,音响401上固定连接有红外感应器402,红外感应器4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盖403,升降柱3和提醒警示件4的设计,优化了防冲闯红灯的装置使用效果,提高交通安全。
[0027]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指示灯5由信号灯501、立柱502、摄像头503和显示屏504组成,信号灯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立柱502,立柱502安装在缓坡102部位处,信号灯501的顶部安装有摄像头503,信号灯501的一侧配合安装有显示屏504,指示灯5的设计满足使用需求,满足交通指挥使用。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包括人行道(1)、交通灯(2)、升降柱(3)、提醒警示件(4)和指示灯(5),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1)在路口对称设置,所述人行道(1)的一侧配合设置有交通灯(2),所述人行道(1)部位处配合安装有升降柱(3),所述升降柱(3)上固定连接有提醒警示件(4),所述升降柱(3)一侧的人行道(1)部位处安装有指示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1)上铺设有盲道(101),所述人行道(1)上配合设置有缓坡(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灯(2)的一侧路口配合设置有斑马线(2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交通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升降柱(3)之间的间距为50cm,所述升降柱(3)由气缸(301)和活塞杆(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娜陈义乐
申请(专利权)人:陈义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