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89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工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裁切的裁切机构,所述加工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裁切机构进行运转的控制机构,设有裁切机构,当需要对物件进行裁切时,只需将物件放置在承载板上,通过物件的重量挤压承载板,使得承载板向下移动,使得风扇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通过将升降槽的气体注入导气槽和伸缩槽,对物件进行裁切,裁切完成后,改变旋转壳的位置,实现两个电极的接触位置相互对调,改变风扇旋转方向,将导气槽和伸缩槽内部气体注入升降槽。气槽和伸缩槽内部气体注入升降槽。气槽和伸缩槽内部气体注入升降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加工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为了对物件进行裁切,需要使用到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是一种以精密的方式对物件进行裁切的设备,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主要有外壳组件、连接组件、定位组件、裁切组件和动力组件等组成,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具有裁切速度快,裁切效果好,裁切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常见的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一般具有以下缺陷:其一:常见的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在进行使用之前,为了便于物件进行裁切和防止物件在进行裁切的过程中,物件的位置会发生偏移需要通过定位组件对物件进行定位,常见的定位组件进行运作之前,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控制,而且在物件裁切完成后,为了便于对物件进行拿取更换,需要人工手动将定位组件进行松开,操作较为不便,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实现对物件的自动裁切;其二:常见的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在进行使用时,需要通过裁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工板(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侧板(3),所述侧板(3)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裁切的裁切机构(4),所述加工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裁切机构(4)进行运转的控制机构(5),所述加工板(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对物体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6);所述裁切机构(4)包括开设在侧板(3)下表面上的充气槽(401),所述侧板(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2),所述固定板(402)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充气槽(401)连通的导气槽(403),所述固定板(402)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气管(404),每个所述气管(404)的上表面上贯穿设置有伸缩槽(4041),每个所述伸缩槽(4041)与导气槽(403)连通,每个所述伸缩槽(404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伸缩杆(405),所述固定板(402)的下方设置有刀模板(406),所述刀模板(406)靠近侧板(3)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挤压板(4061),所述刀模板(406)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刀模槽(407),所述刀模槽(407)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裁切槽(4071),多个所述伸缩杆(405)的下端均与刀模槽(4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槽(40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9),所述连接板(409)的下表面上转动连接有多个风扇主体(408),所述侧板(3)的侧面上安装有两个电极(410),两个所述电极(410)的一端均延伸至充气槽(401)内部并与连接板(409)的上下表面连通,所述侧板(3)的侧面上转动连接有两个旋转壳(411),所述旋转壳(41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板(412),所述旋转板(412)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413),每个所述旋转壳(411)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旋转槽(414),两个所述电极(410)远离侧板(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旋转槽(414)侧壁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板(2)与侧板(3)相接触,所述加工板(2)与侧板(3)呈垂直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化的高精密裁切刀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博大新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