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26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及电池包,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膜结构、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所述第一膜结构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外周面包裹且首尾对接或重合,所述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分别贴附在所述电芯本体剩余的两个相对布置的裸露外表面上,所述第二膜结构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对接或重合,所述第三膜结构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对接或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包裹膜结构的电芯,不论是规则形状的电芯结构,还是不规则形状的电芯结构,均能够将电芯本体快速缠绕包裹住,工艺简单,确保了电芯本体外表面的绝缘和防护性能。绝缘和防护性能。绝缘和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生产中,其中一个工序是贴蓝膜,贴蓝膜的目的是:包住整个锂电池电芯,使其穿上外衣,一方面保证电芯绝缘,将电芯与电芯之间分隔开来,阻隔单个电芯因各种故障对其他电芯造成的影响,防止“一损俱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运输和流通过程中更好地保护电芯,以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现有方壳电芯结构规整,贴蓝膜很方便。针对结构不规则的电芯,采用现有的贴膜方式则很难将电芯进行有效包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优化电芯的包裹膜结构,确保电芯外表面绝缘和防护性能,提供了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及电池包。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包括电芯本体、第一膜结构、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所述第一膜结构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外周面包裹且首尾对接或重合,所述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分别贴附在所述电芯本体剩余的两个相对布置的裸露外表面上,所述第二膜结构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对接或重合,所述第三膜结构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对接或重合。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包裹膜结构的电芯,不论是规则形状的电芯结构,还是不规则形状的电芯结构,均能够将电芯本体快速缠绕包裹住,工艺简单,确保了电芯本体外表面的绝缘和防护性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电芯本体包括四个连续布置成方筒状的侧面和两个相对布置的端面,所述电芯本体的极柱设置在所述侧面上;
[0008]所述第一膜结构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四个侧面包裹一圈;
[0009]所述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分别贴附在所述电芯本体的两个端面上。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膜结构的包裹方式可以沿电芯本体的四个侧面形成包裹,然后再将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分别贴在电芯本体的两个端面上,进而对电芯本体形成全包裹形式。
[0011]进一步,所述电芯本体的至少一个端面四周边缘设有外翻卷边,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一包裹边,所述第一包裹边向端面延伸并将所述外翻卷边包裹住。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具有外翻卷边的不规则电芯本体,可利用第一膜结构先将外翻卷边进行包裹,然后再利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将端面贴附包裹,能够将具有外翻卷边的不规则电芯本体也快速包裹完全,而且可利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将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压住,不容易掀开失效。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膜结构上开设有将电芯本体的极柱露出的第一通孔。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通孔的设置,方便将极柱露出。
[0015]进一步,所述电芯本体包括四个连续布置成方筒状的侧面和两个相对布置的端面,所述电芯本体的极柱设置在所述侧面上;
[0016]所述第一膜结构沿所述电芯本体的两个端面以及两个侧面包裹一圈;
[0017]所述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分别贴附在所述电芯本体的剩余两个侧面上。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膜结构的包裹方式可以沿电芯本体的两个侧面和两个端面形成包裹,然后再将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分别贴在电芯本体剩余的两个相对侧面上,进而对电芯本体形成全包裹形式。
[0019]进一步,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个端面四周边缘设有一圈外翻卷边,所述第一膜结构将一部分外翻卷边包裹住;
[0020]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二包裹边,所述第二包裹边贴附在剩余一部分外翻卷边的内侧表面或将剩余一部分外翻卷边从内侧表面至外侧表面包裹住。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一膜结构在包裹一圈的时候,已经将两条相对布置的外翻卷边进行包裹住,剩余的两条外翻卷边可以先利用第一膜结构进行部分包裹或完全包裹,然后再利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对侧面进行贴附包裹,能够将具有外翻卷边的不规则电芯本体也快速包裹完全,而且可利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将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压住,不容易掀开失效。
[0022]进一步,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个端面四周边缘设有一圈外翻卷边,所述第一膜结构将一部分外翻卷边包裹住;
[0023]所述第二膜结构和/或第三膜结构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三包裹边,所述第三包裹边贴附在剩余一部分外翻卷边的外侧表面或将剩余一部分外翻卷边从外侧表面至内侧表面包裹住。
[002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同样的,由于第一膜结构在包裹一圈的时候,已经将两条相对布置的外翻卷边进行包裹住,剩余的两条外翻卷边利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进行贴附包裹,能够将具有外翻卷边的不规则电芯本体也快速包裹完全,而且可利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将第一膜结构的边缘压住,不容易掀开失效。
[0025]进一步,所述第一膜结构和/或第二膜结构和/或第三膜结构上开设有将电芯本体的极柱露出的第二通孔。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通孔的设置,方便极耳的露出。
[0027]进一步,所述第一膜结构的边缘还设有四个将方筒状的侧面四个角位露出的缺口。
[002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缺口,可将方筒状的侧面四个角露出,再采用第二膜结构和第三膜结构将四个角贴附包裹,避免采用第一膜结构包裹角位时出现较多褶皱的问题。
[0029]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和多个所述的电芯,多个电芯堆叠放置在所述箱体内。
[0030]本技术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池包,内部电芯裹膜工艺简单便捷,且电芯外表面绝缘防护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电芯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包覆第一膜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包覆第一膜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为图3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图6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包覆第一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7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包覆第一包裹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8为图7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9为图8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图10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包裹第一包裹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11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贴附第二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2]图12为实施例1中电芯本体贴附第三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13为实施例2中第一膜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4]图14为实施例2中电芯本体包覆第一膜结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1)、第一膜结构(2)、第二膜结构(3)和第三膜结构(4),所述第一膜结构(2)沿所述电芯本体(1)的外周面包裹且首尾对接或重合,所述第二膜结构(3)和第三膜结构(4)分别贴附在所述电芯本体(1)剩余的两个相对布置的裸露外表面上,所述第二膜结构(3)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膜结构(2)的边缘对接或重合,所述第三膜结构(4)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膜结构(2)的边缘对接或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1)包括四个连续布置成方筒状的侧面(11)和两个相对布置的端面(12),所述电芯本体(1)的极柱(15)设置在所述侧面(11)上;所述第一膜结构(2)沿所述电芯本体(1)的四个侧面(11)包裹一圈;所述第二膜结构(3)和第三膜结构(4)分别贴附在所述电芯本体(1)的两个端面(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至少一个端面(12)四周边缘设有外翻卷边(14),所述第一膜结构(2)的边缘延伸形成第一包裹边(22),所述第一包裹边(22)向端面延伸并将所述外翻卷边(14)包裹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结构(2)上开设有将电芯本体(1)的极柱(15)露出的第一通孔(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包裹膜结构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1)包括四个连续布置成方筒状的侧面(11)和两个相对布置的端面(12),所述电芯本体(1)的极柱(15)设置在所述侧面(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伟郭元李水源薛彤李明会李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