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及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373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及升降柱,属于交通路障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包括电机、支撑部和滑动部;支撑部的材料包括刚性材料;滑动部的材料包括刚性材料,滑动部为长条状,滑动部与支撑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滑动部侧面设置有齿条,齿条沿滑动部长度方向设置;电机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以使电机的输出端的绕轴自转控制滑动部上下运动。它可以实现升降柱自动控制横向方向上的限位,以使所述横向限位受到升降柱的控制,提高了应对紧急情况的效率,避免了人工控制带来的对使用者人身安全的隐患。安全的隐患。安全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及升降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路障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及升降柱。

技术介绍

[0002]升降柱是一种阻拦车辆撞击人群及车辆爆炸袭击的实体防护设备,安装于车辆出入口通道,由液压、气压、电机等方式驱动柱体部分上升和下降。需要通行车辆时,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柱体下降至地面,车辆通行后,上升至拦截状态,起到防护作用。升降柱广泛应用于学校、银行、停车场、步行街、大型集会场所及城市交通路口、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甚至于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等重要场合,通过设备升降对过往车辆进行限制,有效地保障主要场所设施和人员的安全不受侵犯。
[0003]但是现有的升降柱往往为竖直方向伸出或者收进设置的,例如专利号为CN201610636375.6的高速全自动电动升降柱装置和专利号为CN02149238.7的电动升降柱装置,上述升降柱均没有横向的障碍装置,上述升降柱伸出时也仅仅能阻挡汽车的通行,而升降柱与升降柱之间的空隙仍然允许摩托车等小型车辆通过,在必要时刻不能够进行全方位设置障碍,无法应对一些需要紧急封锁的情况;而专利号为CN201810804846.9的一种可旋转可升降的液压升降柱上设置的伸缩杆虽然能够在横向上起到一定限位作用,但是所述伸缩杆只有在使用者手动拉出时才能起到横向限位的作用,而使用者赶到现场并手动拉出伸缩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使得升降柱在横向上的限位作用生效过慢,不能应对紧急情况;另外,使用者赶到车辆通行的现场拉伸缩杆也使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护,可能出现使用者拉伸缩杆时被企图闯过的车辆撞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及升降柱,它可以实现升降柱自动控制横向方向上的限位,以使所述横向限位受到升降柱的控制,提高了应对紧急情况的效率,避免了人工控制带来的对使用者人身安全的隐患。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包括电机、支撑部和滑动部;支撑部的材料包括刚性材料;滑动部的材料包括刚性材料,滑动部为长条状,滑动部与支撑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滑动部侧面设置有齿条,齿条沿滑动部长度方向设置;电机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以使电机的输出端的绕轴自转控制滑动部上下运动。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滑动部包括内导杆和内齿导轨;内导杆由刚性材料制成,内导杆为长条状,内导杆与支撑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内导杆与内齿导轨固定连接,以使内导杆随内齿导轨的运动而运动;电机与内齿导轨啮合连接。
[0007]一种升降柱,包括一个伸出部、一个连接部、至少一个横向限位部和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连接部固定设置于地面以下;连接部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腔室,所述电动机芯设置于滑动腔室内;伸出部为长条形,伸出部竖直设置于滑动腔室内,伸出部的长度小于滑动腔室的长度,伸出部与电动机芯固定连接;伸出部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对锁紧部,每对锁紧部分别设置于伸出部的上下两个端部;横向限位部与地面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以使横向限位部可伸出地面以外或收于地面以下;横向限位部的数量与锁紧部的对数相等,多个横向限位部设置于伸出部的外周,每个横向限位部至少靠近伸出部的侧部固接有一对锁紧组件,每对锁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横向限位部的上下两个端部,每对锁紧组件的位置与每对锁紧部的位置相对应;锁紧组件可穿过连接部与锁紧部配合连接,当锁紧组件与锁紧部配合连接时,横向限位部与伸出部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紧部包括锁紧口,锁紧口开设于伸出部靠近横向限位部的表面,锁紧口的数量与锁紧组件的数量相等,每个锁紧口的位置分别与相对应的锁紧组件的位置相对应;每个锁紧口均为伸出部表面朝伸出部轴线方向的凹进,每个锁紧口均只有靠近横向限位部的一端开放;锁紧组件的尺寸与锁紧口的尺寸相匹配,锁紧组件穿过连接部进入锁紧口内部时,横向限位部与伸出部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锁紧口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锁紧组件的材料包括刚性导磁材料。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连接部包括外筒体;外筒体固定设置于地面下侧,外筒体的上表面与地面齐平;滑动腔室开设于外筒体内部,且滑动腔室上端开放;外筒体的侧面开设有侧面通道,侧面通道的数量与横向限位部的数量相等,侧面通道的尺寸与锁紧组件的尺寸相匹配,以使锁紧组件可从侧面通道穿过;侧面通道贯穿外筒体的表面,以使侧面通道连通滑动腔室和外界;且每个侧面通道的上端均开放。