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升降柱及升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647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埋升降柱及应用于该浅埋升降柱的升降方法,包括预埋箱、活动盖板、旋转座、活动柱体、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预埋箱内,预埋箱的顶部围成有收纳口,旋转座安装在预埋箱的内侧并与活动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活动盖板相对预埋箱往复转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座相对预埋箱往复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浅埋升降柱在实现浅埋的同时又具备有足够的升起高度,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地表开挖深度受限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浅埋升降柱及升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浅埋升降柱及应用于该浅埋升降柱的升降方法。
技术介绍
自动升降柱是现代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保护行人和建筑物,以及维护交通秩序等,对城市交通安全起到重要作用。现有自动升降柱通常由预埋外筒、升降内筒及动力装置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升降内筒设置在预埋外筒的内侧,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升降内筒相对预埋外筒沿轴向上下移动;预埋外筒需要进行预埋,而升降内筒的升起高度受到预埋深度的限制。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及发展,大量地下空间被利用如地下车库、交通隧道等,导致地表开挖深度受到限制,对传统升降柱的预埋安装造成很大困难,为了实现浅埋,只能是通过牺牲升降柱的升起高度来减小预埋深度,但这样又会大幅弱化升降柱的阻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埋升降柱及应用于该浅埋升降柱的升降方法,使得升降柱在实现浅埋的同时又具备有足够的升起高度,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地表开挖深度受限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浅埋升降柱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浅埋升降柱,包括预埋箱、活动盖板、旋转座、活动柱体、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预埋箱内,所述预埋箱的顶部围成有收纳口,所述旋转座安装在所述预埋箱的内侧并与所述活动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板相对所述预埋箱往复转动,以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从所述收纳口处向上翻开,或者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向下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预埋箱往复转动,所述活动柱体用于在所述旋转座的带动下向上翻转并经所述收纳口翻出至所述预埋箱外部,或者向下翻转并经所述收纳口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其中,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收纳口处空出有预留口,且所述旋转座挡在所述预留口的内侧;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活动盖板挡在所述活动柱体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柱体呈圆筒状。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旋转座朝上的一面和/或所述活动盖板朝上的一面为平整面。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旋转座朝上的一面与所述活动盖板朝上的一面对齐。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和/或,所述活动柱体翻出至所述预埋箱外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旋转座朝上的一面挡在所述预留口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活动盖板固设有转臂部,所述转臂部固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固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通过第二转轴与预埋箱转动连接,且所述旋转座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所述第二转轴固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第二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座与所述活动柱体连接的一面设置有LED底灯,所述活动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LED灯带,所述活动柱体处于翻转过程中和/或处于相对地面直立的状态时,所述LED底灯和/或所述LED灯带处于亮灯状态。进一步地,所述预埋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预埋箱的内部空间分为动力室和收纳室,所述动力室的顶部固设有固定盖板,所述收纳口位于所述收纳室的顶部,所述旋转座安装在所述收纳室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动力室内,所述收纳室用于收纳所述活动柱体。