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检测昆虫交哺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53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量检测昆虫交哺能力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现有的贡献食物的昆虫和接收食物的昆虫之间主动找寻交哺,变成直接交哺,跳过了找寻的阶段,节约了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以抽取的圆筒进行分批测试,在短时测试中,可以对若干只昆虫的交哺行为进行测试,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昆虫被固定后,避免了因食物被交互传递而造成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红外高清广角摄像头进行录像拍摄,对影像进行分析,确认黑暗环境下每个昆虫平均交哺重量、次数和时长。数和时长。数和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检测昆虫交哺能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交哺能力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定量检测昆虫交哺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昆虫将体内食物通过吻对吻(或口器对口器)方式传递给另一只昆虫的过程称为交哺。昆虫的交哺能力是研究社会性昆虫食物信息交流、哺育和繁殖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可以利用交哺能力试验检测昆虫对诱杀剂接受和喜好程度,进而推算昆虫将诱杀剂通过交哺行为在整个巢穴内传播和杀灭效果。
[0003]以往实验装置主要为全透明或一侧透明的长方体或者平皿状容器,检测方法主要为将一对昆虫共同放于上述容器内,其中一只昆虫为食物提供方和另一只昆虫为食物接收方,首先食物提供方被饲喂食物后,被引入装有食物接收方的透明容器,1

30min,观测发生第一次交哺行为(吻或口器接触开始到结束为止为发生一次交哺行为)的交哺时长(吻对吻或口器对口器接触时间超过1s为交哺发生),而后分开两者并冻毙,分别测量体重,计算一次交哺后的交哺量(通过一方体重减少或者另一方体重增加来核算交哺重量,多数为食物提供方体重减轻重量),并根据交哺时长,核算交哺速率(交哺重量/交哺时长),这种方法的缺陷是一次仅能检测一对昆虫的交哺量和交哺速率,不能检测一定时间段内交哺总次数、交哺总时长和交哺总量等指标,而且为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近百只甚至数百只昆虫的数据,前述方法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因操作次数过多、时间过长,而容易造成实验条件不一致,数据不可靠的情况发生。
[0004]文献“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交哺行为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张健华,王文龙等,2003年3月)公开的方法是将多只食物提供方(工蚁)和多只食物接收方(兵蚁、幼蚁)共同放于能自由活动的透明容器内,在长时间段(1

7d)每天固定时间点取样,通过带染料的食物被取食后,解剖昆虫中肠,根据染色深浅进行交哺量估算。因其根据交哺食物的染色深浅进行估算,这种方法缺陷是交哺量和交哺速率不够准确,只能是对家白蚁群体中分工以及交哺的定性研究,此外,不能准确记录总交哺次数和交哺时长指标。还有的方法是在容器内加一个网状隔断,将食物提供方(2

15只)与食物接收方(2

15只)分隔开,两组昆虫仅口器或者吻能够通过网状隔断接触并进行交哺,与此同时实验者肉眼观测短时间段内(1

30min)交哺次数和交哺时长。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用肉眼观测记录多只昆虫的交哺行为,在观察记录一对昆虫交哺时长或交哺次数时,容易遗漏同一时间段内其他多对昆虫的交哺数据,并且自由活动的食物接收方会在接收食物后又传递给其他食物接收同伴,也可能透过隔网再回哺给另一个食物提供方,导致观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而且,因为双方隔网群养,食物提供方与食物接收方必须同时都在网前才能发生交哺,而多数时间可能均在等待中,因此该检测方法效率很低。目前还没有能短时、批量且准确检测数十只昆虫的交哺量(包括总交哺量、每只昆虫平均交哺量和每只昆虫平均每次交哺量等指标)、交哺时长(包括总交哺时长、每只昆虫平均交哺时长和每只昆虫每次平均交
哺时长等指标)、交哺次数(包括总交哺次数、每只昆虫平均交哺次数和最大交哺次数等指标)的方法。此外,目前也没有模拟昆虫在巢穴内定量传播待测物质效果的研究装置,尤其是模拟巢穴内黑暗环境下传播食物或诱杀剂效果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巢穴黑暗环境下短时批量定量检测若干只昆虫的交哺速率、交哺时长和交哺重量等并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昆虫对供试物质的交哺传播特性的研究方法。
[0006]一种定量检测昆虫交哺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A)准备两个可以展成柔性平板的圆筒,所述两个圆筒能同轴套在一起形成内、外层套筒结构,两个圆筒可以分离且内层筒可以绕轴转动;
[0008](B)在内层的内壁上粘贴有若干只面向外侧的接收食物的昆虫,在外层的外壁上粘贴有若干只面向内侧的贡献食物的昆虫;
[0009](C)先将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外层圆筒置于电子称上,记录重量M1

