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和用于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20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8
本申请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和用于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本申请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分配器和多个层叠设置的板片;多个板片包括相邻的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在层叠方向上,分配器的至少部分位于该两张板片之间,且分配器和该两张板片中的至少一者相固定;分配器包括第一壁部和周壁部;且第一壁部自周壁部在沿大致垂直于层叠方向上延伸;第一壁部设有第一开孔和分配孔;第一板片设有第一角孔,第二板片设有第二角孔;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板间通道和第一孔道;第一角孔、第二角孔以及第一开孔在沿层叠方向排布以形成第一孔道的一部分;分配孔连通第一孔道与第一板间通道。本申请有利于提高分配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可靠性。配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可靠性。配器和板式换热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换热器和用于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

技术介绍

[0001]板式换热器通常包括多张层叠在一起的板片,相邻的两张板片之间具有流体流动的空间,从而制冷剂和载冷剂可以分别在板片正反两侧流动以通过板片实现间壁换热。随着对板式换热器使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对板式换热器进行流体分配性能的优化,以得到换热性能更强的板式换热器。
[0002]相关技术有采用分配器放置在板片的制冷剂入口处,该种分配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小孔来控制流体的分配。如图1所示,该种分配器100具有筒体部31和远离筒体部的轴心线而向外延伸的凸部33,分配器100的筒体部31上下两侧壁面结构(322、321)分别与不同的板片焊接实现对分配器的固定,而分配器的凸部33上具有分配通孔331,该凸部33的高度小于筒体部31的高度,使得凸部31低于筒体部31的上端,从而可为从分配通孔331上方流出的流体留有一定的流动空间。但是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分配器需要通过对金属薄板冲压而加工出不同高度的筒体部和凸部,从而金属薄板材料在不同位置处的拉伸需求差异较大,在高温焊接等组装条件下容易变形或损坏,从而影响分配器的可靠性,也影响板式换热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用于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有利于提高分配器的可靠性,且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包含分配器的板式换热器,在保证流体分配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整体可靠性。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分配器和多个层叠设置的板片,在垂直于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的平面,所述分配器的投影外轮廓所围合的面积小于所述板片的投影外轮廓所围合的面积;所述板片具有主换热区,所述板片在所述主换热区外围还设有若干角孔;所述多个板片包括相邻的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所述分配器的至少部分位于该两张板片之间,且所述分配器和该两张板片中的至少一者相固定;
[0005]所述分配器包括第一壁部和周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连接于所述周壁部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板片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壁部自所述周壁部向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壁部设有第一开孔和分配孔;
[0006]所述第一板片设有第一角孔,所述第二板片设有第二角孔;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板间通道和第一孔道;所述第一板间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该两张板片的主换热区之间;所述第一角孔、所述第二角孔以及所述第一开孔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上布置以形成所述第一孔道的一部分;所述分配孔连通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板间通道。
[0007]在本申请中,由于分配器的分配孔连通第一孔道与第一板间通道,从而有利于通过分配孔实现从第一孔道进入第一板间通道的流体的分配效果,在此基础上,由于分配器的第一开孔和分配孔都设置在第一壁部,而第一壁部自周壁部沿大致垂直于板片层叠方向上延伸,从而有利于减小分配器对应不同开孔位置处的材料拉伸差异,降低分配器在高温
焊接等条件下变形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分配器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整体可靠性。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板式换热器的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第一壁部和周壁部;所述分配器还具有配合腔,所述周壁部周向围绕所述配合腔;
[0009]所述第一壁部连接于所述周壁部高度方向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壁部自所述周壁部向垂直于其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壁部设有第一开孔和分配孔;所述配合腔连通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分配孔。
[0010]在本申请中,由于分配器的第一开孔和分配孔都设置在第一壁部,从而有利于减小分配器对应不同开孔位置处的材料拉伸差异,降低分配器在高温焊接等条件下变形和损坏的概率,提高了分配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分配器;
