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97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系统包括有回馈式负载单元、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电隔离单元和MCU监控单元,所述电隔离单元连接于激光器电源上,所述回馈式负载单元连接于电隔离单元和供电电网之间;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与回馈式负载单元相连;所述MCU监控单元分别与回馈式负载单元、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和电隔离单元相连。因此,通过将所述各单元结合形成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在测试时,实时监控激光器电源工作状态,控制激光器电源开关机工作时序,及将老化激光器电源的电能量转换回馈到供电电网;达到减少电能量损耗,降低热量,缓解工业园区供电压力,提高激光器电源老化测试可靠性,降低激光器电源制造成本的目的。降低激光器电源制造成本的目的。降低激光器电源制造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测试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激光器电源技术也在突飞猛进,优良的激光器电源系统能为激光器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环境。因此,作为检验激光器电源好坏的标准,激光器电源测试变得尤为重要。
[0003]目前激光器电源老化测试负载装置,采用的是纯电阻负载或真实泵浦源进行测试(附图1所示);这两种老化测试负载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将电能量转换成热量直接消耗,造成大量电能量损耗浪费;2、批量老化测试场地热处理困难;3、批量老化测试时,工业园区供电困难;4、采用纯电阻负载老化测试时,稍有时序波动,即会造成激光器电源损坏;5、采用真实泵浦源老化测试,泵浦源成本极高,维护困难;6、大幅增加了激光器电源制造成本。
[0004]而且,市场上现有的节能回馈式老化测试负载都是适用于传统开关电源老化测试,在匹配激光器电源测试时,因回馈式老化测试负载端口的容性负载特性,会在激光器电源上电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造成激光器电源的损坏。鉴于现用激光器电源老化测试负载的缺陷,需要对现用的测试系统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其通过将电隔离单元、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MCU监控单元和回馈式负载单元结合形成针对激光器电源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能够将激光器电源的电能量转换回馈到供电电网,达到减少电能量损耗,降低热量产生,缓解工业园区供电压力,提高激光器电源老化测试可靠性,降低激光器电源制造成本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其包括有回馈式负载单元,用于将激光器电源的电能量转换逆变为与供电电网相等的电能量,并返回到供电电网;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用于给回馈式负载单元容性负载供电;电隔离单元,用于防止在AC/DC预充电电源为回馈式负载单元供电时,供电的电能量传输到激光器电源端,造成激光器电源上电工作不稳定而损坏;MCU监控单元,用于控制各单元的工作时序,实时监测测试过程中各单元的工作状态,并上报实时数据;所述电隔离单元连接于激光器电源上,所述回馈式负载单元连接于电隔离单元和
供电电网之间;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与回馈式负载单元相连;所述MCU监控单元分别与回馈式负载单元、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和电隔离单元相连。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具有充电端,所述回馈式负载单元具有受电端,于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之充电端和回馈式负载单元之受电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和回馈式负载单元还分别具有信号接收端;所述激光器电源具有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端;所述MCU监控单元具有第一信号检测端、第二信号检测端、第一信号发射端、第二信号发射端和第三信号发射端;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端与回馈式负载单元之受电端相连,所述第一信号发射端与激光器电源之信号接收端相连,第二信号检测端与激光器电源之输出端相连,第三信号发射端与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之信号接收端相连;第二信号发射端与回馈式负载单元之信号接收端相连。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激光器电源之输出端与电隔离单元以及回馈式负载单元之受电端依次相连。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隔离单元为功率二极管、功率MOS管、继电器、电子开关或可控硅。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MCU监控单元为NUC131LxxAE、STM32G070RBT或PIC18F45Q10芯片。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为外接AC/DC电源。
[0013]一种应用于如上所述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试系统接通供电电网开始自检,自检完成后,在T0时段,打开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给回馈式负载单元进行充电;S2、当MCU监控单元检测到回馈式负载单元充电量达到设定值时,在T1时段给出信号,打开激光器电源,激光器电源上电运行;MCU监控单元同时检测激光器电源输出电压,当激光器电源输出电压达到测试要求值时,MCU监控单元再给出信号到电隔离单元,电隔离单元接通;同时关闭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S3、AC/DC预充电电源关闭后,在T2时段,MCU监控单元给回馈式负载单元发出信号,回馈式负载单元以AV模式开始逐步拉升电流带动负载,当达到测试设定要求值时,保持稳定带负载运行工作;激光器电源电流通过电隔离单元,经回馈式负载单元转换逆变成与供电电网相等的电能量,返回供电电网;S4、在T3时段, 激光器电源达到测试时间,断开电源,更换激光器电源进行下一轮老化测试。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电隔离单元、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MCU监控单元和回馈式负载单元结合形成针对激光器电源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能够在激光器电源老化测试时,实时智能监控激光器电源工作状态,控制激光器电源开关机工作时序,及将老化激光器电源的电能量转换回馈到供电电网;达到减少电能量损耗,降低热量产生,缓解工业园区供电压力,提高激光器电源老化测试可靠性,降低激光器电源制造成本的目的。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测试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测试系统整体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电隔离单元采用功率二极管时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电隔离单元采用功率MOS管时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电隔离单元采用继电器时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电隔离单元采用电子开关时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电隔离单元采用可控硅时电路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采用回馈式负载单元内部结合辅助VCC时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之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采用外接AC/DC电源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之测试系统工作时序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之测试系统逻辑原理示意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10、电隔离单元;20、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30、MCU监控单元;40、回馈式负载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专利技术如图2至图11所示,一种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测试系统包括有电隔离单元10、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20、MCU监控单元30、和回馈式负载单元40,其中,所述回馈式负载单元40,用于将激光器电源的电能量转换逆变为与供电电网相等的电能量,并返回到供电电网,实现节能的效果。其可采用市场上现有的节能回馈式老化测试负载组成,如科赛的CS1162。
[0019]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20,用于给回馈式负载单元40容性负载供电;在激光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回馈式负载单元,用于将激光器电源的电能量转换逆变为与供电电网相等的电能量,并返回到供电电网;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用于给回馈式负载单元容性负载供电;电隔离单元,用于防止在AC/DC预充电电源为回馈式负载单元供电时,供电的电能量传输到激光器电源端,造成激光器电源上电工作不稳定而损坏;MCU监控单元,用于控制各单元的工作时序,实时监测测试过程中各单元的工作状态,并上报实时数据;所述电隔离单元连接于激光器电源上,所述回馈式负载单元连接于电隔离单元和供电电网之间;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与回馈式负载单元相连;所述MCU监控单元分别与回馈式负载单元、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和电隔离单元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具有充电端,所述回馈式负载单元具有受电端,于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之充电端和回馈式负载单元之受电端之间连接有二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和回馈式负载单元还分别具有信号接收端;所述激光器电源具有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端;所述MCU监控单元具有第一信号检测端、第二信号检测端、第一信号发射端、第二信号发射端和第三信号发射端;所述第一信号检测端与回馈式负载单元之受电端相连,所述第一信号发射端与激光器电源之信号接收端相连,第二信号检测端与激光器电源之输出端相连,第三信号发射端与AC/DC预充电电源单元之信号接收端相连;第二信号发射端与回馈式负载单元之信号接收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器电源智能测试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锋肖科明王建廷张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明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