0,打开摄像头,根据昆虫位置调整红外摄像头,使全部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吻或口器均清晰完全的落入摄像头的镜头内;然后再内套上粘有接收食物的昆虫的圆筒,此时,任一只接收食物的昆虫与任一只贡献食物的昆虫均不接触;转动内层圆筒,使内层接收食物的昆虫与外层贡献食物的昆虫面对面的一一对应,使其吻或口器相互接触一定时间后,将内层的圆筒提起,称量第一次饲喂后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圆筒,记录重量M1

1,此为一组重复组实验,
[0010](D)重复(A)

(C)步骤,直至所有重复组实验完成;关闭红外高清摄像头,从电子称上取下内、外圆筒;
[0011](E)通过回放摄像影像观察一定时间内的交哺次数和交哺时长,计算每只昆虫总交哺时间和每次交哺的平均交哺时间;通过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圆筒重量变化计算交哺食物的总交哺量和平均交哺速率。
[0012]所述步骤(B)中的接收食物的昆虫粘在内层的内壁上缘,贡献食物的昆虫粘在外层的外壁上缘,且所有昆虫均头上尾下垂直地面方向,所述红外摄像头位于圆筒的上方。
[0013]所述步骤(A)中的两个圆筒壁为格栅式,所述圆筒管壁可被纵向切割出5

20个矩形栅格,每根栅格条的宽度大于昆虫体长。
[0014]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接收食物的昆虫面向外侧粘在内层多根格栅条的内壁,贡献食物的昆虫面向内侧粘在外层一根格栅条的外壁,且所有昆虫头尾水平于地面方向;所述步骤(C)中,转动内层圆筒,其中内层一根格栅条上的接收食物的昆虫能与外层格栅上的贡献食物的昆虫面对面一一对应,使其吻或口器相互接触一定时间后,转动内层圆筒,其中内层第二根格栅条上的接收食物的昆虫能与外层格栅上的贡献食物的昆虫面对面一一对应,使其吻或口器相互接触一定时间后,再转动内层圆筒,直至内层格栅条上的接收食物的昆虫均被喂饲,所述红外高清摄像头位于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一侧。
[0015]所述接收食物的昆虫在粘贴前被饥饿1

4h。
[0016]所述接收食物的昆虫有10

30只,所述接触时间为1

30分钟。
[0017]所述柔性平板先用胶带粘好昆虫,然后卷成筒状粘接固定,其中内、外层圆筒昆虫的吻或口器稍高于圆筒上缘或格栅外缘。
[0018]所述内层圆筒和外层圆筒外侧均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和上部的多根限位条组成,所述底座为一圆形环,多根限位条相互平行且竖直向上环绕固定在圆形环同一表面;所述圆筒插入于多根限位条的内侧。
[0019]其中外层支撑架的外层圆形环中央固定有一中心圆盘,所述中心圆盘中间固定一竖直向上的中心轴,中心圆盘与外层圆形环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其中内层支撑架的内层圆形环中央固定有一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检测昆虫交哺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两个可以展成柔性平板的圆筒,所述两个圆筒能同轴套在一起形成内、外层套筒结构,两个圆筒可以分离且内层筒可以绕轴转动;(B)在内层的内壁上粘贴有若干只面向外侧的接收食物的昆虫,在外层的外壁上粘贴有若干只面向内侧的贡献食物的昆虫;(C)先将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外层圆筒置于电子称上,记录重量M1

0,打开摄像头,根据昆虫位置调整红外摄像头,使全部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吻或口器均清晰完全的落入摄像头的镜头内;然后再内套上粘有接收食物的昆虫的圆筒,此时,任一只接收食物的昆虫与任一只贡献食物的昆虫均不接触;转动内层圆筒,使内层接收食物的昆虫与外层贡献食物的昆虫面对面的一一对应,使其吻或口器相互接触一定时间后,将内层的圆筒提起,称量第一次饲喂后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圆筒,记录重量M1

1,此为一组重复组实验,(D)重复(A)

(C)步骤,直至所有重复组实验完成;关闭红外高清摄像头,从电子称上取下内、外圆筒;(E)通过回放摄像影像观察一定时间内的交哺次数和交哺时长,计算每只昆虫总交哺时间和每次交哺的平均交哺时间;通过粘有贡献食物的昆虫的圆筒重量变化计算交哺食物的总交哺量和平均交哺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B)中的接收食物的昆虫粘在内层的内壁上缘,贡献食物的昆虫粘在外层的外壁上缘,且所有昆虫均头上尾下垂直地面方向,所述红外摄像头位于圆筒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A)中的两个圆筒壁为格栅式,所述圆筒管壁可被纵向切割出5

20个矩形栅格,每根栅格条的宽度大于昆虫体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的接收食物的昆虫面向外侧粘在内层多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艳艳陈金王强代平礼高晶刘永军张丽刁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