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内在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规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内在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要求下,科学构建城市生态廊道,切实改善、提高功能连接度,被认为是促进城市内部生态过程,解决城市化地区生境破碎化和孤岛化、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及服务功能低效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1921141883.2号、专利技术名称“一种城市群内部通风廊道的绿化带系统”公开了一种城市群内部通风廊道的绿化带系统,其包括设置在主干道上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设置在与主干道相交的次干道上的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包括设置在主干道两侧的路侧绿化带以及设置在主干道中间的路中绿化带。本技术的城市群内部通风廊道的绿化带系统通过对城市主干道绿化带、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种常见城市绿化带的形态、植物种类选择、乔灌草搭配、植物配置等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城市生态廊道样本的提取;步骤S2,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的量化;步骤S3,城市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的量化;步骤S4,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关系量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城市生态廊道样本的提取中,首先从面积、综合生境质量及斑块在整体空间中的位置重要性方面进行评价,筛选生态源斑块;通过对场地用地类型、空间形态、生境质量综合对各斑块生态阻力进行评估;根据生态源斑块及阻力面,识别相邻生态源斑块间不同“成本加权距离宽度”下的廊道边界,确定城市生态廊道样本数量及各廊道空间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的量化中,首先,对提取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形态进行量化,选择指标量化其长度、宽度及形状;其次对提取的城市生态廊道的组分要素构成进行量化分析,掌握各廊道含有的不同用地面积及占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城市生态廊道功能连接度的量化中,通过电路理论模型计算各个城市生态廊道的有效电阻,并通过电阻与电导的倒数关系计算各城市生态廊道的有效电导,作为各城市生态廊道的功能连接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关系量化中,分别以城市生态廊道整体空间结构指标、廊道内各组分要素面积占比作为自变量,以廊道对应的有效电导作为因变量,通过统计分析软件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城市生态廊道样本的提取包括生态源筛选、阻力面构建和“宽度”选择;所述阻力面构建为生态阻力面,所述“宽度”为识别相邻生态源斑块间不同“成本加权距离宽度”下的廊道边。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生态廊道空间结构与其功能连接度的关联机制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城市生态廊道样本的提取中的生态源识别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
‑
11,根据土地利用重分类结果,对生态空间进行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获取7类景观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浪,张桂莲,张瑞,仲启铖,张冬梅,易扬,李晓策,林奕成,余浩然,张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