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578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相邻的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板,第二U型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输送筒的外围上方互通连接有进料口,输送筒的外围下方互通连接有出料口,输送筒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筒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底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底座左侧的转动板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板的内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多角度输送、又便于移动设备,而且结构更加稳定,更方便人们使用,使用效果更佳。使用效果更佳。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送机种类繁多,主要有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小车式输送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未来输送机将向着大型化发展、扩大适用范围、物料自动分拣、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等方向发展。
[0003]现有的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机一般为螺旋输送,螺旋输送机在输送粉粒物料时一般会有残留的粉粒留在蛟龙盘与设备内壁之间,久而久之容易损坏粉粒输送机。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号:CN215047089U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粉粒输送设备,包括输料筒、底座、支腿、进料斗、第一电机、出料筒、出料斗、蛟龙盘、转轴等结构;本技术的设置,实现了粉粒残留在蛟龙盘与设备内壁之间造成粉粒输送机损坏的问题。
[0004]上述粉粒输送设备虽然解决了粉粒残留造成机器孙损坏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上述粉粒输送设备是将蛟龙盘放置在底座上进行输送的,只能在水平底座上将粉粒从一端输送至另一端,不能进行输送角度的调节,不便于粉粒物料的多角度输送投放;上述粉粒输送设备的底座位置固定不方便移动,当需要切换地点进行粉粒物料输送时,必须使用人工搬运设备,劳动强度非常大,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相邻的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板,第二U型连接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输送筒的外围上方互通连接有进料口,输送筒的外围下方互通连接有出料口,输送筒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筒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底座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底座左侧的转动板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板的内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板,第一U型连接板的两侧壁均转动插接有圆杆,且两个圆杆相邻的一侧与输送筒的外围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筒背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远离输送筒的一侧与第二U型连接板的内侧相固定,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外围设置有螺旋传送叶片,且螺旋传送叶片与转动轴为一体结构,使得粉粒物料的输送效率更高。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侧与第二电机的外侧相固定,使得第二电机的位置固定,便于对输送筒进行角度调节。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位于同
一轴线上,是的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在同一轴线上,保证了转动板转动时不影响底座,且可以更好的与第一U型连接板配合,使得输送筒调节到相应的角度。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输送筒外围转动连接的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相邻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动板,两个滑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内部螺纹插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延申至移动板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摇把,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块,当输送筒需调节到相应角度时,摇动摇把使得移动板移动到相应位置再停止,使得输送筒的角度位置更加稳定,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0011]优选的,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使得滑动板可在底座上滑动,使得调节输送筒角度时,滑动板可在底座上滑动到相应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的正面开设有底座槽,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支撑块起着支撑螺纹杆的作用,底座槽的位置可供摇把活动,四个万向轮可方便将设备移动到所需位置。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板转动,在转动板、第一U型连接板和圆杆的相互配合下,使得输送筒能调节相应的角度,满足了粉粒物料设备可多角度输送的需要;通过辅助支撑机构的设置,使得角度调节的同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通过万向轮的设置,使得底座能更方便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并进行锁定,避免了人工搬运设备,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本技术既能多角度输送、又便于移动设备,而且结构更加稳定,更方便人们使用,使用效果更佳。
[0014]本实用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的顶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中螺旋传送叶片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的右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底座;2、底座槽;3、滑槽;4、滑动板;5、第一支撑板;6、移动板;7、转动板;8、第一U型连接板;9、圆杆;10、第二支撑板;11、第二U型连接板;12、第一电机;13、转动轴;14、螺旋传送叶片;15、输送筒;16、进料口;17、出料口;18、螺纹杆;19、摇把;20、支撑块;21、第二电机;22、万向轮;2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0,两个第二支撑板10相邻的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板11,第二U型连接板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15,输送筒15的外围上方互通连接有进料口16,输送筒15的外围下方互通连接有出料口17,输送筒15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筒15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1,底座1的左右两
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7,且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与底座1左侧的转动板7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板7的内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板8,第一U型连接板8的两侧壁均转动插接有圆杆9,且两个圆杆9相邻的一侧与输送筒15的外围固定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筒15背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2,且第一电机12远离输送筒15的一侧与第二U型连接板11的内侧相固定,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外围设置有螺旋传送叶片14,且螺旋传送叶片14与转动轴13为一体结构,使得粉粒物料的输送效率更高。所述底座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且固定板23的内侧与第二电机21的外侧相固定,便于对输送筒15进行角度调节。所述转动板7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与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位于同一轴线上,保证了转动板7转动时不影响底座1,且可以更好的与第一U型连接板8配合,使得输送筒15调节到相应的角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0),两个第二支撑板(10)相邻的一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二U型连接板(11),第二U型连接板(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输送筒(15),输送筒(15)的外围上方互通连接有进料口(16),输送筒(15)的外围下方互通连接有出料口(17),输送筒(15)的内部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筒(15)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底座(1)的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1),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7),且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与底座(1)左侧的转动板(7)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板(7)的内侧共同转动连接有第一U型连接板(8),第一U型连接板(8)的两侧壁均转动插接有圆杆(9),且两个圆杆(9)相邻的一侧与输送筒(15)的外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粉粒物料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筒(15)背面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2),且第一电机(12)远离输送筒(15)的一侧与第二U型连接板(11)的内侧相固定,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外围设置有螺旋传送叶片(14),且螺旋传送叶片(14)与转动轴(13)为一体结构。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芳蔡哲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正隆粉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