[0012]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板式换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中板式换热器的一种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板片与分配器组装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板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分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本申请板片与分配器组装后的结构在角孔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分配器与第二板片组装后俯视角度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板片与分配器组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13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板片与分配器组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参考图2至图1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式换热器100,其包括若干外接管10、第一边板20、由多张板片组成的换热芯体30、以及第二边板40。第一边板20和第二边板40分别设置在换热芯体30厚度方向上的不同侧,换热芯体30对应的多张板片以层叠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0026]参考图2,板式换热器100具有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以及高度方向H,多张板片的层叠方向P与板式换热器100的高度方向H共向。每张板片的两侧通常流动不同类的换热介质,其中一种为制冷剂,另一种为载冷剂。板式换热器100具有若干角孔通道和若干板间通道,角孔通道通常沿着板片的层叠方向P延伸,而板间通道通常位于相邻的两张板片之间,由两种板片之间的间隙形成。在板式换热器100内,角孔通道和板间通道都是制冷剂流道50
或载冷剂流道60的一部分。但制冷剂流道50和载冷剂流道60不连通,这样,两种换热介质能够通过间隔开的板结构实现间壁换热。
[002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换热芯体30的多张板片包括至少一组相邻的第一板片11和第二板片12,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板片11和第二板片12的数量均可以为多张。在图5中,定义板片朝向外侧的一面,亦即所能看到的一面为第一换热面1,朝向内侧的一面亦即所不能看到的一面为第二换热面2。每张板片具有主换热区70和位于主换热区70外围的若干角孔。多张板片的角孔在沿板片层叠方向上排布以形成若干孔道的至少一部分。
[0028]对于多张板片,其可以通过单副模具成型,即每张板片均为形状和结构完全相同的板片,多张板片装配时,与一张板片相邻的另一张板片可以旋转180度后进行装配,当然,多张板片也可以通过两副甚至更多副模具成型,即多张板片可以为不同形状或结构,例如,一张板片其主换热区70为平板结构,另一张板片其主换热区70设置点波型凸起结构,这两种板片也可以装配在一起并且交替层叠设置,只要板片满足本申请所描述的板片结构以及板片装配的对应关系即可。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器(200)和多个层叠设置的板片,在垂直于所述板片的层叠方向的平面,所述分配器(200)的投影外轮廓所围合的面积小于所述板片的投影外轮廓所围合的面积;所述板片具有主换热区(70),所述板片在所述主换热区(70)外围还设有若干角孔;所述多个板片包括相邻的第一板片(11)和第二板片(12),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所述分配器(200)的至少部分位于该两张板片之间,且所述分配器(200)和该两张板片中的至少一者相固定;所述分配器(200)包括第一壁部(61)和周壁部(63);所述第一壁部(61)连接于所述周壁部(63)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一板片(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壁部(61)自所述周壁部(63)向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壁部(61)设有第一开孔(641)和分配孔(642);所述第一板片(11)设有第一角孔(51),所述第二板片(12)设有第二角孔(52);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板间通道(102)和第一孔道(21);所述第一板间通道(102)的至少部分位于该两张板片的主换热区(70)之间;所述第一角孔(51)、所述第二角孔(52)以及所述第一开孔(641)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上布置以形成所述第一孔道(21)的一部分;所述分配孔(642)连通所述第一孔道(21)与所述第一板间通道(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具有相背的第一换热面(1)和第二换热面(2),所述分配器(200)位于所述第一板片(11)的第二换热面(2)和所述第二板片(12)的第一换热面(1)之间;所述第一板片(11)包括第一平板部(31)和第一换热部(41),所述第一换热部(41)在所述第一换热面(1)凸出于所述第一平板部(31),所述第一换热部(41)在所述第二换热面(2)相对于所述第一平板部(31)形成能够供流体流动的凹陷区域(43);所述凹陷区域(43)为所述第一板件通道(102)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板片(12)包括第二平板部(32);所述第一角孔(51)贯穿所述第一平板部(31),所述第二角孔(52)贯穿所述第二平板部(32);所述分配器(200)还包括第二壁部(62),所述第二壁部(62)连接于所述周壁部(63)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上靠近所述第二板片(12)的一侧;所述第一壁部(61)包括相平齐的主体部(64)和连接部(65),所述第一开孔(641)贯穿所述主体部(64),所述分配孔(642)贯穿所述连接部(65);所述第一角孔(51)外围的所述第一平板部(31)与所述主体部(64)至少部分区域密封焊接;所述第二角孔(52)外围的所述第二平板部(32)与所述第二壁部(62)至少部分区域密封焊接;所述连接部(65)的至少部分区域在所述层叠方向上面向所述第一换热部(41),所述分配孔(642)连通所述第一孔道(21)与所述凹陷区域(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部(61)自所述周壁部(63)向靠近所述第一开孔(641)的轴心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壁部(62)自所述周壁部(63)向远离所述第一开孔(641)的轴心线的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64)与所述第一平板部(31)在所述第一板片(11)的第二换热面(2)密封焊接;所述第二壁部(62)与所述第二平板部(32)在所述第二板片(12)的第一换热面(1)密封焊接;所述周壁部(63)与所述第二壁部(62)相连接的一端相对于与所述第一壁部(61)相连接的一端更远离所述第一开孔(641)的轴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64)具有与所述周壁部(63)相连接的外边缘(601)以及形成所述第一开孔(641)的内边缘(602),所述主体部(64)
的外边缘(601)与内边缘(602)之间的最大间距为L1,且2mm≤L1≤10mm;所述主体部(64)的一部分与所述周壁部(63)相连,所述主体部(64)的另一部分与所述连接部(65)相连;所述连接部(65)在远离所述第一开孔(641)的轴心线的方向上凸出于所述主体部(64);所述连接部(65)凸伸方向的末端与所述内边缘(602)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外边缘(601)与所述内边缘(602)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