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及升降桩阵列技术

技术编号:374585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及升降桩阵列,属于路障装置领域。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用于对在入场等候时的插队车辆进行标记与阻拦,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驶入入场车道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在车辆驶离入场车道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对比前后两次获取的车辆体征信息,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认定驶离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插队车辆,并获取、储存车辆身份信息对该车进行标记,同时记录入场信息;若一致则认定驶离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排队车辆;在车辆驶入离场车道时,获取插队车辆体征信息和/或身份信息;识别车辆体征信息和/或身份信息,判断是否为插队车辆;它可以实现对插队入场的车辆的精准识别。实现对插队入场的车辆的精准识别。实现对插队入场的车辆的精准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及升降桩阵列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障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及升降桩阵列。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入口路障配合一个视觉探头使用,路障为了防止驾驶人冲动闯入会采用升降型的柱式阻车路障,而视觉探头是为了识别车辆的身份信息即车牌号。
[0003]现有的路口阻拦方法是,路障保持常升状态,仅在有来车进入视觉探头的获取范围内,并被记录车辆身份信息后,将路障降下,车辆可以进入,当有一车辆进入后,路障重新保持阻拦状态;这种形式在高速收费站的ETC收费车道中最常见。
[0004]上述操作的每一辆来车都需要记录身份信息,但视觉探头并不能主动识别哪些车是插队车辆;一旦有人插队利用被插队的车辆的信息入场,被插队的车辆因已经触发过入场路障,无法再次触发而进场,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操作,这样增加了拥堵系数,也加重了人工操作的任务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及升降桩阵列,它可以实现对插队入场的车辆的精准识别。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用于对在入场等候时的插队车辆进行标记与阻拦,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驶入入场车道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在车辆驶离入场车道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对比前后两次获取的车辆体征信息,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认定驶离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插队车辆,并获取、储存车辆身份信息对该车进行标记,同时记录入场信息;若一致则认定驶离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排队车辆;在车辆驶入离场车道时,获取插队车辆体征信息和/或身份信息;识别车辆体征信息和/或身份信息,判断是否为插队车辆;若是,则通过路障阻拦并在根据设定的惩罚标准支付一定金额后路障放行;若否,则路障无阻拦地放行。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车辆驶入入场车道时,车辆位于保持阻拦状态的前排路障单元的设定感应范围内时,前排路障单元变更至放行状态,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车辆跨越放行状态下的前排路障单元并驶入入场车道内后,前排路障单元重新恢复阻拦状态;车辆行驶至位于入场车道出口处,并位于保持阻拦状态的后排路障单元的设定感应范围内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对比前后两次获取的车辆体征信息,判断车辆是否为插队车辆;若为插队车辆,则通过位于入场车道中部的中排路障单元从车后获取车辆身份信息后,将该车的身份信息和
体征信息均存入云端,将后排路障单元变更至放行状态,标记该车为插队车辆,记录插队车辆入场信息;若为排队车辆,则将后排路障单元变更至放行状态;车辆在位于出场车道内需要出场时,识别车辆身份信息和/或车辆体征信息并与云端数据进行对比;若在云端内匹配到对应的信息数据,则判定该车为插队入场车辆,通过设置的惩罚机制对该车进行扣费后放行;若在云端内无法匹配到对应的信息数据,则判定该车为排队入场车辆,正常放行。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车辆体征信息包括车头轮廓、车身重量、驶入角度中的至少一项。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车辆身份信息包括车辆牌照号码、车辆型号中的至少一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入场信息包括入场时间点、入场地点中的至少一项;根据入场信息和当下的离场信息可计算车辆入场维持时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惩罚机制的内容包括:根据车辆入场信息和当下的离场信息进行对比,按常规收费的整数倍作为该车的此次离场费用,并标记该车的身份信息和体征信息,列入整改名单;整改名单中的车辆发生N次插队行为的,第N次的离场费用为第一次插队离场时费用的N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车辆行驶至后排路障单元处时,后排路障单元获取车辆的体征信息,判断与本次放行的触发前排路障单元放行的车辆的体征信息是否一致;若判断结果为不一致,则继续判断该体征信息是否在设定次数的前序中由前排路障单元获取过,如有,则认定在前排路障单元获取之前被后排路障单元放行的车辆均为插队车辆,对这些车辆进行标记,如无,则认定该车辆为插队车辆,并进行标记;若判断结果为一致,则认定该车辆为排队车辆,正常放行,不进行标记。