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64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电电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体积小、便于与其他设备协调使用、支持多路常用直流电压的不间断输出、适用性广的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不间断供电组件,壳体由底板和保护罩组成,保护罩与底板均采用铝合金制成,保护罩上设置散热孔阵列或散热格栅阵列,底板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孔,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经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置在PCB电路板上,不间断固定组件的PCB电路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耐压4000V以上的绝缘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应急多路输出;体积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电源制造
,具体的说是一种体积小、便于与其他设备协调使用、支持多路常用直流电压的不间断输出、适用性广的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其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供电。当市电输入正常时,UPS将市电稳压后供应给负载使用,此时的UPS就是一台交流式电稳压器,同时它还向机内自带的电池充电;当市电中断(事故停电)时,UPS立即将电池的直流电能,通过逆变器切换转换的方法向负载继续供电,使负载维持正常工作并保护负载软、硬件不受损坏,UPS设备通常对电压过高或电压过低都能提供保护。
[0003]现有的不间断电源UPS通常体积较大,不便于随时携带,难以满足不同设备的同时使用需求,且为移动数码设备充电时续航能力存在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体积小、便于与其他设备协调使用、支持多路常用直流电压的不间断输出、适用性广的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06]一种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不间断供电组件,壳体由底板和保护罩组成,保护罩与底板均采用铝合金制成,保护罩上设置散热孔阵列或散热格栅阵列,底板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孔,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经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置在PCB电路板上,不间断固定组件的PCB电路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耐压4000V以上的绝缘片。
[0007]本技术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有主功率回路,主功率回路包括依次相连的EMC电路、AC/DC转换电路、第一MOS管,其中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还与DC/DC转换电路相连,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MOS管相连以输出12V电信号;还设有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经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电路相连的锂电池组。
[0008]本技术中,在AC/DC电路与壳体之间设有散热片,为了确保散热片与AC/DC转换电路完全贴合,散热片与AC/DC电路之间涂抹绝缘导热胶,以确保散热效果。
[0009]本技术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中还设有主控组件,主控组件分别与所述EMC电路、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电路、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相连;所述主控组件由MCU(型号为GD32F103CBT6)、ADC采集电路、输入输出控制电路和通信电路组成,通过采集分析输入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电池组充放电状态和电压电流电量等参数进行输入过欠压保护、输出过压、过流、短路保护;并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电源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并支持与具备通信功能
的电池组通信,以获取更详细的电池组工作参数;通过指示灯输出电源工作状态、报警状态和电池电量指示;主控组件的电气连接为现有技术,此不赘述。
[0010]本技术所述壳体上设有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指示灯、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出接口为栅栏式接线端子,包括直流24V输出接口、直流12V输出接口以及锂电池组接口;所述输入接口为栅栏式接线端子,为市电接入接口。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应急多路输出;体积小,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可嵌入到其它对空间利用率要求高的设备中应用;自带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功能,可适配多种锂电池;有通信接口,可对外输出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是本技术中不间断供电组件的原理框图。
[0014]附图3是本技术中主控组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壳体1、输出接口2、通信接口3、指示灯4、输入接口5、EMC电路6、AC/DC转换电路7、第一MOS管8、DC/DC转换电路12、锂电池组11、主控组件9、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电路10、第二MOS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7]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设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不间断供电组件,壳体1由底板和保护罩组成,保护罩与底板均采用铝合金制成,保护罩上设置散热孔阵列或散热格栅阵列,底板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孔,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经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置在PCB电路板上,不间断固定组件的PCB电路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耐压4000V以上的绝缘片。
[0018]本技术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有主功率回路,主功率回路包括依次相连的EMC电路6、AC/DC转换电路7、第一MOS管8,其中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还与DC/DC转换电路12相连,D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MOS管13相连以输出12V电信号;还设有与所述DC/DC转换电路经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电路10相连的锂电池组11。
[0019]本技术中,在AC/DC电路7与壳体1之间设有散热片,为了确保散热片与AC/DC转换电路7完全贴合,散热片与AC/DC电路7之间涂抹绝缘导热胶,以确保散热效果。
[0020]本技术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中还设有主控组件9,主控组件9分别与所述EMC电路6、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电路10、第一MOS管8、第二MOS管13相连;所述主控组件9由MCU、ADC采集电路、输入输出控制电路和通信电路组成,通过采集分析输入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电池组充放电状态和电压电流电量等参数进行输入过欠压保护、输出过压、过流、短路保护;并通过通信接口输出电源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并支持与具备通信功能的电池组通信,以获取更详细的电池组工作参数;通过指示灯4输出电源工作状态、报警状态和电池电量指示;主控组件的电气连接为现有技术,此不赘述。
[0021]本技术所述壳体1上设有输出接口2、通信接口3、指示灯4、输入接口5,其中所述输出接口2为栅栏式接线端子,包括直流24V输出接口、直流12V输出接口以及锂电池组接
口;所述输入接口5为栅栏式接线端子,为市电接入接口。
[0022]实施例1:
[0023]本例提供了一种双路输出的嵌入式不间断电源装置,设有壳体1,壳体1内设有不间断供电组件,壳体1由底板和保护罩组成,壳体1上设有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指示灯、输入接口,其中所述输出接口为栅栏式接线端子,包括直流24V输出接口、直流12V输出接口以及锂电池组接口;所述输入接口为栅栏式接线端子,为市电接入接口;所述保护罩与底板均采用铝合金制成,保护罩上设置散热孔阵列或散热格栅阵列,底板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孔,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经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置在PCB电路板上,不间断固定组件的PCB电路板与壳体1之间设有耐压4000V以上的绝缘片;
[0024]本例所述不间断固定组件设有主功率回路,主功率回路包括依次相连的EMC电路6、AC/DC转换电路7、第一MOS管8,其中AC/D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壳体,壳体内设有不间断供电组件,壳体由底板和保护罩组成,保护罩与底板均采用铝合金制成,保护罩上设置散热孔阵列或散热格栅阵列,底板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孔,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经螺钉固定在底板上,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设置在PCB电路板上,不间断供电组件的PCB电路板与壳体之间设有耐压4000V以上的绝缘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多路输出不间断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间断供电组件设有主功率回路,主功率回路包括依次相连的EMC电路、AC/DC转换电路、第一MOS管,其中AC/DC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还与DC/DC转换电路相连,DC/DC转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飞宋佳李昌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康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