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05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至少设有一个弯曲件,弯曲件设于支撑框架的中部通过弯曲件以将支撑框架分成至少两个支架,车载扶梯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用于穿设调节空间,以使第二杆体位于支撑框架之上,其中,两个支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槽用于卡接第二杆体,通过将第二杆体卡接于任意一卡槽内,以用于限制车载扶梯相对于车厢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通过该设置,实现在对车载扶梯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车载扶梯侧向安装至车厢与车头之间,使得改变车载扶梯的位置,从而大大减少了车厢与车头之间的预留空间,进而减少了车架整体的长度,降低了一定的成本。低了一定的成本。低了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载货汽车一般称作货车,又称作卡车,指主要用于运送货物的汽车,有时也指可以牵引其他车辆的汽车,属于商用车辆类别。一般可依造车的重量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绝大部分货车都以柴油引擎作为动力来源,但有部分轻型货车使用汽油、石油气或者天然气。
[0003]为便于将货物摆放于顶部,在货车的车厢和车头之间设置有车载扶梯,通过车载扶梯,使得操作人员可通过车载扶梯攀爬于车厢的顶部,并且为保障车载扶梯的稳定性,通常将车载扶梯直接焊接于车厢上。
[0004]然而,为满足车载扶梯的安装空间,需要在车厢和车头之间预留供车载扶梯安装的空间,从而导致车架整体的长度较长,进而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为满足车载扶梯的安装空间,需要在车厢和车头之间预留供车载扶梯安装的空间,从而导致车架整体的长度较长,进而提高生产成本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载扶梯安装于车厢上,以使所述车载扶梯相对于所述车厢进行位置调节;
[0007]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至少设有一个弯曲件,所述弯曲件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通过所述弯曲件以将所述支撑框架分成至少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中的一个用于与所述车厢连接,另一个与所述车厢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调节空间;
[0008]所述车载扶梯包括第一杆体和与所述第一杆体弯曲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用于穿设所述调节空间,以使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之上;
[0009]其中,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杆体,通过将所述第二杆体卡接于任意一所述卡槽内,以用于限制所述车载扶梯相对于所述车厢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
[0010]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所述弯曲件连接;
[0011]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车厢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所述调节空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
[0013]所述弯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的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二支架中至少有部分位置超出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面,以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杆体活动的第一间隙;
[0014]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间隙相对的第一卡槽,通过将所述第一
杆体伸入所述第一间隙内,以使所述第二杆体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使得所述车载扶梯与所述车厢的一侧交错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弯曲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一杆体活动的第二间隙;
[0016]其中,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调节空间相互联通,且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二卡槽,通过将所述第一杆体穿设所述第二间隙,使所述第一杆体位于所述调节空间内进行调节,以使所述第二杆体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使得所述车载扶梯与所述车厢的一侧相对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弯曲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弯曲连接的第二支撑部;
[0019]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的第三支撑部和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的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弯曲连接;
[0020]其中,所述第一间隙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侧和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侧之间,所述第二间隙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支撑部的一侧之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或所述第三支撑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或所述第四支撑部相对设置。
[0022]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多个插接件,多个所述插接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插接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上;
[0023]其中,所述第一卡槽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卡槽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尺寸均大于所述插接件的尺寸,通过将两个所述插接件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内,以用于限制所述车载扶梯相对于所述车厢的至少两个方向的移动。
[0024]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包括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插接件,通过将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伸分别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时,以用于限制所述车载扶梯相对于和所述车厢的径向和轴向移动。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一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杆体固定连接。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中,通过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架和弯曲件,并且支撑框架通过弯曲件分成至少两个支架,在两个支架上还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调节装置用于将车载扶梯安装于车厢上,以使车载扶梯相对于车厢进行位置调节,也就是说,利用调节装置,使得车载扶梯在安装时,可以将车载扶梯侧向安装于车厢与车头之间,并且利用一个卡槽对车载扶梯上的第二杆体进行限位,可以保障车载扶梯处于收纳状态,当需要将车载扶梯处于展开,可供工作人员攀爬时,可利用两个支架之间的调节空间,使得车载扶梯可进行转向,使得车载扶梯从收纳状态调整为展开状态,并利用另外一个卡槽对第二杆体进行另一个方向的限位,从而可供工作人员进行攀爬,也就是说,在对车载扶梯进
行安装时,可以先将车载扶梯侧向安装至车厢与车头之间,当需要将车载扶梯展开时,通过调节空间使得改变车载扶梯的位置,从而可以实现侧向的车载扶梯转变为正向,从而大大减少了车厢与车头之间的预留空间,进而减少了车架整体的长度,降低了一定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货车、车载扶梯和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车厢、车载扶梯和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载扶梯和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立体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载扶梯的立体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载扶梯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车载扶梯的收纳状态示意图。
[0035]附图说明:100、调节装置;110、支撑框架;111、第一支架;1111、第一支撑部;1112、第二支撑部;112、第二支架;1121、第三支撑部;1122、第四支撑部;120、弯曲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用于将所述车载扶梯安装于车厢上,以使所述车载扶梯相对于所述车厢进行位置调节;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至少设有一个弯曲件,所述弯曲件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中部,通过所述弯曲件以将所述支撑框架分成至少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中的一个用于与所述车厢连接,另一个与所述车厢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调节空间;所述车载扶梯包括第一杆体和与所述第一杆体弯曲连接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用于穿设所述调节空间,以使所述第二杆体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之上;其中,两个所述支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卡接所述第二杆体,通过将所述第二杆体卡接于任意一所述卡槽内,以用于限制所述车载扶梯相对于所述车厢的至少一个方向的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所述弯曲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用于与所述车厢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车厢之间设有间隔以形成所述调节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设置;所述弯曲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架或所述第二支架相对的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二支架中至少有部分位置超出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面,以在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杆体活动的第一间隙;其中,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间隙相对的第一卡槽,通过将所述第一杆体伸入所述第一间隙内,以使所述第二杆体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使得所述车载扶梯与所述车厢的一侧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扶梯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连接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供所述第一杆体活动的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调节空间相互联通,且所述第一支架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洪超童磊陶涛吴丹丁爱峰洪吉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