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升降方法,应用于上述浅埋升降柱,所述升降方法包括:升起步骤: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盖板从收纳口处向上翻开,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座带动活动柱体向上翻转,使活动柱体经收纳口翻出至预埋箱外部,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盖板向下盖合至收纳口处;降落步骤: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盖板从收纳口处向上翻开,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座带动活动柱体向下翻转,使活动柱体经收纳口收纳至预埋箱内部,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盖板向下盖合至收纳口处。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浅埋升降柱及应用于该浅埋升降柱的升降方法,活动柱体能够以翻转的方式翻出至预埋箱外部,即活动柱体能够以翻转方式升起,以起到阻拦作用,具体来说,可通过使活动柱体向上翻转适当角度(如90度)从而将活动柱体调整成与地面垂直的直立状态;同样,活动柱体是以翻转的方式收纳至预埋箱内部的,即活动柱体能够以翻转方式降落,以方便车辆通行,具体来说,可通过使活动柱体向下翻转适当角度(如90度),从而将活动柱体以平躺状态收纳至预埋箱内部,此时活动柱体所占深度与其直径相同;当然,活动柱体收纳至预埋箱内部时,无需要求其一定要处于平躺状态,只要活动柱体处于倾斜状态或平躺状态,其所占深度均小于其轴向长度,而现有技术的升降内筒,当其收纳在升降外筒内部时,其所占深度相当于其轴向长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浅埋升降柱,其活动柱体在收纳时所占深度相对现有技术小,可有效减小预埋箱的高度,也无需牺牲活动柱体的轴向长度,因此能够在实现浅埋的同时又具备有足够的升起高度,保障活动柱体处于直立状态时能够起到有效的阻拦功能,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地表开挖深度受限的区域。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浅埋升降柱及应用于该浅埋升降柱的升降方法,当活动柱体收纳至预埋箱内部且活动盖板盖合在预埋箱的收纳口处时,活动盖板挡在活动柱体的上方,这样一方面使得活动盖板变成通行路面的一部分,保证通行路面在活动柱体的收纳位置上处于较为平整的状态,有助于车辆平稳通行,另一方面活动盖板也能够防止通行车辆与活动柱体直接接触,有效保护活动柱体;由于活动盖板盖合在收纳口处时,收纳口处形成有预留口,而旋转座挡在预留口的内侧,因此当活动柱体翻出至预埋箱外部时,活动柱体可以直立在预留口的位置上,避免妨碍到活动盖板的盖合,使得活动盖板在活动柱体处于直立状态时也能够盖回到收纳口处;当活动柱体翻出至预埋箱外部且活动盖板盖合在收纳口处时,此时浅埋升降柱处于阻拦状态,既能够(通过活动柱体)对车辆起到阻拦作用,又能够将活动盖板作为通行路面的一部分,保证通行路面在活动柱体的收纳位置上处于较为平整的状态,方便行人通过;当浅埋升降柱处于通行状态时(即活动柱体收纳至预埋箱内部且活动盖板盖合在收纳口处时),由于是活动盖板(而非活动柱体的表面)作为通行路面的一部分,因此无需将活动柱体的侧面设计为契合地面的方形,可以按实际需求设计活动柱体的外形,例如为了安全性可以将活动柱体设计为圆筒状,圆筒状的好处是,行人或车辆撞到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行人的受伤程度或者车辆、升降柱的损坏程度,如果采用方形柱体,由于其棱角分明,行人或者车辆撞到时,行人的受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箱、活动盖板、旋转座、活动柱体、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预埋箱内,所述预埋箱的顶部围成有收纳口,所述旋转座安装在所述预埋箱的内侧并与所述活动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板相对所述预埋箱往复转动,以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从所述收纳口处向上翻开,或者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向下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预埋箱往复转动,所述活动柱体用于在所述旋转座的带动下向上翻转并经所述收纳口翻出至所述预埋箱外部,或者向下翻转并经所述收纳口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n其中,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收纳口处空出有预留口,且所述旋转座挡在所述预留口的内侧;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活动盖板挡在所述活动柱体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箱、活动盖板、旋转座、活动柱体、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预埋箱内,所述预埋箱的顶部围成有收纳口,所述旋转座安装在所述预埋箱的内侧并与所述活动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活动盖板相对所述预埋箱往复转动,以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从所述收纳口处向上翻开,或者使所述活动盖板能够向下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座相对所述预埋箱往复转动,所述活动柱体用于在所述旋转座的带动下向上翻转并经所述收纳口翻出至所述预埋箱外部,或者向下翻转并经所述收纳口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
其中,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收纳口处空出有预留口,且所述旋转座挡在所述预留口的内侧;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活动盖板挡在所述活动柱体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呈圆筒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旋转座朝上的一面和/或所述活动盖板朝上的一面为平整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旋转座朝上的一面与所述活动盖板朝上的一面对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柱体收纳至所述预埋箱内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和/或,所述活动柱体翻出至所述预埋箱外部且所述活动盖板盖合在所述收纳口处时,所述旋转座朝上的一面挡在所述预留口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