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车辆通过前排路障单元驶入入场车道后,前排路障单元恢复至阻拦状态,感应此时前排路障单元的感应范围内是否存在车辆,且该车辆与前一次触发前排路障单元放行的车辆相同或触发的位置更靠近前排路障单元;若是,则认定此时驶入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插队车辆;若否,则认定此时驶入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排队车辆。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桩阵列,基于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来作业;升降桩阵列包括至少一排前排路障、至少一排后排路障、至少一排中排路障、控制系统;所述路障均为升降型柱式阻车路障;所述路障包括阻挡主体和顶盖舱元件;阻挡主体滑动连接在预埋主体内,预埋主体嵌设于地面下且顶端与地面平齐;顶盖舱元件固定设于阻挡主体顶部;在放行状态下,顶盖仓元件顶端与地面平齐;顶盖仓元件包括顶盖、红外线探测器、重量检测器、光线警示器、视觉探头;顶盖可拆连接于阻挡主体顶部;红外线探测器置于顶盖前侧,并斜向下发射红外线形成感应范围,以感应来车的车头轮廓和驶入方向;重量检测器置于顶盖上表面以感应车身重量及两轮之间的宽度;光线警示器置于顶盖上表面以发光警示来车;视觉探头置于顶盖后侧,并向后拍摄车尾图像,以获取车辆身份信息;路障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控制系统接收路障获取的车辆信息,并有选择地传递给云端进行储存。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入场车道和离场车道中均设有相同结构的升降桩阵列;在入场车道中,后排路障在未有被确认插队状态的来车时为阻拦状态;中排路障在未有插队车辆被后排路障认定时为放行状态;前排路障在未有来车时为阻拦状态;在离场车道中,后排路障在未有缴费后的来车时为阻拦状态;中排路障在未有来车驶过时或前排路障未检测到插队车辆时为放行状态;前排路障在未有来车时为阻拦状态。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车辆入场前设置两道路障,分别获取车辆的体征信息,使得通过对比体征信息,来初步判断是否有被插队的情况,标记插队的车辆,利于后续的惩罚;同时两道路障还能保证前后车辆不会因跟车而保持过近的距离,产生后车无法顺利通过入口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辨认前后两次体征信息,来判断到达入场车道尾端的车和触发入场车道首端路障下降的车是否是同一辆,将前后两辆不同的车中前一辆认定为插队车辆,后一辆认定为被插队的排队车辆,并收集插队车辆的身份信息进行标记;在收集其身份信息时,会将中排路障升起,一方面实现信息收集,另一方面也防止插队车辆倒车逃逸识别,还有助于后车被插队的排队车辆可见前车被标记,具有心理安抚作用;另外,当排队车辆连续被多辆车插队,也可以适用本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当后排路障识别的车辆的体征信息与触发前排路障下降的车辆的体征信息不一致时,识别后排路障识别的车辆的体征信息是否是先前设定次数内已经出现过触发前排路障下降,不将该类车视为插队车,以避免一辆车被多辆车插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用于对在入场等候时的插队车辆进行标记与阻拦,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驶入入场车道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在车辆驶离入场车道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对比前后两次获取的车辆体征信息,判断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认定驶离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插队车辆,并获取、储存车辆身份信息对该车进行标记,同时记录入场信息;若一致则认定驶离入场车道的车辆为排队车辆;在车辆驶入离场车道时,获取插队车辆体征信息和/或身份信息;识别车辆体征信息和/或身份信息,判断是否为插队车辆;若是,则通过路障阻拦并在根据设定的惩罚标准支付一定金额后路障放行;若否,则路障无阻拦地放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辆驶入入场车道时,车辆位于保持阻拦状态的前排路障单元的设定感应范围内时,前排路障单元变更至放行状态,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车辆跨越放行状态下的前排路障单元并驶入入场车道内后,前排路障单元重新恢复阻拦状态;车辆行驶至位于入场车道出口处,并位于保持阻拦状态的后排路障单元的设定感应范围内时,获取车辆体征信息;对比前后两次获取的车辆体征信息,判断车辆是否为插队车辆;若为插队车辆,则通过位于入场车道中部的中排路障单元从车后获取车辆身份信息后,将该车的身份信息和体征信息均存入云端,将后排路障单元变更至放行状态,标记该车为插队车辆,记录插队车辆入场信息;若为排队车辆,则将后排路障单元变更至放行状态;车辆在位于出场车道内需要出场时,识别车辆身份信息和/或车辆体征信息并与云端数据进行对比;若在云端内匹配到对应的信息数据,则判定该车为插队入场车辆,通过设置的惩罚机制对该车进行扣费后放行;若在云端内无法匹配到对应的信息数据,则判定该车为排队入场车辆,正常放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体征信息包括车头轮廓、车身重量、驶入角度中的至少一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身份信息包括车辆牌照号码、车辆型号中的至少一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入场信息包括入场时间点、入场地点中的至少一项;根据入场信息和当下的离场信息可计算车辆入场维持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口智能阻拦的升降方法,其特征在于:惩罚机制的内容包括:根据车辆入场信息和当下的离场信息进行对比,按常规收费的整数倍作为该车的此次离场费用,并标记该车的身份信息和体征信息,列入整改名单;整改名单中的车辆发生N次插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