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519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7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包括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所述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包括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和单路控制MCU,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出端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正负输出端分别接激光器泵浦源的正负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输出电压自适应,从而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电压、电流的激光器泵浦源,以降低老化设备的成本高,提高老化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利用率。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大功率激光器泵浦源的老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与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多种类型的激光器泵浦源的电压、电流参数都不一致,需要根据不同的电压、电流参数去定制不同的老化设备,导致老化设备的成本高,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与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与方法,可以实现输出电压自适应,从而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电压、电流的激光器泵浦源,以降低老化设备的成本高,提高老化设备的利用率。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包括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所述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包括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和单路控制MCU,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出端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正负输出端分别接激光器泵浦源的正负两端,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正负输出端与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路控制MCU实时采集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输出的电压电流,并控制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出电流。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采用移相全桥方案。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包括母线电容Cin、全桥MOS管Q3、全桥MOS管Q4、全桥MOS管Q5、全桥MOS管Q6、钳位二极管D3、钳位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续流电感Lout,负载电阻Rload和变压器T1A,所述母线电容Cin的两端分别接电压输入正极Vin+、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全桥MOS管Q3的漏极接电压输入正极Vin+,所述全桥MOS管Q3的源极接全桥MOS管Q4的漏极,所述全桥MOS管Q4的源极接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全桥MOS管Q5的漏极接电压输入正极Vin+,所述全桥MOS管Q5的源极接全桥MOS管Q6的漏极,所述全桥MOS管Q6的源极接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钳位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阴极接电压输入正极Vin+,所述钳位二极管D4的阳极接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变压器T1A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接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变压器T1A的初级线圈的异名端接所述全桥MOS管Q3的源极,所述整流二极管D5的阳极接电压输出负极Vout

,所述整流二极管D5的阴极接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1的同名端,所述整流二极管D6的阳极接电压输出负极Vout

,所述整流二极管D6的阴极接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2的异名端,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1的异名端接次级线圈L2的同名端,所述续流电感Lout的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1的异名端,所述续流电感Lout的另一端接电压输出正极Vout+,所述负载电阻Rload的两端分别接
电压输出正极Vout+、电压输出负极Vout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还包括谐振电感Lr,所述谐振电感Lr的一端接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另一端接所述全桥MOS管Q5的源极。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还包括隔直电容C6,所述隔直电容C6的一端接所述全桥MOS管Q3的源极,另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A的初级线圈的异名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还包括输出滤波电容Cout,所述输出滤波电容Cout的两端分别接电压输出正极Vout+、电压输出负极Vout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桥MOS管Q3、全桥MOS管Q4、全桥MOS管Q5、全桥MOS管Q6均采用SICMOS管。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钳位二极管D3、钳位二极管D4均采用SIC钳位二极管。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均采用SIC整流二极管。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出端通过运算放大器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入端连接。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所述单路控制MCU的控制模拟量D/A的输出端,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电压输出负极,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接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入端。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还包括总监控MCU,所述总监控MCU与所述单路控制MCU输入输出双向连接,所述单路控制MCU向所述总监控MCU上报实时状态,所述总监控MCU向所述单路控制MCU下发控制指令。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包括PC端,所述总监控MCU通过CAN接口与所述PC端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总监控MCU向所述单路控制MCU下发的控制指令包括对采集到的电压值、电流值和电流控制量进行误差计算所需要的K值和B值,其中,K值是倍数误差,B值是零偏误差。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至少有两路,每路的单路控制MCU固定一个唯一的地址位,通过CAN通讯汇集到CAN总线上,并通过CAN总线与所述总监控MCU相互通讯。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四路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对应一个总监控MCU。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还包括供电部分,所述供电部分包括三相维也纳PFC和MCU_PFC控制器,所述三相维也纳PFC通过母线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相维也纳PFC与所述MCU_PFC控制器输入输出双向连接,所述MCU_PFC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_PFC控制器向所述单路控制MCU下发PFC状态,给所述单路控制MCU做开关时序控制。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实现输出电压自适应,从而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电压、电流的激光器泵浦源,以降低老化设备的成本高,提高老化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所述自适应电压输出单元包括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和单路控制MCU,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出端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正负输出端分别接激光器泵浦源的正负两端,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正负输出端与所述单路控制MCU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路控制MCU实时采集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输出的电压电流,并控制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的输出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采用移相全桥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路DC/DC恒流输出通道包括母线电容Cin、全桥MOS管Q3、全桥MOS管Q4、全桥MOS管Q5、全桥MOS管Q6、钳位二极管D3、钳位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续流电感Lout,负载电阻Rload和变压器T1A,所述母线电容Cin的两端分别接电压输入正极Vin+、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全桥MOS管Q3的漏极接电压输入正极Vin+,所述全桥MOS管Q3的源极接全桥MOS管Q4的漏极,所述全桥MOS管Q4的源极接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全桥MOS管Q5的漏极接电压输入正极Vin+,所述全桥MOS管Q5的源极接全桥MOS管Q6的漏极,所述全桥MOS管Q6的源极接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与所述钳位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阴极接电压输入正极Vin+,所述钳位二极管D4的阳极接电压输入负极Vin

,所述变压器T1A的初级线圈的同名端接所述钳位二极管D3的阳极,所述变压器T1A的初级线圈的异名端接所述全桥MOS管Q3的源极,所述整流二极管D5的阳极接电压输出负极Vout

,所述整流二极管D5的阴极接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1的同名端,所述整流二极管D6的阳极接电压输出负极Vout

,所述整流二极管D6的阴极接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2的异名端,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1的异名端接次级线圈L2的同名端,所述续流电感Lout的一端接所述变压器T1A的次级线圈L1的异名端,所述续流电感Lout的另一端接电压输出正极Vout+,所述负载电阻Rload的两端分别接电压输出正极Vout+、电压输出负极Vou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电压输出的激光器泵浦源智能老化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锐王建廷杨俊锋张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明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