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横向限位部内开设有锁紧腔室,锁紧腔室的数量与锁紧组件的数量相等,锁紧腔室靠近伸出部的一端开放,锁紧组件设置于锁紧腔室内;锁紧组件包括弹性杆和锁紧滑块;锁紧滑块的尺寸与锁紧腔室的尺寸相匹配,锁紧滑块滑动连接于锁紧腔室内;弹性杆的一端与锁紧腔室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锁紧滑块固定连接,弹性杆具有弹性,以为锁紧滑块的滑动提供推力或拉力。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紧滑块包括第一锁紧滑块;第一锁紧滑块设置于位于横向限位部上端部的锁紧腔室内,第一锁紧滑块的长度大于横向限位部与外筒体之间的距离,第一锁紧滑块的尺寸与侧面通道的尺寸相匹配;当弹性杆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锁紧滑块远离弹性杆的一端设置于侧面通道内。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锁紧滑块的外周涂覆有防水涂层。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升降柱所在区域内不需要对车辆进行限位阻挡时,伸出部、连接部和横向限位部均位于地面以下,以使路面平整且无障碍,各种车辆均可通行;当升降柱所在区域内需要对大型车辆进行限位阻挡,而小型车辆和行人允许通过
时,锁紧部与锁紧机构先处于分离状态,伸出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伸出至高于地面,伸出部伸出后,位于横向限位部上端的限位组件与位于伸出部下端的限位部配合连接,以实现伸出部与横向限位部的锁紧,此时只有伸出部起到拦截作用,且横向限位部将伸出部锁紧,避免了车辆未减速或加速时,仅仅依靠伸出部自身的作用力无法有效的拦截车辆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升降柱的拦截效果;当升降柱所在区域需要封锁,不允许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过时,位于横向限位部上端的限位组件与位于伸出部上端的限位部配合连接,以实现伸出部与横向限位部的固定连接,此时通过驱动组件同时驱动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伸出至高于地面;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均伸出后,位于横向限位部下端的限位组件与位于伸出部下端的限位部配合连接,此时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同时起到拦截作用,此时来往车辆冲撞到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时,需要同时克服来自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的阻力,防撞效果好,且此时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实现了无间隙封锁,封锁范围广,封锁效果好,且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同时升起,封锁效率高,速度快;工作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控制伸出部和横向限位部的不同升起形式,限位形式种类多,拦截效果多样化,适用范围广;且横向限位部的限位作用的生效无需工作人员到现场手动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31)、支撑部和滑动部;支撑部的材料包括刚性材料;滑动部的材料包括刚性材料,滑动部为长条状,滑动部与支撑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滑动部侧面设置有齿条,齿条沿滑动部长度方向设置;电机(31)与支撑部固定连接,电机(31)的输出端与滑动部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电机(31)的输出端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以使电机(31)的输出端的绕轴自转控制滑动部上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其特征在于:滑动部包括内导杆(32)和内齿导轨;内导杆(32)由刚性材料制成,内导杆(32)为长条状,内导杆(32)与支撑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内导杆(32)与内齿导轨固定连接,以使内导杆(32)随内齿导轨的运动而运动;电机(31)与内齿导轨啮合连接。3.一种升降柱,不工作时收于地面(5)以下,工作时伸出于地面(5),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伸出部、一个连接部、至少一个横向限位部和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一种升降柱的电动机芯;连接部固定设置于地面(5)以下;连接部内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动腔室,所述电动机芯设置于滑动腔室内;伸出部为长条形,伸出部竖直设置于滑动腔室内,伸出部的长度小于滑动腔室的长度,伸出部与电动机芯固定连接;伸出部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对锁紧部,每对锁紧部分别设置于伸出部的上下两个端部;横向限位部与地面(5)在竖直方向上滑动连接,以使横向限位部可伸出地面(5)以外或收于地面(5)以下;横向限位部的数量与锁紧部的对数相等,多个横向限位部设置于伸出部的外周,每个横向限位部至少靠近伸出部的侧部固接有一对锁紧组件,每对锁紧组件分别设置于横向限位部的上下两个端部,每对锁紧组件的位置与每对锁紧部的位置相对应;锁紧组件可穿过连接部与锁紧部配合连接,当锁紧组件与锁紧部配合连接时,横向限位部与伸出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柱,其特征在于:锁紧部包括锁紧口(21),锁紧口(21)开设于伸出部靠近横向限位部的表面,锁紧口(21)的数量与锁紧组件的数量相等,每个锁紧口(21)的位置分别与相对应的锁紧组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